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现状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现状及分析
<em>打开文本图片集
目的:了解、比较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的盆底功能状况及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__年8月~20__年6月我科收治的4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及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8个月盆底功能障碍调查情况。
结果: 42例患者术前均无盆底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的膀胱和盆腔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腸道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0和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后18个月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盆腔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1%和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8个月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比较,肠道和盆腔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膀胱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两种手
术方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6个月的盆底功能影响无差异;对患者术后18个月膀胱及盆腔功能影响无差异,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有差异,与开腹手术对比腔镜手术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更小。
2、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患者的肠道与盆腔功能障碍症状有改善,膀胱功能障碍症状无改善。
子宫颈癌;开腹手术;腹腔镜;盆底功能障碍;宫颈癌根治术R821.4+2A 2095-6851(20__)07-019-01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1]。
宫颈癌根治术目前是临床上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2]。
但手术破坏了生殖系统的解剖完整性、损伤了盆腔神经,很多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引发盆腔脏器位置和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系列疾病。
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出现的各种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贺红英等人的研究表明: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结局指标,特别是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3],两种术式的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长期盆底功能的影响也不得而知;张媛媛等人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段患者(不
是同一组患者)的盆底肌力、肌电峰值研究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与时间的相关性,得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子宫全切术后盆底肌力及肌电峰值均逐渐下降[4]。
本文长期跟踪同一组宫颈癌患者,通过对42例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8个月盆底功能状况的调查,比较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盆腔功能障碍的影响,探讨手术方式及时间对患者盆底功能症状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__年8月~20__年6月我科收治的4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本研究;(2)术前病理诊断为宫颈癌,临床分期IA2期~IB1期;(3)术前、术后均未行放、化疗治疗;(4)自主判断能力正常,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史;(2)有严重心、肝功能障碍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3)合并泌尿道、肠道、盆腔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一般资料收集及盆底功能障碍量表,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
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PFDI-20(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20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涉及最近3个月的膀
胱、肠道及盆腔3个维度的症状、20个条目,其中膀胱6个条目、肠道8个条目和盆腔6个条目,每项条目:有症状为
1-4分(根据影响程度:1分无影响、2分轻度影响、3分中度影响、4分重度影响),无症状为0分。
统计分值越高表示盆底功能障碍越严重。
1.2.2 资料收集方法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本调研的目的,知晓研究方式及过程,自愿参加本调研且中途可随时退出,填写知情同意书。
采用 PFDI(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20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进行调查。
术前由一名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讲解,并当场收回问卷,在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由同一名调查员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及对比分析。
1.2.3 统计学分析方法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制成EXCEL
文件,所有资料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其中有一例患者在术后半年离世,两例在术后3个月后失访,一例中途退出,属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8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22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44-61岁,平均年龄51.5岁,鳞癌22例,IB1期2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9-52岁,平均年龄44.1岁,鳞癌例15例,腺癌1例,IB1期15例,IA2期1例。
两组宫颈癌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术前盆底功能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盆底功能症状与手术方式及时间的相关性 38例患者术前均无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术后18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和盆腔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分别为0和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后18个月膀胱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和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盆腔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2.1%和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术后6个月与术后18个月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比较,肠道功能障碍和盆底功能障碍差异由统计学意义
( p<0.05);膀胱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1。
P值0.1820.0300.001
3 结论
1、两种手术方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6个月的盆底功能影响无差异;对患者术后18个肠道功能影响有差异,与开腹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更小。
2、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肠道与盆腔功能障碍症状有改善,膀胱功能障碍症状在术后18个月仍无明显改善。
4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宫颈癌根治术。
这种术式不仅切断位于盆底中心位置的子宫主、骶韧带,而且下推膀胱和直肠,影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支配,改变了盆底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状态,从而影响了盆底功能[5]。
顾建东将腹腔镜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下患者的盆底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术式对患者盆底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近期影响,但差异并不明显[6],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文研究发现两种术式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盆底功能影响无差异,对患者术后18个月膀胱及盆腔功能影响也无差异,而术后18个月,与开腹手术对比腔镜手术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更小。
徐敏等人[7]回顾性分析
94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现与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更快。
腔镜下手术可以减轻手术操作对于肠道的机械性刺激,进而促进患者术后肠道蠕动,并在短时间内促进肠道功能排气、恢复正常饮食,从而降低了患者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本调研随访至患者术后18个月,而两种术式对患者术后远期功能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本研究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患者术后6个月膀胱与盆腔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均为42.1%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8.9%;术后18个月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明显下降,仍是最高为42.1%,肠道、盆腔功能障碍有改善,发生率分别为10.5%、10.5%。
这与彭婷的研究结果:宫颈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是膀胱功能障碍[8]相同。
膀胱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宫颈癌根治术过程中盆腔神经损伤所致,是根治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9]。
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过改变手术方式,利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来保护患者盆底器官功能,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10]。
术后也可通过加强患者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腹肌、缩肛运动锻炼和排尿训练来降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11]。
还可通过间歇性导尿、针灸护理、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障碍[12-13]。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及时间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但样本量较少,尚需增加样本量来重复检测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本研究还会延长随访时间,继续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盆底功能的远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