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
作者:毛雪飞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7期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要素。

主体与客体的内涵和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二者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13-01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理论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1.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主体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来讲的,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1.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教育过程中能动的因素,它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阶级性。

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第二,主导型。

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客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制约,被客体所审视。

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化的典型表现。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2.1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

客体也是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是指在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

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哲学中的客体概念。

其他哲学中客体是指物,即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客体是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对象。

2.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不同的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需要具体分析" 。

例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都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领域。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层次性。

即层次众多、思想因素多而杂的特性。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千差万别,他们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特点。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可塑性。

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能够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在教育活动中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向着社会要求的目标靠近。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主体性。

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它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 是教育对象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二者是一对矛盾,要辩证地认识。

3.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对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角色上的对立。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驾驭,居于主导地位,扮演教育者的角色。

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支配者"的地位。

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教育主体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是"被支配者"的角色,他们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养成特定的思想品德。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素质上的对立。

在一般情况下,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文化知识水平上存在落差。

教育主体必先受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或教育过程中和教育之后,其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与特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甚至是对立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任务、活动方式上的对立。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任务是促使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是"教"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被塑造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学"的活动。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作用上的对立。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制约、反馈和检验等作用,不具有主导性。

3.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二者是不断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内容上的统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代表者,他们掌握了一定社会发展的思想素质要求。

社会要求与教育客体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度;教育主体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和想法,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主客体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行为上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这一任务的完成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合社会要求、教育对象的实际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

在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上是统一的。

需要作为社会要求传递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最终达到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注释: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685页。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59页。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7,第16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罗洪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2).
[5]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作者简介
毛雪飞(1992-),女,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