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29
府吏作计尔立
府吏还家去,上堂 拜阿母:“……”
阿母得闻之,零 泪应声落:“……”
府吏再拜还,长 叹空房中,作计乃尔 立。转头向户里,渐 见愁煎迫。
30-31
双双自杀徇情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奄奄 黄昏后,寂寂人定 初。“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揽 裙脱丝履,举身赴 清池。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却与小姑别,泪落 连珠子。“新妇初来 时,小姑始扶床;今 日被驱遣,小姑如我 长。勤心养公姥,好 自相扶将。初七及下 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 余行。
11-12 夫妻道口明誓
夫妻临别誓言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20-23
守府忙碌迎娶
兰芝含泪制衣
媒人下床去,诺诺 复尔尔。……交语速 装束,络绎如浮 云。……
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斋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 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离骚 杂言 浪漫主义 抒情诗 忧国之情
孔雀东南飞 五言
现实、浪漫 叙事诗
爱情悲剧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前小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 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1、为……所 :被动句。 2、遣:女子出嫁后被夫家休弃回娘家。 3、逼:逼迫。 4、伤:哀悼。 5、云尔:句末语气词,如此而已。
兰芝和仲卿相约殉情,仲卿不如兰芝果断,殉情前“徘
徊庭树下”,如何理解仲卿的“徘徊”?
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 所以她去的很决绝。 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孝道是一个读书人必有的品德,也是社会礼法的 约束。秦朝法律中已有“不孝”罪状,汉代时,如果父母状告子女不孝 罪名成立,轻则免官,重则死罪。《孝经》中规定:“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五刑之属三千,而 罪莫大于不孝。”
一、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 们的分别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 二、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 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如我意”, 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13兰芝含恨还家
入门上家堂,进 退无颜仪。阿母大拊 掌,不图子自归:
对兄长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 姻。”
兰芝这样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封 建礼教的思想行为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阿兄的性格为人了 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 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 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 思熟虑的结果,成竹在胸的表现,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诺中已预 感到要发生非常事件了。
④宋元后: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机关名称 新体诗名称
批判现实 的讽刺诗
词曲
汉乐府诗歌特点 内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注重写实;
表现形式: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 《楚辞》的骚体;
写作技巧: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 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古体诗比较
诗经 1.语言形式 四言 2.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 3.表达方式 叙事抒情 4.思想内容
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 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 建家长制的为矛盾冲突的 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 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 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 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走进课文 画中拾事
把握情节
1、概括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结构。
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可将全诗分成6部分, 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 (通“猝”,突然)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 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 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 知。”“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 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 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写兰芝临别“严妆”用一段铺陈排比,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 沉着、冷静、坚强、理智的性格,兰芝用自己美,不愿意向焦 母示弱。她的严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这也表示了她对 焦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的矛盾心情。又为下文太守的儿 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兰芝作别焦母和小姑时情绪上有什么区别,体现了兰 芝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和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与那个“怒不止” 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既有与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 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
上堂拜阿母,阿 母怒不止。“昔作女 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 家子。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今日还 家去,念母劳家里。”
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
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 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个小《序》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 “伤”:故事的感情基调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交代时代背景
序中的“遣”、“逼”两字,集中地表现了故事的矛盾 冲突,全诗围绕“遣”、“逼”两字展开故事情节。
作者是如何渲染太守家婚事的排场的,其用意是什么?
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极度渲染婚事的热闹、豪华,反衬焦母 的没有眼光;反衬刘兰芝鄙视权贵的品德、不贪图富贵、忠贞 于爱情高尚情操;热闹场面与兰芝同焦仲卿的绝望痛苦形成鲜 明的对照,增强悲剧效果。
汉婚俗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人丧偶或离婚仍可再 嫁。西汉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 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汉代,婚姻 重视门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守相继就 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的貌美德高,同时也见当时的婚俗。 县令太守为子求婚,于刘家有择门第的意思,家人是为一己 私利,寡妇不嫁反而受到种种欺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身 清池,是当时不少寡妇悲惨命运的反映。
24-26
相约黄泉聚首
府吏闻此变,因 求 假 暂 归 。 …… 新 妇 ……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 “……”
府吏谓新妇: “……”
新妇谓府吏: “ ……” 执 手 分 道 去 , 各各还家门。
鉴赏“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仲卿先贺,继怨,后誓“吾独向 黄泉”。兰芝先体谅同情,后誓“黄泉下相见”。仲卿的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兰芝的“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作者的叙述语“生 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都是极精妙诗句,艺术表现力 极强。
14-19
兰芝拒绝求婚 刘兄逼妹再嫁
媒 人 去 数 日 , …… 故 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 中烦,举言谓阿妹: 兰芝仰头答:
兰芝归家后,面对求婚,在兄长的威逼利诱下,兰芝一 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
对母亲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 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阿 母大悲摧。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母亲重复兰芝开头的话“十三教汝织” 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焦母 的专横无理,也表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比兴开头(1) 兰芝被遣(2) 夫妻誓别(3-12) 兰芝抗婚(13-21) 双双殉情(22-31) 告诫后人(32)
(引子) (开端) (发展) (进一展) (高潮) (尾声)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孔雀起兴,引出全篇故事。
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其次,以 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文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 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 作用。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 刘兰芝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 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反映出:
1、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 2、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3-6仲百度文库求情未允
府吏得闻之,堂上 启阿母: 阿母谓府吏: 府吏长跪告:
阿母得闻之,槌 床便大怒:“小子无 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 从许!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 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其一,通过他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 深厚感情;
——《飞鹄行》
2 表白内心委屈 无奈请遣归去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
这一句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 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 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 同情。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婆婆对她的 责难毫无道理。
其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优柔寡断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 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 抱有一丝幻想;
其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7-8夫妻凄楚夜话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 入户,举言谓新妇,哽 咽不能语:
新妇谓府吏:时时为 安慰,久久莫相忘
9-10兰芝严妆拜别
孔雀东南飞(并序)
文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学 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共357句,1785字,小序10句,53字)
常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选自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乐府双璧
《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乐府
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体,可以配乐歌 唱的民间歌谣和文人诗。《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 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
从诗中再找出描写兰芝时使用的铺陈手法的文字。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他在掂量孝道为先还是为爱情而死?思考死后母亲该怎么办?但是对爱 情忠贞却使他最终选择反抗礼教。
乐府
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体,可以配乐歌唱的民间 歌谣和文人诗。《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
①西汉时: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府。
②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歌谣”)也 叫“乐府”。
③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为一种新乐 府。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未入乐,但自名为乐府。 这里的“乐府”实际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鸡鸣外欲曙,新 妇起严妆。著我绣夹 裙,事事四五通。足 下蹑丝履,头上玳瑁 光。腰若流纨路,耳 著明月珰。指如削葱 根,口如含朱丹。纤 纤作细步,精妙世无 双。
兰芝离开焦家时为什么要盛装打扮?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