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民营银行的20大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博士是中国资本策划研究院(CCP )院长、美国国际职业认证协会大中华区会长,著名融资策划专家、资深金融律师、高级金融
经济师。
曾服务于人民银行、工商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管理顾问公司、培训学院及律师事务所近20年。
朱耿洲博士简介
trategy and Practice
攻略与实务
18
大3中全会大改革将推动民营银行的大发展,成立民营银行即将拉开序幕。
每次
外出清华、北大、西南财大、复旦等名校企业类金融投资总裁班讲学时,都有众多民营企业家咨询相关事项,洋溢着暴富前的兴奋和躁动。
我觉得有必要先泼泼冷水,谈谈民营银行存在的众多风险,让民营企业家们有足够思想准备。
民营银行主要风险体现在以下方面:
金融企业家人才缺失风险
我把此当成民营银行最大的风险。
我国有几百万银行从业人员、干部和官员,但没有银行家或金融企业家!银行业长期在垄断审批保护下,不良资产和亏损有财政垫底,挤兑有政府信用,银行不存在“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培养出的只是官员而不是企业家!民营银行直面市场竞争,最缺乏的就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合格金融企业家,此乃最大的风险!
大股东“圈钱”风险
民营企业热衷成立民营银行,看中的就是银行的控制权,否则不叫“民营”了。
因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
能够控制民营银行,为自己企业投融资便利成为股东们最主要目的,而民营银行也将成为大股东及关系企业的提款机!
流动性风险—挤兑。
如何在提高资金使用
效率的基础上确保存款的支取是所有银行长期风险。
民营银行规模小,在面临挤兑时内部自救调节融通能量小,风险变大。
公司治理机制缺失,内部人控制风险
民营银行将控制在大股东手中是无法摆脱的
警惕民营银行的20大风险
随着民营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逐步火热,各家企业也开始了对民营银行的争夺,那么,在民营银行热的背后,到底有哪些投资风险呢?
■ 文 / 朱耿洲
事实。
而公司的“三会一层”治理可能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基本成定局。
银行将以大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大股东经营状况良好时尚无大风险,一旦大股东陷入资金或经营困境,民营银行将无法避免大股东转移之各种风险。
产融结合之风险
民营企业成立民营银行,有民营银行撑腰的民营企业将财大气粗,将可通过银行资本的支持实行行业的并购达到“产业+资本运作”的快速发展,如同当年之德隆之伟大战略目标,助长民营企业在众多不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行业盲目展开多
元化投资。
小规模经营风险
中国银行业暴利源于金融和行政审批,一旦银行业全面开放竞争,暴利机会将逐步消失。
以台湾银行业为例,1993年台湾银行业行业利润为14.5%,在放开竞争后,1997年利润降低到12%,2001年仅为4.32%。
而银行业是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大量民营银行规模较小,不具有规模经济成本优势,经营利润甚至还有可能低于传统的行业。
当然,民营银行较国有银行有众多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以化解此不足带来的风险。
市场产品定位同质化风险
民营银行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与国有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都基本一致。
同质化的定位将导致竞争的加剧,此乃政府所期望看到的。
但一旦中小企业信贷竞争中利润变薄乃至亏损,民营银行将陷入危机,而大型国有银行却可以其它经营利润来弥补亏损,届时谁能耗得久谁就是赢家!互联网金融技术竞争风险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电子化的发展,21世纪的银行竞争将在银行卡、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高科技产品上展开。
民营银行如果没有足够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和研发投入,将陷入严峻的竞争劣势。
利率市场化竞争风险
银行的收入来自存贷款利率之差,以前银行的盈利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利率管制—银行可以坐享2.5%以上的净息差,远远高于欧美同业水平,甚至可达一倍以上,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净息差一般在1%〜1.5%上下,可见不及中国的一半。
利率风险在利率管制时代被隐藏、变形和转移。
净息差又稳又大,只要客户还款不出问题,基本是闭眼挣钱。
放开利率之后,息差不仅将会缩小,利率的波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利率波动更是日常经营和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综合竞争力的风险
民营银行成立后将面对国有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的全方位竞争。
特别是国一旦中小企业信贷在竞争中利润变薄乃至亏损,民营银行将陷入危机,而大型国有银行却可以利用其它经营利润来弥补亏损,届时谁能耗得久谁就是赢家
!
