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7分,第6题6分,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3分)
人物(名字):
主要性格特征:
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不超过50字):
6.《傅雷家书》名著阅读。

(6分,每小题3分)
(1)根据原著意思,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写在括号内。

溢于言表谆谆告诫跃然纸上莫逆之交现身说法良师益友《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像()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

(2)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并思考:这段文字主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哪方面的教子之道?体现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二、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9题。

(10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

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

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

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

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

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

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

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
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选自《傅雷家书》
的地方斑马线越宽。

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

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

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

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

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7.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8.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分)9.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4分)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

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

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

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

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

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

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

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
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三、古诗文阅读。

(21分)
(一)古诗文默写。

(4分)
14.根据提示填空。

(4分)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2)《送友人》中以景色描写比喻游子之心,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3)《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4)《马说》(韩愈)一文中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

(二)古诗词赏析。

(4分)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小题。

(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3分,16~18题每小题3分,19题4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
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反省)B.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达:到达)C.教学相长.(长:促进)D.舍.问,其奚决焉(舍:放弃,舍弃)17.下列各句中的“于”与“而或不达于事”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只辱于奴隶人之手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甲】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学与问的关系。

B.选文【甲】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选文【乙】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C.选文【甲】开头“虽有嘉肴”一句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D.两文的论证方法不同,选文【甲】主要是道理论证,选文【乙】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四、写作表达。

(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

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一一窗外依然有蓝天!
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书写规范。

③不得抄袭。

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参考答案
1.A(3分)
2.B(3分。

“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

此处可用“良莠不齐”)
3.D(3分)
4.A(3分。

“身材高大”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5.(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1分。

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2)(问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

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

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

(2分,选取其中两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

)建议略(1分)。

(3)“略”。

6.(1)现身说法良师益友溢于言表(3分)
(2)文明礼仪(1分);对子女严格要求(1分),对子女无比关爱和期待(1分)。

7. B(3分)
8.(3分)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2分),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1分)。

9.(4分)评分说明:态度正确,结合文本内容(2分),理由恰当(2分)。

示例1:认同。

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示例2:不认同。

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
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10.①欣慰②割麦③歉意④恣意挥毫(4分)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收比作高考。

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与别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深刻启示。

(3分,修辞手法1分,赏析2分)
12.AC(3分)
13.一个人的麦田: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

(2分)
陪读现象之我见:能理解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不尽关爱。

陪读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孩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关怀与鼓励;但我更欣赏文中的我与父亲父亲选择了另一种陪伴与鼓励的方式,那就是我身教告诉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中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

(2分,言之成理即可)
14.(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分,错、漏或添一字该小题不得分)15.(1)宦游:出外做官。

无为:无须,不必。

(2分)(2)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

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

(2分)16-18.BAD(每小题3分)
19.(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分。

关键点:至、善,“虽”译成“即使”不扣分)
(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

(2分。

关键点:好,判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