辩论具体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步骤:
1.确定赛制:四对四团体辩论赛。

2.组队。

两种方案:一是打破班与班的界限,两个平行班合作(如果是实验班和常规班合作,只要引导得当,会对双方都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以鼓励竞争、互相学习、促进友谊、丰富生活。

二是限定在本班内进行。

现以前者为例,具体做法:(1)任课教师把她(他)所任教的两个平行班(以“1班”和“2班”为例)组织起来,每个四人小组中,包含两名1班、两名2班的学生,自由组合和教师指定相结合(如果班级中已经成立四人学习小组,可在此基础上相应迅速成立四人辩论小组)。

教师把关,兼顾各种情况主要是能力强弱的搭配,避免强强配、弱弱配的现象,如果可能,最好每组都有男生、女生。

(2)自由产生组长(相信学生绝不会选能力最弱的当组长)。

(3)自由结合,每两个四人小组构成一个大组,组内抽签确定正方、反方。

3.确定辩题。

把事先准备好的辩题(可以用书本上的原题;可以老师指定;可以从学生中征求;也可以三者合用或采用其他办法)标上号,各大组抽签决定。

4.确定辩论顺序。

各大组抽签决定。

5.确定辩论赛的总体规则。

(1)各大组长组成辩论委员会,内部投票产生理事长,处理辩论的所有学术性问题。

(2)下一场辩论大组的8人为上一场辩论服务,其中第一场辩论大组为最后一场辩论大组服务。

服务内容一:1人担任主席,其余7人担任评委。

服务内容二:赛前布置赛场,赛后恢复原样。

服务内容三:撰写报道。

服务内容四:其他事务性的工作。

6.产生辩论规则、辩论赛程序、辩论赛评分标准细则及表格,确定奖项设置,撰写主持词(主席用),制作辩论赛计时器和点名器(供观众提问环节冷场时用)。

由辩论委员会负责。

上述六个步骤,至少应在第一场辩论前两周完成。

如果没有其他事打岔,一旦启动系列辩论赛,基本上就是每周都有一场辩论赛(每周辩论赛不宜超过1场。

因为一般来说,学生大多是第一次参加辩论赛,需要大量的时间做准备且需要克服较大的心理负担,而学生是同时学习7-8门课,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都聚焦在一门课上。

而且,参加辩论赛对辩手、评委、观众三方而言,都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故不宜过于频繁)。

每场辩论赛预留时间应当在1小时左右,因为除了辩论环节(约32分钟左右),还有主席主持、点评嘉宾、观众提问等多种角色和环节参与其间,免不了会出现失误、设备失灵、气氛过热刹不住车欲罢不能……,并且还有当场公布获奖名单、发奖、合影留念等环节,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超时。

如果预留时间过短,心急毛躁会影响效果。

所以需要用两节连堂课的时间进行一场辩论赛。

如果是两个平行班一起比赛的,可能涉及到调课等等。

倘若调课有困难,建议改用班会课连同自习课的时间(落下的班会课可用语文课的时间上)。

7.进行系列辩论赛。

具体操作参见“相关资源”中的文件夹:《组织者及主席专用资料》。

8.赛后要进行报道,可以平面纸质和网络版同时进行。

如果有可能,可以对每次辩论赛的后续报道进行评奖,评出最佳报道,以跟帖的质和量为依据。

9.辩手进行文字总结。

总结要求分三部分:(1)辩论赛记录。

含题目、时间、正反双方人员名单、获奖记录、各环节各辩手的发言、观众提问环节的精彩问答。

(2)赛后感悟。

含花絮、情绪、人生启迪等等。

(3)致谢短信或短札。

向那些在整个辩论准备和进行过程中帮助过你、启发过你的人和事、物(含一朵花、一棵树……)表达感谢。

建议图文并茂。

10.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全年级(或者是文科班部分)进行一次精英辩论赛。

各班推举优秀者组成辩论队并进行公开的辩论表演赛。

赛后的报道和总结安排同上。

年级语文组或者是文科班领导小组可以趁势进行文科思维讲座、展开系列活动。

11.上述种种,有一个可能的陷阱或者说是常见的、习焉不察的困境,就是容易陷入事务主义,或者说是沉沦在“技”的层面。

即,辩论技巧花样繁多辩论场上热闹非凡看起来非常成功,但缺乏深层次的对人内心的触动、对智慧的提升、对人类文明的传承。

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教师引入更高一层的思想和精神资源。

柏拉图的作品可能太深奥。

不妨采用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形式——看电影。

建议电影《伟大辩手》(见“相关资源”)。

引导学生讨论并撰文。

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语言的力量。

12.非辩论赛的语文课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
(1)依次阅读选修教材《演讲与辩论》,回答课后的“欣赏借鉴”,在各人回答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出一份共同认可的答案,然后与教参上提供的答案比较,订正并适当批注比较心得。

