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________
一、小李在一次法制宣传会上对听众说:“大家应该重视法律关系。

因为法律关系不是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理由是……”。

你认为小李所讲的理由是什么?(20分)
答:我认为小李所讲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征:
1)法律关系的定义:法律关系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法律关系的特征: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在一次法理学研讨会上,甲和乙对“法的溯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说:“在我国当代,法和法律是等同的概念”。

乙说:“这种说法不对,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规定,法律和法在范围、内容、效力等级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你认为乙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0分)答:乙的说法正确。

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当代中国的正式法源表现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为主的形式。

当代中国有各种不同层次或范畴的制定法,其中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等。

以上各种制定法分属不同层次或不同范畴,它们的法律效力于地位是不同的。

宪法的效力和地位是最高的。

中央一级的法律、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法律高于行政法规,等等。

它们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的金字塔式结构。

可见,在我国当代,法律和法在范围、内容、效力等级方面的确是有区别的。

三、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阐述法治与德治并重对治国的重大意义。

(必须联系实际,不少于600字)(50分)
答:
1. “德治”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渊源流长
孔子“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

一些成功的统治者,无论是取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其中包含着人治等一些糟粕,但是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紧密
(1)法律和道德具有同源性。

道德与法律都是由风俗习惯转换来的。

(2)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兼容性。

道德是自觉的法律,法律是强制的道德,法律条文中包含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也具有法律的一部分内容和效力。

道德和法律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具有普遍性和反复运用性。

二者的约束对象都不是个别的、特定的人,而是抽象的、一般的人。

法律和道德所规范和强制的内容都是同一社会、同一时代或同一民族的人应共同遵守的,只是规范和强制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3)法律和道德在职能上具有互补性
一般而言,道德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要比法律的宽广。

但法律和道德在调整范围方面既有交叉又有分工,相互补充。

一方面,法律只能规定和调整社会中普遍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行为。

法律并不能覆盖所有社会关系和行为样态,因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是道德调节的范围。

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复杂、广泛,使得再周详的法律条文也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法律条文的特点是明确性、封闭性和可操作性,正是这些特点限制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一旦出现了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形,执法者和公民会无所适从。

另外,执法成本也使法律不可能详尽地规定一切行为。

全面、完备、清晰、明确的法律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带来庞大的社会运行成本。

3.德治具有现实需要
当前社会上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导致的唯利是图、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屡禁不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
尤其是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

官员腐败大都先从思想道德上出问题,即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公职人员也有很严格的道德要求。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其总统选举中因绯闻而告败、因家庭或婚姻问题而落选的事例屡屡发生。

而王宝森、胡长青、成克杰、郑筱萸等贪污腐化分子的反面经验,无一不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脱离党,在行动中放弃自己崇高信仰和追求的结果。

除了贪污腐败,近几年出现的“艳照门”、彭宇案、“以丑炒作”、学术造假、“反复碾压”、群体冷漠、食品安全、假药横行等等事件和现象,有的游走于法律边缘,有的属于法律空白,更多的是反映出社会风气恶化,人们的道德水准下降。

加强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4.法治与德治并重对治国意义重大
(1)使我国的治国方略更加完备。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法治与德治并重,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方式、治国方略的重大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靠法治才能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宏观调控。

要规范市场秩序,调整各种利益关系,要靠法治,但也要靠德治。

要运用道德这一特殊调整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消极
因素的不良影响,将各种矛盾调整到社会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激化和对抗。

同时,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是要靠人来实行的,公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同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密切相关,决定着他们遵纪守法的水平和程度。

因此要着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着力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公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把法治和德治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更好地结合起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制基础。

(4)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和谐文化建设中,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些都离不开法治,法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建设又为法治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