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析方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
一、文献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一)文献分析的意义
文献分析是获取有关现实和学术研究的真实情况的重要途径。

分析某个问题的研究现状,人们也可以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各种要素的统计和分析,从中获取有关研究者和选题的发展变化情况。

此外,通过分析文献中某特定术语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得到一些重要信息,诸如人们对某问题的关注情况和研究进展等。

全面的文献资料调研是研究的基础。

一般来说,文献资料调研的数量越多越好,但更重要的是精读10-20篇对自己研究工作具有宝贵参考价值文献,同时泛读几十篇次要文献,并有选择地阅读一般文献的摘要和结论部分。

只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纲挈领和推陈出新地开展自己有特色的研究。

(二)文献分析的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研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被思考过和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做的努力进行系统的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研究目的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其他领域对此问题已知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
对策是否成功,有无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许多研究者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纳,也不做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张丽华等(2004)认为,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①:
●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
●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
●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到更有意义、更显著的结果;
●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框架;
●作为新假设提出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
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
●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
方法和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具体来讲,文献分析的目的在于:
彰显对某一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使他人能够对研究者的专业能力与知识背景做出判断,以取得他人的信任,说服读者。

显示过去的研究路线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与以往研究工作的关联性,找有价值的主题。

整合并摘要某个领域内已知的研究成果,使人们认识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方向,找“巨人的肩膀”。

向他人学习并刺激新概念的产生,指出盲点。

①张丽华等:《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一期。

(三)文献分析的作用
Sekaran(2003)认为,文献分析的作用在于①:
●确保那些对问题有重大影响的重要变量不会被忽略;
●弄清哪些变量是最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如何研究这些变
量以解决问题;
●精确、清楚地描述问题;
●强化当前研究的可测性及重复性;
●避免重复前人的研究,浪费时间与精力;
●研究问题在科学领域是合适的、可行的。

Leedy和Ormrod(1989)认为,文献回顾描述了与将要研究相关的理论展望和先期的研究成果,其作用是“再看一次”各领域中别人已经做的与自己将要做的有何共性,虽然没有必要完全相同。

具体作用是②:
●如果发现别人在你研究的课题上也在投入时间、精力和资
源,这将大大提高你对课题研究的信心;
●能为你提供新的思路和使你接近你尚未涉及的研究内容;
●能告诉你在此领域中其他研究者的工作状况,以便与他们
取得联系得到新的启示与信息;
●能反映出其他研究者在相同问题上所采取的逻辑方法与设
计构思;
●能展现你至今未知的资料来源;
●能学习你尚未掌握的测量工具;
●能提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
●有助于说明你研究的意义,并将你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联系
起来。

也有学者认为,文献分析的作用在于:
●研究的问题是值得做的;
●研究方法的方向是正确的;
●研究模型是合理的。

简言之,文献回顾的基本作用在于:
●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
●识别本领域研究前沿,弄清自己研究在什么层面上有所贡
献;
●构思论证主题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及资料收集和分析方
法;
●弄清前人对该主题研究的观点及解释。

① Sekaran,Oma著,祝道松、林家五译:《企业研究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②保罗·D﹒利迪、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著,顾宝炎等译:《实用研究方法论:计划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81-82页。

二、文献分析的方法、步骤与策略
(一)文献分析的方法
刘凤朝(2005)提出,文献梳理和评价的三种方式①:一是先按时间顺序的先后,将以往研究分成几个发展阶段,再对每个阶段的进展和主要成就进行陈述和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较好的反应不同研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
络。

二是以流派或观点为主线,先追溯各观点和流派的历史发展,再进一步分析不同流派、观点的贡献和不足,以及它们之间的借鉴与批判关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从横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与不足。

三是将历史的考察与横向的比较有机结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反映历史的沿革,又能揭示横向的关联与互动。

Leedy和Ormord(1989)提出如下文献分析方法②:
正确的心理定位。

要有一个清楚的思路,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文献综述是一场会直接影响你研究成果的研究性、学术性的学者式讨论。

文献综述能帮助你看到其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些过程与你的研究之间存在着承上启下的关系。

