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凉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大凉山
大凉山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地处大雪山边缘地带,川滇交界,彝族占总人口半数以上。这里几乎全是山地,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资源匮乏,17个县中有13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国贫困的样本,尤其以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最具代表性。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极其艰苦。长期以来,落后的文化、闭塞的交通、贫瘠的土地、传承的习性、蔓延的艾滋、泛滥的毒品等等,所有贫困的因子几乎都浓缩在这里。凉山州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区,1956年以前,凉山还处在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阶段,并相当完整地保持着该区域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样式和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1956年,开展民主改革运动,使凉山彝族人人平等,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象政治变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完成。几十年来,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交织,又造成人们观念上的落后,加之文化的传承。彝族人形成了: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共产平均的分配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忠守故土的乡土观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所以凉山彝族的很多人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住房十分简陋、矮小,没有窗户,室内黑暗、阴湿,牛羊和人混处一室,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他物。大多数住房不配院坝、厕所和畜圈,门前就满满地堆积着一年来的生产用肥,任其日晒雨淋,卫生条件极差,要进室内必须从粪堆上踏过。近年来,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对彝族也实施搬迁扶贫,今后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原汁原味生活生存状态和彝族村落。这次随乐活网走进大凉山,在马总、阿梅的周到安排、左成老师的全程指导下,收获很大,在此表示感谢。我们主要是在布拖县、美姑县活动,村子里大多数男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现将五天的活动做简单记录,大凉山的儿童最令人难忘,另做一篇记之。
2020年8月26日
人像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老人脸上的皱纹像是刀刻一般,记录了岁月的沧桑,仿佛诉说着昨日的故事
彝族少女
彝族大人们都把火塘作为家庭的象征,认为与家庭的命运祸福密切相关。尤其火塘中的息与燃,同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火塘里的火常年不息,被称为“万年火”。彝族中有一句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他们对火有特殊的认识和感情,于是有了敬火护火的各种民俗。每年举行大型“火把节”。火塘边上的三个石雕就是“三锅
庄”,它在彝族很神圣。火塘已成为彝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据彝族老人们讲,近年来许多彝族老年人跟随儿女到城里生活,就是因为房中缺少了火塘,每当他们无事可做歇息下来时,竟然找不到坐的地方,根本不习惯缺少火塘的日子。缺少火塘的日子让他们更加感到孤独,他们宁愿独自回到高山的老家,让“三锅庄”陪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每月两次赶集,互相交换牛、马、羊,鸡。
在彝族以酒为尚,以醉为乐,以醉为荣,形成一种“以酒当茶、杀牲待客、来客必敬”的共吃、共喝、轻功利、重人际的民族文化。还有许多人卖了牛羊就买酒,路边坐着喝,醉了就回家。
彝族人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每家都有4到6个孩子
男人劳力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儿童就是劳力。大孩子背小孩子到处可见。
这是一个残疾人的家
房子破旧、低矮
彝族有一特殊人物叫毕摩,有的叫天菩萨。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随着精准扶贫的力度的加大,实施搬迁扶贫,这是政府统一建设的安居集中点。但许多彝族人尤其是老人,不愿搬迁。
大凉山风景也很美,这是新建的村庄
更新于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