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
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尊资为大。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
精选最新忠孝仁义礼智信24个字
仁义礼智信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
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
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
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
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
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
温良恭俭让
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勤俭,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忠孝廉耻勇
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
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
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土坪镇中心小学—李凌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
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
“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这是立身之本。
今天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所谓“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当然,在我们单位我相信没有这种现象,但是个别单位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甘肃某县教师殷彩霞的事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一个伟大的老师而降的国旗。
这名年仅21岁的美女教师的追悼会上,校长翻开殷彩霞的日记,当着孩子们的面老泪纵横地朗读起来,她这样写道:卖一次yin,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儿童;当一回二奶,可以拯救一所希望小学…所谓“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
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礼用之,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传统文化还把“中”与“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和”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和谐”、“允执其中”、“时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顺和邻里、和谐社会、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平天下、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
中华传统八德内容
中华传统八德内容
1、忠孝:
忠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忠于国家,忠于社会,孝顺父母,向先贤敬佩,以至与朋友之间和睦相处的行为。
2、诚实守信:
诚实是一种美德,要求在言行中运用诚实的态度,行动要得体,保持信用,不欺骗他人,不把重诺言。
3、知足常乐:
要学会对生活的追求,要努力自强不息,但是也要识别自己的负担能力。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沉湎于物欲,要学会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调整心态,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4、爱民敬政:
爱民敬政就是热爱人民,尊敬国家政权,切实实行爱民爱国之道,尊重法治,尊重公权,不断地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而努力。
5、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指包容各种文化思想,接纳不同的文明,对那些有不同价值观和看法的人和群体,以及中西方文化思想相差较大的人等都要学会宽容和理解,摒弃排外和保守思想,促进文明交流和对话。
6、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是指团结同胞,尊重他人,尊重少数民族,爱护劳动者,尊重通用的人权,维护和平,促进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坚
持反对一切形式的仇恨与歧视,促进家庭、社区、国家、以及世界的友好、互助与团结。
7、节俭节约:
节俭节约就是说,要恪守俭用精打细算的思想,不乱花钱,不虚荣奢侈,不浪费资源,有钱的时候,利用有效的节约方式,把钱进行合理的配置。
8、重礼义:
重礼义就是指要弘扬和继承中国昔日的传统文化,把文明仪式和谦让的礼仪行为纳入日常的生活,要学会礼让待人,礼貌有礼,让别人能觉得被重视和尊重。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导语】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
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
“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这是立身之本。
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
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
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中华美德优秀作文欣赏---忠孝仁义礼智信
中华美德优秀作文欣赏---忠孝仁义礼智信忠,是忠诚、忠贞之意。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信仰、对家庭的责任、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投入都要尽心尽力,保持绝对的真诚和信仰。
忠意味着我们要有高尚的品质,要坚守自己的原则,要守护自己的志向,要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孝,是顺应老人的要求和期许,在言语和行动中充分展现对尊严、敬老、慈爱、孝心等美德。
孝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美德中最为卓越的一种。
做一个孝子,不仅仅是表现好的家庭和谐关系,还是对家庭和家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是对中国文化的弘扬。
仁,是对人的关爱、慈悲和同情,是尊重个人的自由、尊严、物质和精神需要。
一个人没有仁爱心,就缺乏同情心,也就不会愿意关心人群,更不会肩负社会责任。
仁是心中包容,行为体现为各种形态的慷慨,是一种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关系的社会理念。
义,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以道义准则为依据的一种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
义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使一个人能冷静、独立自主地发展,又能以和自己为善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人的义务感。
义心在精神上承担责任,不为个人私利考虑而是大众利益出发,是中国人的骨气。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以尊重、敬意、感恩为标准的一种行为准则。
礼是以人为本的社会道德,是展示个人文明素养和社会成员尊重规则的关键。
礼要求我们能够按照社会规范和传统习俗做事,也需要我们有一颗坦诚、善良的心。
智,是人民的才智和智慧,也是对智能、智慧和成就的尊重和追求。
智是指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创新思维和注重实践能力的人。
中华文化在智慧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智慧带来了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人的个性,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珍宝。
信,是品德高贵之标志,又是人之本,人在行事上,应始终以诚信为本,保持高度的信任和信仰,这是一种重视互信的合作伦理,也是一种展示个人真诚和信仰的个人姿态。
信仰不只是简单的信任,它还需要我们保持一份诚挚和承担所有的责任。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之欧阳化创编
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
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尊资为大。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
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
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
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解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解释仁:有仁爱之心——唐太宗爱民如子义:重情义——荆柯刺秦王礼:懂礼数——孔融让梨智:明智果断——空城计信:诚信言而必果——尾生沉水“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
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
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
《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
“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
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
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
老子说:“与,善仁”。
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
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
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中国传统文化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平安警报器2017-07-02 02:48“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忠孝廉耻勇。
分别是指:仁:仁爱;义:正义;礼:处事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智:智谋,见识,智慧;信:诚信,信守;忠孝: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忠诚孝敬;廉耻:廉操与知耻,《淮南子·泰族训》:“民无廉耻,不可治也。
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勇是指果敢、勇气。
何谓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忠者:赤诚无私尽心竭力于职责为忠也。