有银行及民营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同质化的金融产品,实力悬殊的资本、品牌、客户、网络、市场、人员之竞争,将是一重大考验。
信用违约风险
信用风险的特性是信贷资产的收益和损失呈现出强烈的不对称性。
收益不过是几个百分点的利息,而一旦客户违约,损失的本金可能远远大于利息收益。
所以,信贷业务靠的是大数法则,利息收入类似于保险费,多个贷款的利息方可弥补一个贷款的损失。
根据公开的统计数字可知,目前国内大行公开报告的坏账率均在1%左右,股份制行、城商行等依次增加。
有人曾估计上世纪90年代各大行坏账剥离时的实际坏账率可能高达30%!这是银行业共性风险,但新成立民营银行可能风险度更大。
高杠杆风险
银行业是一个天然的高杠杆行业,杠杆可以放大收益率,也可以瞬间倾家荡产。
技术上看,不管什么原因导致资产价值下降10%以上,银行就满足了资不抵债的破产标准。
这也是银行业共性风险,但新成立民营银行赢利压力大,高杠杆高负债营运可能导致风险度放大。
流动性风险——挤兑
如何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确保存款的支取是所有银行长期风险。
民营银行规模小,在面临挤兑时内部自救调节融通能量小,风险变大。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之风险。
民营银行成立后一段时期,在风险控制制度、人才、机构、技术及拨备上都可能具有明显不足,即风控能力不足。
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控能力不足将放大经营的各种风险。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之风险
民营银行成立后一段时期,在风险控制制度、人才、机构、技术及拨备上都可能具有明显不足,即风控能力不足。
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控能力不足将放大经营的各种风险。
员工操作性风险。
诸如内外勾结、操作失误、系统故障等人为因素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中国现实环境下,内部人员的违规,里应外合的欺诈均可归为内部控制的缺失或无效,是民营银行最突出的操作风险。
存款保障风险。
在缺少政府信用垫底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持,民营银行个别银行风险将导致存款人信心危机,一旦一家民营银行挤兑或倒闭,将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放大风险。
即使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老百姓也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逐步接受民营银行和非民营银行挤兑倒闭并且存款保险能真正起到保障的现实后,才能免以形成恐慌。
市场退出风险。
即因经营不善而引起的民营银行破产倒闭等市场退出行为将易引起恐慌,连累其他正常经营之民营银行。
中国目前没有完善的银行退出机制,一旦银行破产,将引起极大的风险。
信息不对称风险。
设立民营银行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在中央银行、银监局(设立银行的审批机构和监管机构)和民营企业(民营银行的发起者)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果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抱着“融资”和“圈钱”的目的来办银行,申报企业
(下转27页)
trategy and Practice 攻略与实务
人的能力。
比如有些可能是博士、硕士,或者学历很高,创业不是靠学业高低,是靠你整合资源的能力。
比如说整合资金的能力你有没有?有些人可能一开口,别人连借条都不用打就给你了,为什么有些人拿着房子土地抵押都借不到钱,你没有整合资源的能力。
还有你有没有整合团队的能力?有些朋友、有些兄弟跟着你不是为了钱,跟着你是为了一起做事。
还有一个就是你有没有整合客户的能力,有些朋友见客户,一见之后生意很好谈,很好做,但是有些朋友也去见客户,十天半个月没有音讯,为什么?你怎么克服这些。
所以大家必须有这样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你才有可能做大。
如果说没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你还不如卖一个蛋糕,
(上接24页)
资质和实力、以及日后民营银行的经营状况都有大量造假可能,如金融危机倒闭的全球几大投资银行。
而在复杂的举办动机面前,央行无法掌握民营企业的真实动机。
如何避免道德风险就成为央行和民营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而这一难题似乎无法通过制度安排来解决。
审批寻租风险。
民营银行牌照难求,掌握审批大权的部门将迎来寻租的黄金机会。
寻租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合格有实力的发起股东,由于寻租不力而难以审批,敢下血本的审批将快速通过,此已形成审批潜规则。
审批寻租下,资格审查可能形同虚设,而形成寻租后,日后的监管也流于形式。
按当今之官场,象此类含金量高的准入审批,相信不先从小做起,巩固一下,先求生存,等机会再求发展。
我去过西方一些国家,比如今年上半年去过意大利,我考察一些企业,有些企业规模很小,但是历时几十年、上百年。
尽管金融危机很多企业倒闭、死掉,为什么他们能生存几十年,规模不大,但是能坚持生存下来,活的很好。
其实做企业并不是要一味的追求很大。
追求大必须得能力跟上,整合资源的能力有没有。
你有这个能力,我鼓励大家做大,没这个能力还不如相对保持原样,也许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保障。
所以我说创业这条路,只要大家选择了你只要坚持,你只要认清自己,你不断努力,成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
(本文来源为吴长江在黑马大赛上的演讲)
存在不寻租就可以拿牌的。
监管不力的风险。
民营银行成立后,并不意味可放弃必要的监管。
但长期以来“重审批轻监管”已成为事实。
上世纪倒闭的各地城市信用社实属当时的民营银行雏形。
由于轻监管,导致城信社违规经营违规操作,加上监管部门监管无力,成野蛮生长,沦为大股东的取款机。
一旦亚洲金融风暴来临,除有幸早日转为城商行的机构外,基本上全军覆没。
地方政府风险。
由于民营银行属地方性银行机构,对当地政府依赖都高,可能会出现政府借贷、官员借贷、铁公鸡及形象工程项目贷款等现象,碍于政府、官员的面子和压力,民营银行不得不为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