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带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离心泵性能实验姓名:杨梦瑶学号:1110700056 实验日期:2014年6月6日
同组人:陈艳月黄燕霞刘洋覃雪徐超张骏捷曹梦珺左佳灵
预习问题:
1.什么是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什么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的He、P、η与Q V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泵的基本性能。

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为了得到离心泵最佳工作条件,即合适的流量范围。

2.为什么离心泵的扬程会随流量变化?
答:当转速变大时,,沿叶轮切线速度会增大,当流量变大时,沿叶轮法向速度会变大,所以根据伯努力方程,泵的扬程:
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
沿叶轮切线速度变大,扬程变大。

反之,亦然。

3.泵吸入端液面应与泵入口位置有什么相对关系?
答:其相对关系由汽蚀余量决定,低饱和蒸气压时,泵入口位置低于吸入端液面,流体可以凭借势能差吸入泵内;高饱和蒸气压时,相反。

但是两种情况下入口位置均应低于允许安装高度,为避免发生汽蚀和气缚现象。

4.实验中的哪些量是根据实验条件恒定的?哪些是每次测试都会变化,需要记录的?哪些
是需要最后计算得出的?
答:恒定的量是:泵、流体、装置;
每次测试需要记录的是:水温度、出口表压、入口表压、电机功率;
需要计算得出的:扬程、轴功率、效率、需要能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及有关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柏努利方程。

3.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测定及其图示方法。

4.了解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二、装置流程图:
图5 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流程图
1 水箱
2 Pt100温度传感器
3 入口压力传感器 4真空表 5 离心泵 6 压力表
7 出口压力传感器 8 φ48×3不锈钢管图 9 孔板流量计d=24mm 10压差传感器
11 涡轮流量计 12 流量调节阀 13 变频器
三、实验任务:
1.绘制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H(扬程)~Q(流量);N(轴功率)~Q;η(效率)~Q三条特性曲线。

2.绘制不同频率下离心泵管路特性曲线
四、实验原理:
1.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在恒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性能——扬程、功率和效率与其流量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通常用水做实验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曲线表示,即He~Q、N轴~Q、η~Q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在实验中只要测出泵的流量、进口与出口压力和泵消耗的功率,即可求出泵的特性曲线。

根据流体力学方程,亦即柏努利方程:在离心泵进口、出口之间进行能量衡算,则: u12/2g + p1/ρg + z1 + H= u22/2g + p2/ρg + z2 +H f(m)
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 (m)
由于:阻力损失Hf 可以忽略,则:
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m)
Ne= QHρg
η= Ne /N×100℅
p1—进口压力, Mpa, p2—出口压力, MPa, H—扬程,m,
1. Q—流量,m3/s, Ne—有效功率, W, N—轴功率,W
2.管路特性是指输送流体时,管路需要的能量H(即从A到B流体机械能的差值+阻力损失)随流量Q的变化关系。

本实验中,管路需要的能量与泵提供给管路的能量平衡相等,计算H的方法同He:
3.
2.0
+
-
=
=
进口表压
出口表压
H
H
H
H
e mH2O
4.虽然计算方法相同,但二者操作截然不同。

测量He时,需要固定转速,通过调节阀门改变流量;测量H时,管路要求固定不动,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来改变流量。

五、实验准备操作:离心泵的开启
5.开启总电源,使配电箱带电;打开配电箱上泵开关,使变频器带电
6.调节变频器为手动。

在变频器通电后,按“P”键,当显示“r0000”时,按“△”或“▽”
键找到参数“P0700”,再按“P”键,调节“△”或“▽”键将其参数值改为1(调成“自动”时该参数设置为“5”),按“P”键将新的设定值输入;再通过“△”或“▽”键找到参数“P1000”,用同样方法将其设置为“1”;按“Fn”键返回到“r0000”,再按“P”
键退出。

7.流量调节阀和双泵并联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手动按下变频器控制面板上“绿色按钮”启动水泵,再按“△”或“▽”键改变电源频率,使其示数为“50.00”,完成离心泵启动。

六、实验步骤:
1.检查电机和离心泵是否正常运转。

打开电机的电源开关,观察电机和离心泵的运转情况,如无异常,就可切断电源,准备在实验时使用。

2.泵特性曲线数据测定。

开启离心泵,调节流量调节阀,由小到大逐渐增大流量,按讲义规定测取10组水流量、水温度、功率、进口表压、出口表压数据,注意在数据稳定后再读取记录。

3.管路特性曲线测定。

固定一个阀门开度,通过变频器间隔4Hz调节频率由50到10Hz测取11组水流量、进口表压、出口表压数据。

改变阀门开度,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另外两条不同阀门开度下的管路特性曲线
4.实验测定完毕,最后按变频器控制面板上“红色按钮”停泵,同时记录下设备的相关数据(如离心泵型号、额定流量、扬程、功率等),关闭配电箱上泵开关和总电源开关。