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
人无忠则凶,专一之忠为小忠,无逆之忠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于道。
对社会、国家、事业不存懈怠,不玩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人要忠诚、忠实厚道,坚贞梗直,竭忠尽心,做忠良之人。
孝者:善事父母为孝,百善孝为先。
故圣人云: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
廉者:廉为不义财不取也。
清廉正直、廉正公平、清白高洁、洁身谨慎、不苟取,不贪污。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
常言道: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诚悌勤雅恒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仁义礼智信仁:仁者,人人心德也。
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
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
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
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
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
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
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最新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
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忠”,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
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对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集体、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意为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家之将乱,国之将乱。
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
“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仁”就是“爱人”。
“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义”,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
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
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
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中华民族传统十德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中华民族传统十德“仁”:仁人、爱人、仁爱。
“仁”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
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
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
“智”通“知”。
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
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
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
“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诚信求和。
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
“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忠”:忠诚、忠良、忠恕。
“忠”,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
中华美德优秀作文欣赏---忠孝仁义礼智信[推荐阅读]
中华美德优秀作文欣赏---忠孝仁义礼智信[推荐阅读]第一篇:中华美德优秀作文欣赏---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
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
“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这是立身之本。
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 6 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
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
仁:是指有爱心,对他人有恩报恩的态度,以及付出慈悲、持续包容的精神。
义:即正义,就是遵守义务,崇尚公德,不讳言诺,不蔑视正义。
礼:是指礼貌、要求他人尊重,尊重别人的观点,表现文化的风度。
智:指的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学会借鉴,分清是非,在谈判中懂得宽容。
信:可以说是对别人的信任,实事求是,不说虚假之言,忠于自己的信念。
忠:是指忠于职守,行使职务真诚负责,不谋私利,不做不该做的事。
孝:是对父母、老师、长辈的尊重,以礼相待,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廉:是指清正廉洁,正直坦荡,不贪污私利,维护公共利益。
耻:指的是能谦虚谨慎,不轻易丢人,不轻易让别人失望。
勇:是指勇于战胜自己的恐惧,以担当的精神去完成任务。
- 1 -。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八德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八德的意思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这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咱先说这“仁”,那不就是一颗善良的心嘛。
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一只受伤的小猫,你心疼它,想办法帮它治伤,这就是仁。
仁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你想想,要是人人都有这颗仁心,那这世界得多温暖呀,哪还会有那么多纷争和矛盾呢?“义”呢,就是讲义气呀!朋友有难,你拔刀相助,绝不退缩。
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些大侠一样,为了朋友两肋插刀。
这可不是傻,这是义薄云天!要是朋友遇到困难你都不管不顾,那还算什么朋友呢?再说说“礼”,那就是懂规矩,有礼貌。
见到长辈问声好,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些都是礼。
这就像走路得沿着人行道走一样,要是都乱走,那不就乱套啦?礼让人相处得更加和谐融洽,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智”呢,可不是仅仅指学习成绩好,那是要有智慧,会思考。
遇到问题能冷静分析,找出解决办法。
可不是一味地蛮干哟!这就像开锁,得找到合适的钥匙,不能瞎捅一气呀。
“信”就是要讲信用啦!答应别人的事就得做到,不然你以后还怎么让人相信你呢?这就像盖房子,信用就是那根基,根基不稳,房子能盖得好吗?然后是“忠”,对国家忠诚,对工作忠诚。
上班就好好工作,别整天偷奸耍滑的。
为国家效力那更是义不容辞呀,国家好了,咱们大家才能好嘛。
“孝”那可是最重要的啦!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得好好孝敬他们呀。
多陪陪他们,别嫌他们唠叨,等你老了你就知道啦。
这就像树和根,树再高再大也不能忘了根呀!最后是“悌”,兄弟姐妹之间要友爱互助呀。
别为了一点小事就吵吵闹闹的,大家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多好呀!你看,这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哪一个不重要呢?这可不是老古板的东西,这是咱过日子的法宝呀!咱要是都能做到这些,那咱的生活不就美如画啦?咱的社会不就和和睦睦,快快乐乐的啦?这可不是我瞎说,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呢?所以呀,咱都得把这些好好放在心上,努力去做到。
别觉得难,一点一点来,总会做到的。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社会中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本文将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一、仁:仁者爱人,关怀他人的福祉仁是中国人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仁被视作是最高尚、最伟大的美德。
仁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
仁者尽力担当起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关心他人的疾苦和幸福。
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仁德是指待人宽厚、关怀他人、乐善好施,促进和谐和共同进步。
二、义:讲究公平正义,秉持道义准则义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又一核心价值观。
义包括了对公平正义的尊重和追求。
在中华文明中,义是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根本原则之一。
人们应秉持道义准则,做到正直、公平、诚实、厚道,对待他人宽容、公正,坚守道义,并为实现公平与正义而努力。
三、礼:以礼教育,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礼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之一。
礼是一种信仰、行为准则,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人们需要尊重他人、注重礼节、遵守规范。
礼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待人,使人们具备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四、智:追求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智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核心之一。
中国文化强调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智慧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被鼓励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智慧,智者被尊崇和仰望。
智慧不仅是个人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包括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力。
五、信:言行一致,重视信任和诚信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中国古代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美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信。
信不仅指言行一致,更涵盖了对他人的信任和对社会道义的尊重。
什么是忠孝仁义礼智信?
