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行政领导班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中医学院行政领导班子
2011年述职述廉报告
王键
省委教育工委考核组及参评的全体同志: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要求,下面我谨代表安徽中医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作述职述廉报告,请予评议。
一年来,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务实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学校“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年度重点工作
去年年初教代会上,学校确定了新校区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等重点工作。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年度重点工作为中心,抓大事谋发展、促建设。
1.新校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正式通过合肥市规委会审批,新校区建设被列为“新站区社会事业一号工程”。
先后完成了图书馆及教学组团、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单体设计任务书工作,图书馆及教学组团单体设计方案招标工作,新校区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报批工作及地质详勘工作。
建设一期用地500亩土地证申办成功。
新校区围墙建设已于今年3月12日正式开工。
2.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1年8月,我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中期检查,并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学校全面超额完成了中期建设目标任务,为2012立项建设全面验收奠定了基础。
3.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批准成立。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编办、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设计完善建设方案,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获省政府正式批准组建,机构编制方案经省委常委会议通过。
科学院组建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4.“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实施。
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的基础
上,学校科学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过三届三次党代会和四届五次教代会审议,并经党委会审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各项子规划也已完成编制。
5.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扎实开展。
基地基建大楼主体已建到12层。
业务建设方案不断完善,新安医学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重点病种研究积极推进。
基地建设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及督导组高度评价。
二、狠抓内涵建设,积极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内涵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我们通过抓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学位点及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大力强化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1.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
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一年来,学校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狠抓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成功召开2011年教学工作暨质量工程建设交流会。
全年有2个特色专业、1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个示范实习实训中心新增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医疗器械工程”专业已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列入今年招生计划。
学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对400多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
启动卓越医生、全科医师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培养计划。
推荐93位教师参加“十二五”国家和行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其中主编4人,副主编26人。
完善主辅修制度,积极推进医药复合人才培养。
深化校际互派学生模式改革,与长春、福建两所中医药大学互派学生工作拓展到各专业。
开展了学校第二届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活动。
开展“滚动式教学”、“回归教学”等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全面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工作。
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开拓医学类、药学类及医药相关类实习基地9家。
两所附院重视和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坚持领导及专家听课制度,不断完善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员制度。
成功举办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成功承办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2011年年会、
安徽中医药学会临床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
建立教学信息化平台,启动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库建设。
出台了二级院部教学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教学绩效考核机制。
继续教育拓宽招生渠道及办学途径,2011年录取新生6190人,在校生达11000余人。
2.强化学科的龙头地位,推进学科学位点建设及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学位点建设。
全年新增中医文化学、中医护理学、中医药信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4个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和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等3个目录内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已逐步建成以中医药特色优势学科学位点为主体,以医、管、理、工、文等学科学位点为支撑,各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学位点体系。
在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同时,稳步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实行“双导师制”。
发挥中医药学科特色和优势,认真做好中医师承教育的硕士学位授予工作。
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
规范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遴选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69人,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校客座教授和兼职硕士生导师,我校硕士生导师总数达到298人,导师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3.实施科技强校战略,科研及产学研合作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积极促进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全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项目资助246项,获研究经费312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在全国中医院校和安徽省高校中均居第7位。
学校抓住机遇,以主持单位申报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即将获得近千万元的经费资助。
协助安徽省人民政府申报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
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全年有35个项目结题,4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考核优秀,并获专项经费支持。
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积
极推进,实验室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
科研实验中心3个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使用。
安徽省“115”新安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获准组建,现代中药产业创新团队顺利通过验收,内科气虚病证中医药调控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创新团队顺利通过年度考核。
对遴选组建的10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培育,科技团队建设不断加强。
成功举办“全国第三次中医学术流派研讨会”、“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东地区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协作会”。
成功承办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培训会议,圆满完成安徽省民间医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调查第一阶段工作。
举办了高层次“新安论坛”。
召开了庆祝学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成立了第四届编委会。
学报编辑部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
同时,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学校与黄山、亳州、绩溪、舒城等市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全面合作协议,与河南宛西、江苏康缘、深圳三九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在认真实施,2011年康缘科技创新基金立项13项,深圳三九科研基金第一批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
学校与歙县人民政府、四川新绿色药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安徽省20家企业共同组建了“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22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50多项技术服务。
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共同协办了第五届皖北地区以中医药为主题的产学研合作对接会,推介了123项科技成果,签订了72项合作协议。
按照省教育厅对口支援皖北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与统一部署,主动与对口支援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沟通,积极响应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需求,围绕对口支援协议的有关支援与合作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4.坚持人才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学校认真做好教师进修培养工作,对92位新教师和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63位同志获得高校教师资格。
加大对教师短期培训的支持力度,全年外出进修培训30人次。
全年有18位同志晋升正高、副高职称,有21位教师获得博、硕士学位并按时返校
工作。
认真落实学校有关人才政策,全年共录用博士硕士研究生35人。
新增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成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成为后备人选。
3人获得省人社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资助项目,10人获得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资助。
完成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机构编制核定工作,获批编制90名。
完成附院重新核定编制工作,一、二附院分别增编681名、176名。
出台年度考核、辅导员聘用、博士引进、超课时费发放、附属医院部分教学人员校内聘任教学职务等方面制度,人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成功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出台了政策,营造了氛围,人才兴校战略正在稳步实施。
5.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附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中,以优异成绩位居全国省级中医院前列。
