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2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圣才出品】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
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B、耦合过程C、动力性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7章 课堂教学——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
第7章课堂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布卢姆C.克伯屈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设计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构想。
创始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教授、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
2.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是()。
A.发现学习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设计教学法D.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模式【答案】B【解析】瓦·根舍因是德国教育实践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瓦·根舍因首先在物理和数学教学中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
他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和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指学生的()。
A.身心发展B.德智体全面发展C.个性所有方向的发展D.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答案】A【解析】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认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
“一般发展”是相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组学科引起的独特的发展(即“特殊发展”)而言的,是指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
4.“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
A.布鲁纳B.罗杰斯C.乔伊斯D.韦尔【答案】B【解析】“非指导教学模式”的首创者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四个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决不为任务而忽视情感,也决不为目标而压抑情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整体性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______教育目的和______教育目的。
()。
A.一元化,多元化B.指令性,指导性C.传统,现代D.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教育目的选择上有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2.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A【解析】1995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B【解析】社会本位论是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意思是:当政者,如果想要感化民众,使民众遵守社会秩序,形成淳厚的良风美俗,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这是一种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观点。
4.1958年,毛泽东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指()。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必须为工农服务C.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答案】A【解析】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出品】
第9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答: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在中世纪末期便产生了班级组织的最初雏形,后经过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最终开始发展起来。
(1)班级组织的概念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教育理论及实际工作者为了开发班级的多种职能,更倾向于把班级看作是教育性的学习集体和生活集体。
(2)班级组织的结构①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大多是预先决定好时间、场所和活动内容,要求班级每一位成员接受。
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
②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比如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
同时,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扮演了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角色,这是学生主导的角色。
班主任或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或教师的中心角色也在变换,班主任和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
③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主要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
班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又决定了其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
班级要与学校沟通信息,班级之间要沟通信息,班级要与家庭沟通信息,还要与社会沟通信息。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目的1.说明教育目的内涵及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答:(1)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之一。
它是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①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总体上都内在地含有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
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以便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
如果偏离了社会要求或违背了社会性质,社会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其教育进行批评、整顿、改造,严重的甚至予以取消。
②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对象成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
由此可见,教育目的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总是内在地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对象发展的素质。
而这种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使它自身对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在总体上把握教育活动及人才培养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
坚持了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把握了它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对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
2.说明各类教育目的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地看待和把握它们。
答:(1)各类教育目的的特点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6章 课 程【圣才出品】
第6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而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
2.隐性课程是()。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由于隐性课程往往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所以对学生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
3.“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卢梭【答案】B【解析】“经验课程”也常常被称为活动课程或者“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一种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经验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杜威常被认为是其代表人物,他主张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作用。
4.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时分配B.开设哪些学科C.学科顺序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答案】B【解析】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
课程计划要明确规定设置一些什么学科。
列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总称为课程。
5.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杜威【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瓦根舍因是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6.“螺旋课程”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瓦根舍因【答案】A【解析】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改革的主张,学术界称他的这些主张为“结构主义课程论”,它成了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2章 教育功能【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功能1.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答: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分别是:①教育通过传授、训练、陶冶、评价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各方面的发展发挥激发、导向、奠基、重构、提高、矫正、完善、增值和选择等功能。
②教育所培养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走进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公民,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维持和发展发挥适应、改革和改造的功能。
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根本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
教育功能有多种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划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功能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这也是教育价值所在。
(2)正向功能答:正向功能是指要素对系统产生的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称贡献性功能。
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教育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正功能是相对于教育的负功能而言的,它是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社会功能按性质、形态加以划分,得出正负功能的概念。
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全面、客观地考察教育功能可以发现,教育一方面在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同时在某一时候或局部方面也抑制甚至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对某一具体的教育来说,在某方面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对社会和个人的其他方面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所以,要努力拓展教育的正向功能,降低和消减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3)负向功能答:负向功能是要素对系统产生的消极的作用和影响,也称损害性功能。
负向功能的概念最初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
社会功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和负向的阻碍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以外在的因素促进了个体内在的发展。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学习方式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
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对教育的综合定义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对教育的定义出发,将教育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综合性的定义,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将教育看作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之间的耦合过程,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同时还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8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圣才出品】
