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鉴定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小运,王栋.变速箱机械齿轮轴的断裂分析[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8,33(04):81-84.
[2]黄俊杰,刘飞涛,姜超,裴晓锐,李金明.某变速箱齿轮断齿分析[J].机械传动,2015,39(12):175-178.
[3]宋正福,史继国.机械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52.
[4]阎承沛.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J].热处理,2002(01):14-25.
0引言
汽车是现代社会交通的载体,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交往在运输途中的距离和时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剧增,同时交通事故数量逐年上升,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乏于人为因素、机械故障、道路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具有可避免性、恶劣性、隐蔽性、突然性等因素,其中人为因素(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操作不当)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导因素。

涉及车辆安全性能方面有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行驶系、照明和信号等方面,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因制动系故障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时,如何确定人、车、路、环境等因素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关键,因此对交通肇事车辆制动系统进行技术鉴定,判定肇事车辆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机件是否具有安全隐患,能否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要求,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技术手段,同时也为交通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
汽车制动系统通常由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组成。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设置的一套或多套能由驾驶人控制的、产生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力的专门装置。

其主要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人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上(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等。

2制动系统检验鉴定评价依据
汽车安全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汽车行驶中制动系统发生故障或失效,引发车辆追尾、碰撞行人或其他障碍,导致车辆毁坏、人员伤亡、货物、路产损坏等严重后果。

我国现行颁布实施的机动车安全要求主要以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18344-2017《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A/T642-2006《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GB21861-2016《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等相关技术标准做为评判车辆技术状况的检验鉴定依据。

其中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当前应用于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所有机动车辆检验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是检验机动车安全技术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同时也适用于交通事故车辆的检验鉴定。

3制动系统检验鉴定方法
交通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鉴定属于专业技术鉴定,应由具备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鉴定。

鉴于交通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事故车辆的损坏部位和程度不尽相同,鉴定方法也因车而异。

按车辆的损坏程度不同,可分为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和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和零部件性能检验鉴定等。

4动态检验鉴定分析
对于事故车辆损坏程度较轻,具有行驶能力的车辆制动性能的检验通常采用台试检验或路试检验两种方法皆可。

其规范性和检测结果可靠性较好,但由于事故车辆的特殊性,很难完全解决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不同的检验方法得出的检验结果存有差异,会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准确性。

4.1台试检验特点分析
事故车辆需要上检测台检测,台试检验能够准确测出各车轮制动力的值,检测结果可靠直观,但检测结果受检测设备自身结构的影响,检测结果具有片面性,与汽车实际制动情况有差距,很难完全解决问题。

如肇事车辆车身碰撞变形,在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检验左右轮制动力平衡偏差会变大,要分析该项目不合格是否会导致汽车制动过程跑偏,与事故发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难以判定。

4.2路试检验特点分析
事故车辆在道路上直接做测试,能测出整车的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协调时间等,路试检验容易受到气候环境、道路条件以及人员操作方式等因素影响。

路试检验需要考虑路面是否干燥、清洁,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是否大于或等于0.7,同时也要考虑到轮胎花纹的磨损状况等因素,如,路面坑洼、积水潮湿、泥污、冰雪、油污等因素制约,地面附着性能不足,测试制动性能变
交通事故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鉴定方法探究
余立希;白希盛;倪协鹏
(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温州宏顺司法鉴定所,温州325007)
摘要:对交通事故车辆制动系技术检验鉴定是分析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取证技术手段和调查途径,根据交通肇事车辆的损伤形态,对事故车辆制动系技术检验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遵循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结构和制动原理,运用合理的检验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要求,使检验鉴定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准确,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事故;汽车鉴定;制动性能;鉴定方法
差,或测试过程发生制动跑偏、制动侧滑等状况,测试结果达不到标准规定的合格值,在实际鉴定中需要鉴定人综合考虑分析。

综合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台式检验需要固定的专用机器设备,并受测试场地及车辆碰撞变形等因素限制而不便采用;路试检验测试条件简单便捷,测试效果直观,制动情况更贴合事故车辆实际行驶形态,因而做为首选检验手段。

国家标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明确规定,当对检测制动力的结果有质疑时,应当以车辆满载路试检验加以验证,并做为最终检验结果。

5静态检验鉴定分析
对于事故车辆损坏严重,失去行驶能力的车辆制动性能通常做静态检验鉴定。

汽车制动系统是一套复杂的装置,通常由具备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车辆制动系统相关机件装置进行拆解,通过对部件总成的相关工作参数及工作状况进行检测、检验,分析、判断该装置或零部件的基本技术状况,推导出检验结果对制动系统技术状况或对整车安全性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由于静态检验无法对损坏的事故车辆做制动力测试,无法得出精准的检验数据,需要鉴定人凭着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判断分析,检验鉴定过程显得困难和疑惑多,对于鉴定项目的评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取决于专业人员的判断,故而很难做出精确的鉴定意见。

