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三)学时学分:72学时,3学分
(四)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前述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学》、《汽车机械基础》,后续课程有《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承前启后,地位十分重要。
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有助于培养较高素养的汽车电器维修员工,他们能够从事汽车电器维修;过程出发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和管理的过程,认识到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并描述这些过程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能够了解职业规划思想、分析社会与职业发展趋势并找到职业发展方向;能够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建立企业归属感,便于顺利适应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并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责任意识。
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3、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
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方法,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量具、检测维修设备。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素质教学目标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2.知识教学目标
1、会识别汽车电气设备零部件;
2、会描述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3、能根据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拆装电气设备;
4、能检查调试电气设备;
3.能力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学生对汽车电气设备的控制关系、线路连接、拆卸、安装调整以及故障判断与排除,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具、量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初步具备维修常见汽车电气故障的能力。
四、内容标准
模块一汽车电气设备基础
模块二电源系
模块三起动系
模块四照明信号系统
模块五仪表报警系统
模块六汽车辅助系统
模块七汽车安全系统
模块八汽车巡航系统
模块九汽车整车电路
五、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
1、课堂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方式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理论技能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在组织该课程教学时,紧紧围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生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要求、标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到达顶岗实习要求为标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作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教师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组织教学,到达理论教室与生产车间一体化,学生在进行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汽车维护工作,在真实工作环境对维修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感性认识,同时了解其成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氛围。
2、任务驱动实施教学内容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以汽车维修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工作任务化的课程体系,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将知识、技能整合排序后开展教学,为将来能胜任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项目导向引领教学过程
《汽车电气设备》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生学完一个教学模块,就能基本掌握一项专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边讲边练交叉进行。
通过学习后学生能掌握相应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多媒体教学
结合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学习情景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结合相关录像授课,使内容简明易懂。
在传授电气设备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时,专业教师自制大量的PPT、视频,形象直观,让学生较容易的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2、现场教学
实现了教学场所的转移,本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能力要求高的专业课程,将教学课堂移到实训现场,采用与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景,做学一体,边讲边练。
以校内实训场所为主进行现场教学,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主讲教师从汽车维护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便于记忆,训练了学生对理论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模块教学
根据学生就业后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需要的专项技能组合成9个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学模块。
学生学完一个教学模块,就能基本掌握一项专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边讲边练交叉进行。
(三)教学评价、考核
1、基本思路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加强动手应用能力的考核。
2、考核说明:
汽车电气设备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成绩是有三部分组成实训成绩(50%)、平时成绩(20%)和期末终结期末终结性考核性考核(30%)
期末终结性考核采用面试的形式,自己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电路结构原理、工作原理、电气线路的电路图等,教师根据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的难易程度,相关知识问答的回答情况来给出相应的成绩。
3、期末终结性考核考核标准:(规定时间10分钟独立完成)
六、课程实施条件
1、师资队伍要求
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获得汽车维修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教师应牢固掌握汽车维护的基本能力;汽车零部件的拆装、检测、分析的技能;汽车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安全指导以及较强的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熟悉相应国家标准和工艺规范。
②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最好在企业从事该类工作经历或长期在汽车企业从事汽车检修,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或能工巧匠。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1)该课程充分利用国家级汽修实训基地的检测维修实训设备进行生产性或实物模拟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虚拟仿真。
(2)该课程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如庞大汽贸有限公司、大众汽车4S店等汽车企业的条件完成课程建设及教学需要。
3、参考资料
1.王绍光,夏群生等.汽车电子学[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胡式旺.汽车电器电子设备原理与检修[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娄云等.汽车电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康华光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中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曾建谋等.新型汽车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与检修.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7.于万海等.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七、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
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二)考核评价建议: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
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
(三)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由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中要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
式,尽可能安排更多工位,要求实验实训室具有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实
物等常规教学手段。
配置汽车实车,汽车电气常用的检测设备,汽车拆装常用工
具,相应车型的专用工具并要求每组不超过10人配备。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
软件、网络资源、发实验台架、诊断系统等方面。
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用于项目教
学,以期不断改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