什么是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也是我们所要传承的文化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只有做到这些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心怀善念,能利人;
心怀感恩,能利己!早上好![呲牙]多行善事,多感恩。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大德行:
一、仁:仁指以善良的心灵去爱护他人,以和谐的态度去处理人际关系。
二、义:义指以正义的态度去处理事情,以公正的原则去认识事物,以正直的态度去行事。
三、礼:礼指以礼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以文明的语言去沟通交流,以尊重的态度去尊重他人。
四、智:智指以智慧的态度去理解事物,以宽容的心态去接受他人,以思想的宽度去探索未知。
五、信:信指以诚实的态度去实践自己的信念,以热忱的态度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以负责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忠孝仁义礼智信24个字
忠孝仁义礼智信24个字
“忠孝仁义礼智信”没有24个字,完整顺序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1、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2、义: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3、礼: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最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
4、智:“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
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
5、信:儒家的伦理范畴。
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6、忠:儒家的道德规范。
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
7、孝:儒家的伦理范畴。
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
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
8、悌: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
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9、节:气节和节操。
10、恕: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
“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
11、勇:儒家的伦理范畴。
指果断、勇敢。
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
12、让:指谦让、礼让。
对人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美德
---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
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
“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这是立身之本。
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
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
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
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
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
一。
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
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
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
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
作为我们来说,就是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做俗话说的吃里扒外的事情。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
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
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
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
礼的实际运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
难怪不讲“礼”的人,人们会鄙夷说他是个“动物”。
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
“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
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
可见,这个“智”的要求,是“大聪明”,不许耍“小聪明”;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
“智”首先体现的就是个人的能力。
这个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
作为每个人来说,首先要养家糊口,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
现在,竞争的形势非常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体现在个人能力上,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
因此,只有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
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
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孔子还把“信”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治国“三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是说,国家的根本,要让人民安居乐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胜利果实,国家要用信用来维系整个统治体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
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灭亡的;同样,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终被社会抛弃。
当今时下,提倡“忠孝仁义礼智信”,我认为不会过时。
如果一个社会,是非混淆美丑颠倒,撒谎骗人不再丢人;盗版书籍层出不穷,山寨产品即为褒义;假唱替身成为家常便饭,走私贩毒受人景仰尊敬;公平正义受到抑制,社
会信用付诸流水。
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是没有前途的。
环保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事迹材料
一年来,该同志能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综治工作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讲学习、抓落实、求实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讲学习,政治思想坚定。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指导工作,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念纯正。
二是勤实践,工作主动积极。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作风扎实细致,对分管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应急救援、宣传教育等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成效明显。
先后组织起草了越秀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安全生产专项应急管理工作措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重点行业领域隐患专项整治安排等文稿。
协调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等节日和十七大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重点行业领域隐患专项整治等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完成四个重大危险源场外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和场外区域应急救援演练方案编制工作,并组织了重大危险源事故场外区域应急救援演练。
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200x年区安全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对全区新增安全主任培训、安全主任再培训和全员安全培训任务作了总体安排,并狠抓工作落实,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培训任务。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组织制定《安全月活动方案》,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了安全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作风务实,廉洁自律。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为人言行一致、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意识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关心团结同志,时时处处都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从未有过违规违纪行为,群众基础好、个人威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