(2)以单元为单位,小组讨论,归纳出各单元所要求和提示的演讲与辩论的能力要素。

见本文档第一部分的四“该主题的知识更新、拓展等”。

(3)以小组为单位,在各单元的“应用尝试”中,每人至少选择一题,在组内进行尝试性的实践。

小组必须为每个成员量身订造,设置一个奖项并写出颁奖词。

然后公推一个成员代表本组晋级班级比赛。

要求尽可能采用环节(2)所归纳出的能力要素。

(4)以全班为单位,进行“应用尝试”比赛。

辩论委员会当堂为每个参赛者量身订造,设置一个奖项并写出颁奖词。

要求只能采用环节(2)所归纳出的能力要素。

(5)如果有可能,在“应用尝试”的两个级别的环节,进行同步报道(纸媒和网络可同时进行,发行的级别不限,最低小组级)。

(6)如果学生感兴趣,建议利用周末的时间观看影片《伟大辩手》,并撰文写下他看到了什么。

三.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错误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略
作为一项基本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语文学习活动,辩论使学生面临全方位且无所逃遁的考验。

1.赛前充分准备。

每次辩论赛都会有辩手到了场上才发现:对方所掌握的资料远比自己充分,己方的观点对方
了如指掌,攻出去的每一炮弹几乎都成了送上门的礼物;面对观众提问措手不及,无论是角度还是事例都闻所未闻,加以紧张,基本丧失思考能力,更遑论回答了,只能吱吱呜呜或当场失声。

每一场辩论赛后,都会有辩手深有感触:充分的准备是进行成功辩论的前提条件,辩论中的机智和情趣虽然与辩手的良好知识修养有关,但也有赖于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

个人在具体的辩论过程中可能只有三两分钟的陈述,或者是几十秒甚至几秒钟的提问或回答,但是其中包含的语言表达的自动化和严密性、认真倾听和迅速反击的准确性和敏捷性等,是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实践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同时,各个辩论小组的组长和组员也都会认识到:辩论准备还需要有一种团队精神。

代表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团队贡献力量。

这既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的机会,也是使自己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过程。

已经参加过辩论赛的“前辈”会谆谆教导同学:辩论准备主要体现在收集材料、制订对策和模拟演习三个方面。

此外,他们还会言传身教:千万别等到临上轿子现扎耳朵眼,一定要至少至少提前一周准备!因为在你辩论的那一周,你是不可能停掉其他课、不写作业的!同时,他们还会传递悄悄话:别的地方做得不好别人不一定知道,可这个,你没地儿逃啊!所以,还是好好准备吧!久而久之,学生会慢慢养成凡事多走一步、早作打算、赢得主动权的良好习惯。

2.赛场情绪控制。

(1)紧张,恐惧,表现为手脚乃至全身不同程度的发抖、说不出话(辩手一下子懵了,站在那,脸涨得通红,眼盯着桌面不敢抬头,估计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嗡嗡”声,即便手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但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或一反平常表现非常大声的喊出来(这一点还好,会使人误以为该辩手非常勇敢、坚定、有备而来)。

用辩手刘若曦的话说:“这是一场从头抖到尾的辩论。

其实这种场面是很残酷的,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帮你,而是都眼睁睁地看着你,即便是己方辩友,也只是维护观点而不是维护你,这是理所应当的。

”学生都明白,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唯有调整心态、多加锻炼:“这次辩论,只是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挑战而已。

未来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带我们。

在一次次历练中,我们慢慢学会了调整心态,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


(2)高度紧张,高度戒备,导致言语失态有失礼仪和风度。

在《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辩论赛上,有观众提问反方:道德是个行为,如何落实到行动上?反方无奈,情急之下,唯一的男性辩手主动起立回答:“我们来这儿讲课,你来听课,不要打断我们,就是有道德的表现”。