第8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名词解释:(1)生活世界答:“生活世界”首先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批判科学世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
此后,一些哲学家先后提出了与生活世界相应的概念。
这些概念对“生活世界”的共同理解是:“生活世界”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不是文本化了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
所以,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环境”、“自然世界”或“社会世界”,一定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
人在生活世界中是能动的、不依附于外在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
(2)学生失范行为答:学生失范行为是指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
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较普通违法行为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很大,必须用刑罚来惩罚。
(3)心理缺陷说答:心理缺陷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
(4)挫折—侵犯说答:挫折—侵犯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该理论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人在受到一定的挫折以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外部归因,并将失败归结为一些客观因素作用,从而致使心里产生失衡,为了寻求慰藉和平衡而产生越轨等侵犯行为。
《十二校联合 教育学基础 第3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4.1 复习笔记
4.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5章 教师与学生
5.2 课后习题详 解
5.1 复习笔记
5.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6章 课 程
6.2 课后习题详 解
6.1 复习笔记
6.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7章 课堂教学
7.2 课后习题详 解
7.1 复习笔记
7.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十二校联合 教育学基 础 第3版 笔记和课后
习题 含考研真题》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02 第2章 教育功能
03 第3章 教育目的
04 第4章 教育制度
05 第5章 教师与学生
06 第6章 课 程
07 第7章 课堂教学
目录
08
第8章 学校教育与学 生生活
09
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 主任工作
010 第10章 学生评价
011
第11章章 教育改革与 发展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3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学权威教材。作 为这些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 名校名师讲授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 理,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点拨,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 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3版)的 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 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教育学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 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4.归纳典型题,强化知识考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 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下)【圣才出品】
五、分析论述题1.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下列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下述材料中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3)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下列材料中观点的现实意义。
[统考2013研]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
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
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谓此道德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
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与社会虽有若无。
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
否则,无道德可言。
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
”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
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已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入则去,所谓社会自觉心,社会进步者不远矣。
(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进步为教育目的》,1919年)答:(1)材料中提到“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
”这体现了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以及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个方面:①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②个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已成共识。
学校教育对个体智力与能力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比拟的。
③个体的身份是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以其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和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2)材料中所反映的是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材料中“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
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基本主张: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教育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加目录,按章节)
《教育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加目录,按章节)教育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目录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绪论 (1)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4)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7)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8)第五章教育制度与法规 (9)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12)第七章课程 (13)第八章教学 (15)第九章德育 (18)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20)第十一章中小学教育科研 (21)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绪论选择填空1.我国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3.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6.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7.主张文化陶冶的教育学流派是(文化教育学)8.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9.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10.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11.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1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13.杜威的现代教育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方法是(活动教学)14.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15.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统科学的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等16.阐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著作是(《教育过程》)1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简答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1)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2)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
3)教育目的: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______教育目的和______教育目的。
()A.一元化,多元化B.指令性,指导性C.传统,现代D.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答案】D2.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教育目的受()。
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答案】C3.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先,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答案】B4.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答案】D5.()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答案】B6.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
A.科学技术B.个人需要C.科学知识D.社会需要【答案】D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本位论是同19世纪中期以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和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相联系的B.人们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个体有不同的利益需要C.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给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D.卢梭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笼统地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持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答案】B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章 教育制度【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答案】C2.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向于()。
A.非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社会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B3.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必须从()着手。
A.改革教学方法B.改革教学内容C.增加教学经费D.改革教育体制【答案】D4.狭义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自学高考制度D.成人高考制度【答案】B5.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D.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答案】C6.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答案】C7.目前我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为重点。
A.初级职业技术教育B.中等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职业技术教育D.一般职业技术教育【答案】B8.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答案】D9.()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教育”的法案。
A.法国B.美国C.德国D.中国【答案】A10.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教育的典型表征。
A.形式教育B.正规教育C.普通D.制度化【答案】D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义务教育已经在中国得到普及B.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结合D.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答案】C12.()的颁布,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十二校联合考研《教育学基础》第3版讲义和习题解析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讲义和习题解析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1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日常用法“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