七、数据记录及处理:
1.测量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
离心泵额定功率:0.55kW 离心泵扬程:21.13m 离心泵流量:1.2-7.2m3/h-1 实验液体:水
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泵特性(转速):
05
10
15
20
5
10
15
20
25
30
35
1
2
3
4
5
6
Q(m /h )
η-q v
N-q v
H-q v
H (m H 2O )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η /%
N /k w
泵的特性曲线 1
管路特性-1(阀门开度): 序号 频 率 /Hz 水流量 Q/m 3•h -1 水温度 T/℃
出口表压
P2/mH 2O
入口表压P1/mH 2O
需要能量H/mH 2O
1 50 6.35 29.7 13.7 -0.1 14.0
2 46 5.87 29.8 11.8 0 12.0
3 42 5.38 30.0 10.0 0 10.2
4 38 4.87 30.1 8.2 0 8.4
5 34 4.35 30.2 6.
6 0.1 6.
7 6 30 3.83 30.2 5.2 0.1 5.3 7 26 3.31 30.3 4.0 0.1 4.1
8 22 2.77 30.3 2.
9 0.1 3.0 9 18 2.22 30.3 2.0 0.2 2.0 10
14
1.66 30.3 1.2 0.2 1.2
管路特性曲线扬程H-流量Q 1
管路特性-2(阀门开度):


频率
/Hz
水流量
Q/m3•h-1
水温度
T/℃
出口表压
P2/mH2O
入口表压
P1/mH2O
需要能量
H/mH2O
1 50 3.88 30.4 17.
2 0.1 17.3
2 46 3.58 30.5 14.7 0.1 14.8
3 42 3.28 30.6 12.
4 0.1 12.5
4 38 2.97 30.6 10.2 0.1 10.3
5 34 2.6
6 30.
7 8.2 0.1 8.3
6 30 2.34 30.
7 6.4 0.2 6.4
7 26 2.02 30.7 4.9 0.2 4.9
8 22 1.69 30.8 3.5 0.2 3.5
9 18 1.35 30.8 2.4 0.2 2.4
10 14 1.01 30.9 1.5 0.2 1.5
管路特性曲线扬程H-流量Q 2
管路特性-1
管路特性-2
H-Q
H
/
m
H
2
O
Q(m3/h-1)
数据处理过程:
以每组数据的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本实验中,管路需要的能量与泵提供给管路的能量平衡相等,计算H 的方法同He :
2.0+-==进口表压出口表压H H H H e mH 2O
泵特性曲线物理量计算: 扬程H e :
水在该温度下的密度:3
3
9731000))208.25(04.0205.1(m kg m kg ⋅=⨯⋅-⨯-=ρ H e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z=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0.2mH 2O=(20.6-0.2+0.2)mH 2O =20.6 mH 2O 轴功率:N=N 电机×90%=0.47kW ×90%=0.423kW 泵的效率:%747.7%100423
.010********.99736.06.20=⨯⨯⨯⨯⨯⨯===
N g Q H N N e e ρη 管路特性的物理量计算:
需要能量H/mH 2O
H e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z=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0.2mH 2O=(13.7+0.1+0.2)mH 2O=14.0 mH 2O
结果分析和误差来源讨论: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离心泵在特定的转速下有其独特的特性曲线,而且不受管路特性曲线的影响。

在固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不随被输送的液体的性质(如密度)而改变,但泵的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流量的范围取得不够大,使得泵的效率曲线随流量的变化范围在本
次测量中体现得不完善。

我们从泵的特性曲线 1中可以看到,流量的变化在0—6m 3•h -1
之间,泵的效率在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而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误差来源:
实验用的水的水温在泵的流量变化时也会发生变化,而实验最后取得是温度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在小地方上出现一定的误差。

真空表和压力表的单位不是MPa 就是KPa 过大,而刻度分的又不细致,这样用肉眼的读数就会产生一定的系统误差。

由于是湍流,导致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指针一直在波动,这样就导致了一定的实验误差。

水箱中的水都在波动,而且示数分的不细致在读书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