一篇负责任的文献综述关系到你的研究问题是否有新的发现,否则很难做到全面的研究问题。

写一篇文献回顾需要有一个计划,先进行组织安排。

在开始写作之前,大致勾画你计划说些什么,也许你研究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需要提出讨论中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以及这些领域需要受到重视的先后次序。

从全面的观点开始讨论相关文献,就像一个倒金字塔。

先是广义的,然后继续下去,你会涉及更多的观点和研究,越来越聚焦于你自己研究的问题上。

先前失败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做了铺垫,这些研究给出了全面的历史观点,为你的研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保持相关性。

保持你的读者的身份,始终注意你正在讨论的文献资料是如何与你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的,并恰当地指出关联的部分。

文献综述不是一连串孤立地摘录别人的文章概要。

因为不是讨论相关的文献,没有作任何努力来论证文献资料与被研究问题的相关性。

无论什么时候,要引用一项研究成果,必须解释清楚它与你研究问题之间有何关联,如果不能确定相关关系,最好不要引用。

避免重复原文。

文献综述要有新观点,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原作者的尊重。

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引用原文。

有两种选择:
一是在引用标记(短语或句子)或交叉情况下(较长的引用)时可以照抄原文,只有在具有充分理由时才能使用较长的引用;
二是将原文的含义理解清楚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陈述或转述。

无论何时,要记住,作者的特殊用词如同它所呈现的观点一样重要。

只引用说明作者的贡献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研究作出评价。

概述研究发现。

每一项相关文献的讨论都要以一个简短的概要段落来结尾,在概要中,你需要将所有重要的说明和表述集中起来,在概要的标题下,你可以浓缩成一个大纲,说明现有的资料对你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贡献。

不断修改完善。

一篇文献回顾的撰写与一篇学术论文的撰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样需要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第一遍写作只能算个草稿,能帮你分清哪些已经充分了,哪些还不是很明白,那些还需要补充资料,作为一个策略,你最好在草稿中留出空白地方或做出标记,以便必要时将所需的信息及时填入。

即使你获得了完成综述所
需的所有资料,也不可能一次就能表达清楚你的观点,写出初稿放置几天,然后再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自我重查,寻找含糊不清、不完善的地方,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直到自己满意。

文献分析往往是从选择一组关键词开始,经过文献分析而逐步清晰化,并最终生成研究的主体与目的。

如图11.1所示。

①刘朝凤:《撰写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底12期
②保罗·D﹒利迪、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著,顾宝炎等译:《实用研究方法论:计划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二)文献分析的步骤
给出一个文献分析明确的步骤较为困难,但仍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环节展开分析工作:
●界定主题,再利用网络查询时,应根据主题,不断变换关
键词,这样就可能找到有价值的文献;
●注意利用学术期刊索引,一些索引可以帮我们找到知名学
者的文献;
●从学术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发现
文献的线索;
●注意收集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
●注意记录作者全名、标题、卷数、期数、页数等细节摘录
下将来可引用的段落并标注出这些段落所在的页码;
●把相似的观点系统的组织起来,通常是先提出重要的观点,
再将其他观点按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陈述。

这里有一些可借鉴的组织观点的方法:
●比较和对照与课题相关的各种理论的观点——按学派整
理;
●展现课题研究时如何随时间而变化深入的——按时间整
理;
●描述研究发展的趋势——按脉络整理;
●鉴别研究发现的差异与矛盾,并对此进行可能的解释——
按学术争论整理;
●确定贯穿整篇的主题——按主题整理。

当年照这样进行文献回顾时,你已经在为这个真实领域做贡献,尽管在此之前已经实施你的研究,事实上,有贡献的文献回顾经常直接发表。

(三)文献分析的策略
章凯(2004)提出提高文献回顾水平的策略①:
有效的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需要限制条件并灵活变换检索所要求,按主题对文献进行分类,找有价值的文献。

注意文献中的矛盾点,对不同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研究中的矛盾,是研究问题的好机会,关注矛盾、思考矛盾会带来一次好的研究机遇。

分析现有研究的缺陷,可能是方法论的局限性、理论观点的片面性等,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普遍性。