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10章 学生评价——第12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圣才出
第10章学生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课程评价的功能不恰当的是()。
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选拔功能D.促进功能【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的功能包括:①导向功能:对实际的课程活动进行定向引导。
②诊断功能:对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找到症结和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
③调节功能:通过课程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让被评价者了解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或学习行为,促进自身进一步的发展。
④促进功能:让被评价者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受到激励,增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⑤甄别功能:对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2.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3.课程评价的范围不包括()。
A.课程计划B.课程内容C.教材D.教学时段【答案】D【解析】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信息以科学的方法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的范围一般包括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和过程的评价,不包括教学时段。
4.课程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其划分的依据是()。
A.评价实施阶段的不同B.评价主体的不同C.评价对象的不同D.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解析】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信息以科学的方法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1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日常用法“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
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教育改革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回归教育[南京大学2002研]答:回归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教育思潮,也是一种教育制度。
倡导者为瑞典经济学家G.雷恩。
其基本主张是:教育不要一次受完,而是分几次学成,使人们在生活环节的各个阶段、自己认为最需要学习的时候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主张在青年人的教育和成年人的教育之间建立起平衡。
根据个人的选择、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在人的一生中接受灵活的、有效的教育。
传统的学校教育认为学生中途辍学是消极行为。
持回归教育主张者则认为是积极的,认为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离开校园,通过就业、社会活动、旅行等会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再返回学校学习就会提高学习的效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77年发表的正式文件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原理:①教育是公民应享的权利。
间断地定期返回教育系统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必然是终身过程。
②传统教育模式因人口量增加、教育民主化、知识量增多和业余又化生活日益丰富等原因而必然被新教育形式代替。
③它与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区别在于它强调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利,个人离职学习和复职学习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这种思潮的出现与终身教育相似,其产生背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现代化的不断变革。
人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学习。
实施的方式有多种,总的特点是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
2.全球教育[首都师大2003研]答:全球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的教育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和共同行动,同时不断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
教育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之后的又一方兴未艾的最重要的全球化领域之一。
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全球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几乎每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及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这一过程在客观上为发达国家所主导,因而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将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简答题1.简述“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理念。
[北师大2002研]答: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1)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全民教育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①从个人发展层次上看,全民教育既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籍以促进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
②从社会或国家发展的层次看,全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和国家走出危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
③全民教育是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的需要。
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一些令人生畏的问题:人口的迅速增长、环境的普遍恶化、贫富差距的扩大等,这些世界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深刻性和严重性。
教育,尤其是全民教育在解决“人类困境”诸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全民教育首先有助于缓解贫困。
教育还是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之一。
全民教育也是针对世界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包括儿童失学问题、新文盲的产生、成人文盲扫除、功能性文盲问题。
(2)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这是一种人的权利,也是一种必需。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就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全民教育的具体目标。
同时,为了应对全民教育面临的挑战,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求,许多国家还采取了一些具体的举措:①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②基础教育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获得和结果上;③扩大并不断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范围,加强早期的儿童看护和初始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开通青少年和成人学习必需的多种传授体系,有效地利用信息、通讯等手段和渠道传播知识;④促使社会各方面确保使所有学习者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营养、卫生保健及一般的物质和情感支持,从而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教育并从中获益。
2.简析“受教育机会均等”。
[北师大2002研]答:“受教育机会均等”指所有公民和儿童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
它要求用客观、公正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来选拔、招录学生,取消一切不平等的教育规章制度。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机会均等;(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即社会应保证各阶层的子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比率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大致相当;(4)在物质、经济、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最低层者应尽可能通过教育系统本身得到补偿;(5)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更主要是在获得本领方面机会均等;(6)在终身教育方面的机会均等;(7)在国际范围内缩小富国与穷国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不平等。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等和基本阶段应如此。
”受教育机会均等成为国际普遍公认的原则。
受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公民和儿童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3.试界定并分析“终身教育”概念。
[华南师大2003研]答:终身教育思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上流行于60年代。
特别在《终身教育引论》、《学会生存》两书出版后,终身教育成为指导未来教育的时代理念。
此后所出现的“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回归教育”等思潮和实践,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1)终身教育的概念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能够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尽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因此,这种教育包括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
换言之,终身教育既是一个贯穿现代一切教育的理念,更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一种制度实践。
(2)终身教育的基本性质①教育乃是一个人终身的事情,而非一个阶段;②人们可以在环境、家庭和社会中获得大量的经验性知识,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使这种经验性知识加以系统化和概念化;③终身教育是开放系统,它不仅要求发展非正规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且要求将整个制度教育结构都纳入到本体系中;④保障公共教育的机会,使人们的整个一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⑤重新设计和整合教育系统,以促使每个人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和场所,接受最适当的教育;⑥通过教育和人们的整个生活紧密地相结合,使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采用适合于本人的自我学习、自我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手段,进而使每个人将各自的教育变义务为责任。
(3)终身教育的意义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它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
全面的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的和完善的人。
②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社会化即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主导的教育形式。
学习化社会即形成一个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
③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发展完善自身的崭新之路。
④终身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更贴近。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闲暇教育等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为教育发展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天地。
4.简述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南京大学2004研]答:(1)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的核心内容。
该报告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根据现代社会面对的矛盾和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由15名来自各国的权威专家经过3年多的研究而提出的。
报告的内容涵盖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对策,其观点之新颖、深刻被专家们称为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2)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这四种学习能力是:①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本身。
②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③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④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像、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