赛后,该辩手懊悔交加;被无礼诘问的观众是另一个班的学生,该班经过全体讨论,写了一封信安慰、劝解该辩手:“基于过分紧张的原因,使得回答者根据自己对问题的当堂理解得出一系列不当结论,并以欠缺妥当的措辞十分针对的将答案强加于提问者身上,有失风度与水准。

结果固然不好,但大家都能理解反方二辩的紧张心理,而由此给出略显无礼的回答,并非当事人故意……每位同学都可以算是辩论场上的新手,对突发情况的灵活处理稍有欠缺,提升这一能力也正是举办班级辩论赛的初衷之一。

这次不和谐事件的发生在另一方面看也是对两班同学一次很好的教育。

我们应该承认、分析错误原因,但同时也要看到它发生的意义所在。

如果一味否定,对该言论不当同学进行彻底、绝对的批评,不仅不利于他的反思、总结,就辩论会而言,也是对未辩选手们的一种限制,使得观众有想法时不敢提问,回答者也不敢充分表达己见。

这样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3.辩论的评判标准。

一开始学生会下意识的担心:这个事,道理好像不容易说得清啊,而且我对它的理解也就这
么多啊,短时间内好像我的认识也不会突飞猛进啊,我们怎么才能赢呢?这时候需要教师的介入。

方法:(1)对比阅读:材料:《演讲与辩论》中六篇辩论、郑国民论文《道尔顿制教育在中国实验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从行文和内容的角度比较两者区别。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得出结论:辩论比赛不同于撰写学术论文,它不需要作者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辩论是一种具有表演性质的比赛活动,对优胜的评判不是从辩论观点的是非曲直来定夺,而主要是以语言的逻辑和修辞、论辩的风度和智慧等方面为标准。

换言之,对辩论的评判是从语文角度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角度进行的。

(2)揣摩教材上的辩论文稿,从语文和能力的角度找出可供学习的方法。

参见本文本第一部分“四该主题的知识更新、拓展等”。

此处不赘。

4.辩题的选择。

学生选择的辩题和一些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辩题,存在着一些问题。

常见问题如下(只针对学生报上来的辩题而言):
(1)难度过大。

如“乱世应不应该用重典”,涉及多个角度如历史、政治、行政、司法、伦理,需要对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包括人道主义、人性关怀,并且还需要在现代法治社会的背景下观照这一古老的封建社会的命题,所以,尽管“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是一种值得讴歌的品格,但对初次进行辩论尝试的高中生来说,选题最好还是以难度适中为好。

如果遇到这类问题,我的处理策略是先观察,只要学生还能勉强对付,就采用,一则是尽可能不要打击学生积极性,二则是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潜力,三则是评判时适当放宽标准。

然后在点评的最后在高度褒奖之后点出如果辩题难度适当适中一些可能会更好。

(2)逻辑不严密尤其是正反双方并不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且主观性太强,如“人为自己活着快乐还是为别人活着快乐”等。

主观性太强的题目,观点大多因人而异,偏重于各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没有进行理论层面探究的必要。

不过遇到这类辩题,教师宜冷处理。

换言之,采用它作为辩题且在辩论前不做评判。

通过辩论,学生尤其是辩手然后是听众自然的就会发现这其中的交叉关系、因主观性而带来的模糊性、不可辩性。

这种亲自发现的问题从而掌握的规律比教师的说教管用得多。

5.辩而不论,缺乏实质的交锋。

通过出其不意的定义绕过对手的攻击,但整场辩论因为双方的定义不同而没有实质的交锋点,也许几句关于定义的辩论和调侃能令观众捧腹大笑,但从某个角度讲双方只是在各说各的命题而非在讨论同一个命题。

辩论的本质在于论,在于真正的思想交锋,一味地诡辩毫无意义。

这个问题一般有高低两个层次。

(1)低层次的不交锋,表现为自说自话各干各的不理对方隔空打拳,典型话语是“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但我方不同意这种观点”。

至于为何不同意,则完全没有说明,只是把自己先前所准备的关于这个话题的材料读一遍,缺乏就同一个具体对象的分析。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捷径,它取决于辩手的本身素质和能力。