找到缺陷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高的起点,发现它要求研究者有新的视角。

解决它需要有新的知识结构或新的研究手段。

寻找研究的空白点,抓住空白点进行研究可以避免重复别人的研究,在选题上保持研究的创新型,寻找空白点:
一是寻找该领域尚未引起注意的问题,
二是寻找引起注意担忧与理论或技术困难而未解决的问题,
三是关注由于研究者缺乏某种知识结构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寻找课题新的生长点,分析课题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可以追寻研究的新的生长点,注意研究中出现的新方向、新思维、新领域,对深入研究和拓展领域很有意义。

加强文献的理论批判与整合,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时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保持思维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选择新的视角、扩大思维空间、引进新的概念和理论模型。

挖掘和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

阅读中思考,养成做学术笔记习惯(如学术卡片),并随时记录自己所思所想。

①章凯:《文献分析的策略与思维风格》,《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六期。

三、文献分析常见错误及其规避
(一)常见错误
张丽华等(2004)认为,撰写文献综述常见错误有①:
大量罗列堆砌文章,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研究问题来展开,而形成读书心得清单;
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力,大量引用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
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

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到时已有研究的不足。

遇到民师更易放弃批判的权力。

大量引用他人著作,是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论文的重要贡献。

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对有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研究结论相互矛盾时,就回避矛盾。

这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

遇到不协调或相互矛盾的发现,尽管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不要避重就轻,甚至放弃。

选择的探讨文献,不系统的回顾现有的文献,有选择的探讨现有文献,文献综述就成了研究生的主观愿望的发扬,成为机会性回顾。

刘朝凤(2005)认为,撰写文献综述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②:一是只是简单的罗列他人的观点,未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

这样就难以理清已有成果之间的前后继承或横向关联关系,也不易区分哪些问题是主要问题,哪些问题是次要问题,从而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

二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但未做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

对已有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到矛盾和症结所在,进而凝练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文献综述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但对问题的提炼不够精确。

对他人成果进行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在评价他人的基础上挖掘出待研究的问题,才达到文献综述的目的。

在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分析和阐述中,有时会出现对前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过分夸
大,有的研究生为了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或缺陷人为放大。

实际上,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放大,不仅不会提升自己研究的价值,反而有可能造成小题大做甚至反复研究。

①张丽华等:《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1期
②刘朝凤:《撰写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第12期
(二)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回顾需要注意完整性、代表性与相关性。

在文献收集与分析过程中,初期重广度,中期中深度,后期中评论与检验。

处理好浏览(阅读摘要与结论)、泛读(了解主要文献,可能要直接引用的地方要读懂原意)与精读(仔细、反复读懂全文)的关系。

注意归纳出哪些工作别人已经做了,那些观点已经被确立了,那些还需要进一步澄清。

文献回顾表述有3忌:
一是讲义式,避免将研究课题的理论与学派简单的陈述;
二是轻率射靶,如实描述前人的贡献,批评前人的不足或错误要慎重,不放弃不滥用批判权利;
三是含糊不清,注明文献来源与出处。

(三)应避免的问题
未能引证最关键的文献,及代表性的学者、著名刊物、有影响的文献。

未能准确的叙述他人在理论和经验研究上的贡献(片面理解、断章取义),尤其是外文。

文献回顾与拟进行的研究关系不大,如研究课题为“山西房地产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但文献紧紧分析营销策略方面。

引证文献学术性差,不适合支持严谨的学术研究,如《南风窗》、《今晚报》上的资料。

简单的罗列文献,未能揭示出文献中最有意义的方面(避免堆砌资料)。

例如,Jones(1992)发现了……此外,Smith(1998)研究了……Black(2000)又提出了……之后……我们在这样的回顾中并未学到什么东西,还不如自己去看原始文章。

必须综合在文献阅读过程中你所理解到的内容,把这些不同的观点和结果整合起来。

选择性的分析,应系统全面的梳理,避免机会性回顾(反应主观愿望)。

在优秀的文献回顾中,研究人员不仅报告相关的文献资料,还要评估、组织和总和别人的研究成果。

不加评判的接受前人的成果。

不仅要阅读前人的文章,更要评判的评估他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永远不要从表面轻信别人的文章、数据、结论,他们的真伪应有你自己判定。

