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思
考
【摘要】目的:本文结合我院的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践,通过加强助
培基地组织架构体系建设,探究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的措施与效果。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助理全科
医生培训的60名助理全科医生分为参比组30名和试验组30名,分别实施常规
规范化培训、强化规范化培训。
将两组考试成绩、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相较
于参比组,试验组各项考核成绩优秀率、合格率更高,培训满意度更高
(P<0.05)。
结论:强化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利于提高助理全科医生成绩,进一步提高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
助理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生的补充,是与新一轮医改的“保基本、强基层、建
机制”九字方针高度吻合,助力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
作是现阶段落实全科医生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全科医学的发展任重道远[1]。
我国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制度、规范及体系尚不健全,培训基地建设和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如
何提高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和更好地发挥基层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将成为
永恒的话题[2]。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总结了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模式,对提高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中选取60名开展本次研究,研究对
象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
分为参比组30名和试验组30名。
其中,试验组男、女各有16名、14名,年龄
最大、最小分别为25岁、20岁,平均年龄(22.5±2.5)岁。
参比组男、女各有14名、16名,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26岁、21岁,平均年龄(23.5±2.5)岁。
组间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1.2.1加强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建设
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作为基地第一负责人,
对基地建设、工作落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助培基地工作顺利开展。
医院组织
架构分为三层,分别为院级、职能科室、各教研小组。
各层组织架构,权责分明,大大提升了我院培训质量。
1.2.2建立健全助培教学督导和反馈机制
科教科、全科教研室承担助培基地日常督导考核工作。
每月对各教研小组进
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不达分值80%及以上,需由当事科室的分管
领导约谈。
院级督导小组承担院级督导任务,每年督导4次,并及时反馈问题,
促进交流沟通。
1.2.3严格遵循师资要求
助培质量和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医学人才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
伍[3]。
我院严格遵循助理全科医生基地评估指标要求遴选师资,每名指导医师
同时带教本专业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指导医师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
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年以上,熟悉或了解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情况;全科、
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主要培训科室,每名指导医师在病房需管理5张病床
以上,门诊工作日平均接诊20名及以上患者,急诊工作日平均接诊12名及以上
患者;全科医学科指导医师至少2人执业注册范围含“全科医学专业”;临床基
地至少安排每月1次,有临床师资在基层实践基地承担以教学为主的专家门诊、
会诊及示范教学等工作,至少每月1天。
同时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师资活动,邀请
省内外专家进院授课,开展知名教授远程直播授课活动,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
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班,派出职能科室人员参加医学模拟培训班、管理培训班,举办院内师资培训班。
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培训,大大提升了师资能力。
1.2.4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制定激励机制
助理全科医师在我院培训期间享有签约单位薪酬,培训单位生活补助、绩效
补贴等待遇,实现了与本院同类人员同工同酬。
轮转科室、全科教研室及科教科
每月分别对医师进行评价考核。
助理全科医师的日常考勤、医德医风,临床实践
能力、工作量、工作态度、参加培训活动等情况都在考核之内。
绩效考核有效提
高了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及责任意识。
积极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对优秀的指导医师
予以奖励,提高指导医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积极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对优秀的助
理全科医生予以奖励,提高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习积极性,按时按质落实激励机制。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考试成绩、满意度进行比对。
考核成绩由我院予以统一组织,内含理
论考试、临床技能考试等,考试内容结合培训大纲等确定,考试原始分数予以标
准化处理,以百分制标识,成绩在80分及以上为优秀,成绩在60分及以上为合格。
培训满意度经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共分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学习形式及技
能培训四项,每项10分,8分及以上即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P<0.05,比较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考核成绩
如表1示,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各项考核成绩优秀率、合格率更高
(P<0.05)。
表1 比对两组考核成绩[n(%)]
组别
人
数
理论成绩技能成绩
优秀合格优秀合格
试验组
3
16(53.33)30(100.00)20(66.67)30(100.0
参比组
3
9(30.00)25(83.33)12(40.00)26(86.67
χ
2值
3.360 5.454
4.285 4.285
P
值
0.0660.0190.0380.038
2.2 比对两组培训满意度
如表2示,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培训满意度更高(P<0.05)。
表2 比对两组培训满意度[n(%)]
组别
人
数
课程设置满
意度
理论教学满
意度
学习形式满
意度
技能培训满意度
试验组
3
29
(96.67)
28
(93.33)
26
(86.67)
28(93.33)
参比组
3
22
(73.33)
21
(70.00)
18
(60.00)
20(66.67)
χ
2值
6.405 4.506 5.45415.096
P
值
0.0110.0330.0190.000
3 讨论
助理全科医生作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符合国家发展政策,有
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往助理全科医师的常规规范化培训虽也可有效提高助理全科
医师成绩与操作能力,但效果并不显著[4]。
本文结合当前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
培训现存问题对规范化培训进行了强化,研究结果显示,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
训质量有显著提高。
表现在,经强化规范化培训可在当前问题基础上对相关影响
因素予以分析、汇总,并基于此进行相关培训整改,以此提高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利于助理全科医生成绩提高,有明显成效,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进展,卢琦,徐光耀,等.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心理变化及应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8):28-30.
[2]张雁灵.住培工作要以住院医师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EB/OL.].(2016-09-08)[2018-03-06].
[3]康驿,贾建国,蔡伟.外科学带教师资队伍的培养措施[J].中国医院,2000,13(1):59-61.
[4]贾梦颖,陈清.浅谈“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现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