针对某一次的辩论,教师可以做的是帮助他事先多做准备,尤其是准备对方的思路,以期在赛场上能稍稍接榫。

(2)高层次的不交锋,表现为炫技。

过于追求辩的技巧而忽略对于思想的交锋和碰撞。

辩论不仅是语言的交锋,更是思想和智慧的碰撞,考验双方的不仅是是反应能力和语言的运用,更是思想相互碰撞而溅起的人类智慧的火花。

最终决定辩论成败的不应该只是诡辩和巧辩的
术的层面的提高,更应该是对于真理的的探究思想的启发,和智慧的启迪。

不仅要辩的精彩,还要辩的有价值,论的有意义。

一些出色的辩手在场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对手拖入陷阱,或时不时说出雄辩的语言。

然而他们在准备辩题的时候却缺乏对辩题本身自己的思考,只是为了辩而辩,为了胜败而辩,赢得的只是辩论赛的胜利,享受的只是比赛的乐趣,而偏离了辩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问题的解决更没有捷径。

一方面这是社会风气的浮躁、浮华、轻飘所致。

这种土壤上要想长出深沉、有真正内涵的大树,难,但更应该做。

可以着手处:辩题。

辩题要事关当下社会,既不要空对空、轻飘飘地滥情,也不要用伪问题来故作高深,这个方面可以学学民国时期各省的国文高考题,当然法国高考题就太高了。

与社会实际紧密挂钩的辩题,不仅可以锻炼辩手说辩的能力,更可以促使其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认识。

这样的辩题不至于使学生泛滥到伪抒情和诡辩的小道,其现实性是两岸,把思考规定在往深广度挖掘的正道上。

这样的辩题有价值、有意义、值得一辩,能真正提高辩论者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辩得有技巧,论得有深度,走出只辩不论,只重形式而轻本质的误区。

6.参加辩论赛的定位和心理状态。

过分关注输赢,而非辩论本身。

辩论过程中有时候为了营造一种气势,就采取极端化的策略,硬说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夸大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这样辩论就流于辞气浮露、品位低俗,格调喧嚣。

辩论应该是在一个很文明的环境下进行,双方以获得思想上的交锋融合、自我提升为目的的,输赢只是身外之物。

这点有难度,但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四.该主题学生学习目标的检测
第二部分的“教学策略”论述了需要采用辩论的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的原因。

与此相应,检测方式也是围绕这种学习方式进行的,同时又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和提高。

检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具体计算方法:
辩论场上的表现70%+辩论赛后的总结30%=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辩论场上的表现:
设置两条线:及格线:上台、开口;优秀线:最佳辩手。

然后参照每场辩论评委给每位辩手打的分、结合该学生在辩论赛中投入多少(如主席、组长就比普通辩手多投入、多收获),老师和小组一起给出每位学生的分。

辩论赛后的总结:
含两部分:辩论内容+赛后感悟。

前者意在允许辩手事后再对辩论内容进行整理、完善、提高自己。

后者意在考察学生的观察、思考、提升和学习能力。

作为一项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也作为一项几乎对于所有人都是新手的、具有开创性的活动,建议给分适当宽松,不必苛责。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激情,然后他自己生发出内在的需要:我要继续求索。

附录两份:“去向哪里和与谁同行哪个更重要”的内容和赛后感悟
附录一:辩论赛“去向哪里和与谁同行哪个更重要”的现场发言去向哪里和与谁同行哪个更重要
——6班8班系列友谊辩论会第一场
目录:
一、辩手阵容及观赛阵容
二、获奖名单
三、辩论过程
(一)、开篇立论
(二)、攻辩阶段
(三)、自由辩论
(四)、结辩环节
四、对辩论的反思
一.辩手阵容及观赛阵容
正方
反方
一辩
张卓雅
王鸣
二辩
张昊
李铮
三辩
张雨寒
康馨文
四辩
郭天源
姚雪
主席:唐明夫
评委:易舒冉王玉勍朱海铮翟莹权鑫刘丰衔吴悠悠
观赛老师:刘梅老师、王茜老师、黄晓鸣老师、李亮老师、黄娟老师
观众:6班8班全体同学
二.获奖名单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正方一辩张卓雅
最具潜力奖:正方二辩张昊
三.辩论过程(一)开篇立论
1.正方一辩(张卓雅)
我方认为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
首先,去向哪里指什么。

去向哪里不仅指目标,还包括符合客观实际的,由目标而生的理想和信念。

去向哪里决定方向和任务,是一个根本问题。

苏格拉底曾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所以婴儿、植物人等不在今天的辩题之内;又由于当下我们讨论的是人们行事的根本。