①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并作出评估,这样有助于正确地判断他人的研究工作。

当继续阅读其余部分的时候,你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数据来认识这是什么类型的结论、该结论有无依据。

保罗·D﹒利迪、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著,顾宝炎等译:《实用研究方法论:计划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97页。

三、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1.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是以清楚的、合乎逻辑的方式阐述迄今为止完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它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研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被思考过和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做的努力进行系统的展现、归纳和评述。

再决定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其他领域对此问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无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许多初学者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纳,也不做批判,甚至文献与课题研究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在开始研究之前,研究者对于所要研究问题的现状应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能解释自己的研究同其他人的研究有什么关系。

具体来讲,研究者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即此类研究别人是否已经做过?做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做的?自此基础上,研究者还需要回答:自己要做的工作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是否对现有的文献有所贡献?这一项工作,不仅对于初次研究的研究者,即使是有经验的研究者都是一个挑战。

但是,研究人员如果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他才能说对于所研究的领域是了解的。

除此之外,通过文献回顾这一过程,研究者才能更好的证明
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有价值的。

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是现代学术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那些不借鉴过去研究所积累的知识和方法的做法,实际上是十分愚蠢的。

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进步通常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资料和论证的积累过程。

对于初次尝试研究的研究者来说,在阅读文献时,尤其要注意其他人是如何研究类似问题的,如他们的观点、方法、变量选择、数据模式及其获取方式、数据分析方式和导出结论的过程等。

缺少对现有文献的了解是目前论文中一个突出的缺陷,许多研究者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往往随意性较大,并没有去了解有关这一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现状,因而也就无法证明所选题目的价值。

一个人可以对某个问题侃侃而谈,也可能有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能使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学者,其原因是他不知道同行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研究的,由于这一点,该人的研究能力可能会受到同行的质疑。

2.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
▲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内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
▲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
▲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到更有意义、更显著的结果;
▲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框架;
▲作为新假设提出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作出可能
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
▲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文献综述是整个课题构思与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全面深入的阅读、理解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明确自己的研究起点;只有清晰的梳理出以往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路径,才能把握未来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只有敏锐的发掘出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正确选择则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

因此,做好文献综述就等于凝练出有价值的问题,找到研究的突破口。

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搜索并记录很多资料,随后必须进行分类整理,使之条理化,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者在最后的论文中一般还要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著述写出述评。

研究人员可以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同所研究的文献有关的文献有哪些(包括国内和国外)
●所研究问题的历史沿革;过去的研究产生出了哪些方法和
结果?哪些研究(文献)是有代表性的?主要的作者是谁?
●有哪些相关的理论和模型?
●在确定你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前,判定和讨论其他人使用过
的同论文关系最密切的方法;
●所研究问题的最近发展是什么?
●这些新的研究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
题?
●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献回顾模式?
●哪些问题不必研究?哪些问题应该包括在研究的范围之
类?
经过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可以大大增强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是开题报告中的文献回顾有坚实的基础知识。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
在写作文献综述时,做好分类的文献资料可按一定次序排列并形成观点。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领域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做出的综合阐述与评价,以说明本研究的背景与基础。

注意与自己的研究观点相同或相反的资料,为不同研究的结论提供某些说明,并合乎逻辑和顺畅地从一个问题上转到另一个问题上。

实际上,文献综述的写作在文献消化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在阅读文献的同时,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料、研究设计细节及研究发现,有系统地摘录下来,这将有助于文献综述的写作。

与此同时,可能还会发现某些其他因素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写文献综述时,不能一味告诉别人,我读了些什么,反而述而不评,必须说明研究者对研究状况的见解,并使之成为自己更广泛或深入研究的引导。

文献综述的长度因具体情况而不同,撰写研究计划可以按照如下原则对研究文献进行挑选:
选择与当前问题有直接关系的研究;
要把各个研究的结果放在一起,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清楚,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