医院脑病中心入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被国家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获国家“2011医院改革创新奖”,在省卫生厅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业务目标任务考核中获优秀等次,1人获得“安徽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称号。
全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二附院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获“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称号。
加强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针灸专科成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全面实施“名医”工程,新增1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
新病房综合大楼提前封顶,获省、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称号。
全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
神经病学研究所、国医堂、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做特做强,效益不断提升。
神经病学研究所突出特色,提升科技竞争实力,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第三周期省级临床重点学科神经病学的中期考核。
国医堂经营业绩稳步上升,新址已投入试运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
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加强内涵建设,拓展经营空间,将三孝口分部搬迁至敬亭山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提高,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进一步规范管理,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管理也是生产力。
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既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求。
我们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生日常管理方面。
重视学生信息工作建设,学校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强化学籍管理工作,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在全省高校资助专项工作检查考核中,学校连续3年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彰。
出台并实施“卓越辅导员”培养工程方案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招生与就业工作方面。
学校生源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新招收医学免费定向学生50人。
加大对双困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发放求职补贴16.2万元。
重视创业教育,全年开展创业培训2000人次。
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0多位学生顺利进入。
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69%。
学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财务管理方面。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执行管理,科学理财,民主理财,规范理财。
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新校区和博士点立项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制定了学校债务化解工作方案,完成年度债务化解目标。
健全和完善财务制度,修订出台《安徽中医学院社会服务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资产管理方面。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和责任体系。
加强资产采购计划和过程管理,应招标项目招标率达到100%。
不断完善二级机构档案建设工作,全面实施资产使用公示制度,资产管理基础得到夯实。
积极落实资产清理工作,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核查中获充分肯定。
校产管理方面。
进一步完善校产管理工作,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内涵建设更加完善,校企股份制合作顺利推进,全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
后勤保障方面。
坚持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为中心,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优化房产资源配置,完成部分教学用房的调整工作。
修订出台《职工医疗费用报销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做好师生医疗保健服
务工作。
食堂餐饮管理和学生宿舍管理不断加强,饮食服务中心和学生宿管中心分别获得2011年度全省高校学生饮食服务和宿舍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图书馆工作方面。
扩大电子资源种类,不断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开展读者培训和馆员技能训练,提升服务水平,年接待读者量80万人次。
古籍保护工作扎实开展,2011年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种,收集古籍545册,民国图书451册,修复整理残本古籍318册。
参加《中华古籍总目*安徽卷》编纂工作。
成功举办“全国中医古籍普查与保护培训班”。
网络运行方面。
新建了四个子站(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是新网、文明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研究部),学校站点群达42个。
加强网络监管,切实维护了网络运行安全。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不断加强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校连续第三次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外宣工作成绩喜人,全年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发布文章近100篇(条),安徽教育网报道302条。
启动学校年鉴编纂工作,2010卷已付梓成书。
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十九届田径运动会、第十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首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第四届厨艺大赛、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及各种文体比赛活动。
重视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积极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全校教职工全年在公积金、房贴、降温费、春节慰问费、文明奖等方面人均增加3680元,同时校内津贴人均比上年增加20%。
圆满完成梅山路43户职工住房房产证的办理工作。
对六安路三栋教工宿舍楼屋面进行防水维修。
进一步拓宽资助渠道,建立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全年奖励和资助学生7611人次,发放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1099万元,发放助学贷款900多万元;秋季补贴63.21万元,资助学生2107人次。
积极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督查工作,我校荣获4A级消防工作单位。
在合肥市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中,我校荣获“先进单位”称号。
保持高度政治责任感,积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被省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省直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综治考评优秀单
位”。
圆满完成征兵、新生军训工作。
努力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全年学校共派出64人次赴境外交流访问,接待来访138人次。
先后与韩国济州汉拿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共有来自加拿大、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70名短期生来我校进修学习。
学校共向境外派出48名学生交流学习和就业。
五、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推进廉政建设
1.认真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提升科学发展意识
认真巩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成果,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
坚持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行政班子在党委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及中央纪委、省纪委有关会议精神,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理清了工作思路、鼓足了团结干事的劲头。
2.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正确行使广大师生医护员工赋予的权力,严格规范个人行为。
班子成员能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原则、讲团结,在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共事氛围,形成了班子的整体合力,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不断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坚持每年向大会报告工作,坚持学校重大事项提交大会审议,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坚持每周校领导碰头会制度,贯彻执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做到充分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尽可能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偏差。
坚持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制度,注意倾听群众呼声,重视解决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实利益。
3.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狠抓廉政建设
学校根据中纪委全会的精神和上级纪委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努力完善惩防体系建设。
积极参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认真抓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和学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学校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干部的免疫能力。
班子每位成员都能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摆上突出位置抓落实,坚持从严治校,依法治校,学校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继续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从制度上、源头上堵塞财务漏洞。
严格规范和执行招投标制度,重点抓好新校区建设、基建维修、医药购销、图书教材及大宗物资采购、教育及医疗收费、津贴发放、招生就业等环节的监督,积极预防班子成员干预和插手招投标等行为。
认真执行人事管理规定,严肃人事调配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调配有关人员。
认真抓好选人聘人监督、招标采购监督、招生录取监督和财务审计等工作,强化重点专项资金和各类经济实体财务状况审计。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带领全校教职医护员工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校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需进一步更新,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仍需改进,制度的执行力和工作的紧迫感、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更名、新校区建设等重点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人才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有待改善等。
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不辜负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期望与重托。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建设与发展最为关键一年。
这一年,我们要扎实推进“大学更名、新校区建设、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驾驭形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落实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省高校党建、高教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奋力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乘势而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奋力实现学校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