所以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人或群体更不在今天的辩题之内。

明确了去向哪里,再来分析与谁同行。

与谁同行是一个选择问题,是具体的环境问题。

没有根本方向与任务的引领很难决定与谁同行。

成功本身就是指实现既定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与神仙同行,也不能说是成功。

罗勃朗宁曾说过:“雄心壮志是苍苍黑夜中的北斗星。

”的确,明确的目标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若不知方向,便会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纵使有技艺精湛的水手、慧眼识珠的伯乐,使我们飘荡奔逸、徜徉恣肆,但终亦何所底乎?如果说路有多远,不在于去向何方,而在于与谁同行的话,那么没有方向的路,走得再远又有什么意义的?虽然人生偶有扶持,但走完我们人生道路的只有我们自己。

敢问未来人生道路上若有人缺席,你是否要选择放弃?
培根曾说过:“跛足而不迷途者,胜过健步如飞误入歧途的人。

”无论同行者怎样推动还是阻碍都是不能产生决定作用的。

人肯定是向自己目标迈进的,与谁同行只是附带条件。

正如去向哪里是战略,与谁同行是战术。

成功的战斗前必定有明确的战略。

没有目标的行动时瞎忙乎,如竹篮打水,出力而不讨好。

即使载着你同行的是飞机,也会南辕北辙。

最后请允许我再将我方观点作一陈述。

去向哪里和与谁同行在本次辩题中相伴而生,并无时间先后之别,请对方辩友注意,我方没
有也不会否认同行者存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但是我方要让对方辩友明白的是,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这一真理。

“哪里”是一个抽象概念,也可指自身的理想和心愿。

与他同行不也是你心中做出的选择,与他同行,不也是你所选的去向哪里吗?既然去向哪里包含与谁同行,我方更加坚定地认为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

下面,很荣幸地邀请对方辩友,与我方,为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的辩论赛”这一共同的去向哪里,而同行!
2.反方一辩(王鸣)
我们把“与谁同行”定义为前进过程当中的一个伙伴,工具甚至是机遇,是一种客观大环境,而把“去向那里”理解为目标,是一种主观个人意愿。

因而我方认为:虽然去向那里必不可少,但是与谁同行对个人人生道路有更大的影响,自然也更为重要。

客观大环境影响了主观意愿的形成与发展,主观意愿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处在客观环境影响下慢慢形成变化,发展的。

众所周知,任何人生下来思想意识处于零的状态,不要说主观意愿,就连他独立的个人意识都是由身边的父母亲人影响而成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很好的例证。

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玩游戏,而他专注于堆积木,他的父母观察到他乐于思考,便给他买了很多积木,图书等。

并且他的父母正确引导他积极的思考问题。

正是因有这种正确的引导,才是的爱因斯坦的思维得到了有利的锻炼,从而才有了后来伟大的爱因斯坦,因而没有与谁同行这个客观的大环境又谈何主观意愿。

在一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他的人生目标亦是不断改变的。

鲁迅先生曾多次改变他的志向,最终成了一个具有时代影响力的革命家,文学家。

这不正是印证了客观环境对实现个人价值更有力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谁同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况且,就算确定好了目标,而没有好的伙伴,没有顺手的工具,以及适当的机遇,目标都难以实现。

正如王安石所说: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马克思哲学中有“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的观点。

而唯物主义也正是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去哪里是你要与谁同行决定的,去哪里是一个主管的想法,他取决于谁这个客观的条件,客观决定主关。

你不要与谁同行,决定了你终究会走向那里,而与谁同行并不仅仅指路上的同伴,还可以师生在路上的一切外部因素,比如周围环境。

当你选择去名胜古迹,文化遗产,你实际上是选择了与中国文化同行,你去领略奇山异水,自然风光,实际上是选择了与自然同行,你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与谁同行,故我方认为与谁同行更重要!
(二)攻辩阶段
1.反方二辩(李铮)
首先我想说,今天题目是关于人类群体行为目标选择与伙伴选择之间何者更重要的比较性问题。

只有目标没有同行者的孤立个人行为和没有目标有同行者的漫游都不应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因为两者却以则不可比较,作为一个比较命题,需要确定一个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对人生之路影响力作用的大小。

首先,客观上讲,要想成功不可离开客观环境,人具有社会性,托翁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