对失去行驶能力的车辆的检验鉴定不能仅凭车轮制动器摩擦件间隙和摩擦件厚度及工作面有无缺损、沟槽和油污状况等以偏概全。

鉴定人对发现的零部件失效原因应仔细分析,并结合事故状况,听取多方意见查明损坏原因,不能究其一点不顾其余的检验结论,以免出现漏检和错鉴意见,给交通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5.1液压制动系统静态检验鉴定
对于液压制动系统检验应包括对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有效工作行程检验,真空助力器的助力功能测试,制动主缸、轮缸、制动管路及接头密封性检验,制动器摩擦件间隙、摩擦件的厚度及工作面磨损状况,有无缺损、沟槽、烧焦、油污等项目检验。

确定检验鉴定有关的制动机件的装置功能是否有效,相关技术参数可对照GB/T18344-2016《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要求。

对于制动系统完整的车辆,可使用扭力仪对各车轮做制动力测试检验,判定受检轮的制动效能。

5.2气压制动系统静态检验鉴定
对于气压制动系统检验应包括对空气压缩机、储气筒、制动相关阀件、制动管路、制动气室的完整性及密封状况检查,确定制动器摩擦件间隙,制动器摩擦件的磨损状况,制动鼓或盘的工作尺寸等检查。

对于制动系统完整的车辆,在有启动条件的情况下应启动发动机对制动系统做充气及制动传动功能检查。

对于损伤严重的车辆可外供气源对制动系统的密封状况及制动传动功能检查。

6制动装置失效检验鉴定
汽车制动系统由制动力传递系统和制动器两部分组成。

制动力传递失效,主要是参与制动的工作装置因自身疲劳或过度磨耗损坏,制动能量传导遭受损失或传递中断,无法满足正常的制动需求而出现异常。

制动装置常见损坏失效特征如下:
6.1制动踏板低沉或踏空检验鉴定
液压制动力传递系统通过踩制动踏板产生制动力,驾驶人踩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低沉或落空,制动器达不到应有的效应。

通常是由于制动间隙磨损偏大不符合要求,制动系机件破损泄漏,制动液生产气阻等引发。

6.2制动液失效检验鉴定
汽车制动液的质量状况直接决定车辆的行驶安全,尤其使用制动液质量低劣,或不同成份制动液掺合使用,则加速制动液氧化变质,同时制动高温易产生气滞出现突发性制动不灵。

在实践的鉴定工作中,某些鉴定人只注重制动液的存量,对制动液的品质及制动液的使用期限往往未做检查。

对制动液的选用、补充、更换应严格按国家强制标准GB12981-2012《机动车辆制动液》要求严格执行,通常汽车使用说明书要求,汽车制动液使用两年或5万公里后应更换制动液,同时要清洗制动系统管路,是可以避免制动不灵恶性事件发生。

6.3制动器失效检验鉴定
汽车制动器是用来控制约束车轮旋转,利用摩擦力使汽车减速的制动装置。

制动器工作失效主要发生高热状态时,通常是摩擦材料过度使用热疲劳衰减,制动摩擦件粘附油污等异常,造成车轮摩擦阻滞力下降。

制动器失效主要特征摩擦件(制动鼓、制动盘、制动衬片),发生烧焦、拉伤、沟槽、变形、裂损、失落、油污、腐锈等损伤引起制动器机械力转换效率下降,车轮摩擦阻滞作用受到大幅度削减甚至丧失,是制动失效的主要原因。

7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制动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制动性能是汽车行驶过程的安全依托,制动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制动系统的整体效能发挥,对于交通事故车辆的制动检验鉴定一定要系统周密,遵循汽车技术结构和制动工作原理,采用技术手段对参与制动有关零部件性能进行技术状况和损坏痕迹检验,不仅要检查机件是否齐全完整,还需结合车辆的装载使用条件,运用材料学、力学等多学科知识,查明制动元件损伤失效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是汽车制动检验鉴定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使得检验鉴定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准确,对交通事故案件的侦破和责任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院
[1]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条文释义[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7.
[2]GB/T18344-2016,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S].
[3]GA/T642-2006,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S].
[4]余立希.事故车辆制动性能判断准则及检验方法[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11):32-34.
[5]许海华.交通事故处理中车辆安全性能技术鉴定规范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3):63-65.
[6]张道文,廖文俊.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