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训练强化卷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训练强化卷
基础·巩固·达标
1.大批北方人口南迁是在(
A.三国以后
B.东晋末年以后
C.西晋后期
D.东晋南朝时期
解析: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等少数民族也不断地向中原
答案:C
2.“草木皆兵”的成语来源于(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
解析:淝水之战中,苻坚登上寿阳城观察军情,看到对岸八公山上被风吹动的草木,以为都
答案:B
3.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
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选项内容都是前秦失败的原因,但题干要求的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要确定正确答案就必须在四个选项中找出导致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战斗力弱、战线太长、不习水战都是前秦失败的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
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
答案:D
4.淝水之战的结局表明( )
A.东晋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
C.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淝水之战是国内各民族之间进行的战争,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前秦纵然国强兵多,但兵无斗志;东晋虽国弱兵少,而心齐志坚。
可以看出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并不是少数民
答案:D
5.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
B.
C.南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良田
D.
解析: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很多,但推广屯田不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因素,而是曹魏政权在北方所实行的。
因此本题选D
答案:D
6.南朝时期,制瓷业相当发达,最出名的是(
A.白瓷
B.黑瓷
C.青瓷
D.青白
解析:
答案:C
7.南朝时,从北方推广到江南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B.粟
C.小麦
D.
解析:东晋南朝时,人们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从中可以看出从北方推广到江南的农作物是小麦。
答案:C
8.小孙打算对江南地区作实地考察,应去下列四个城市中的(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
解析:建康是当时江南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小孙如去江南考查,定能发
答案:C
9.经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南方经济得以开发,下面是南方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的是()
①水利的大量兴修②犁耕的推广和改进③广泛种植棉花④引入北方小麦⑤实行稻麦两熟
制⑥开始使用曲辕犁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解析:农业的进步一般从水利、工具、品种、种植制度等方面来衡量。
这道题目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决,棉花的广泛种植是在元朝,可以排除③;曲辕犁的使用是在唐朝,可以排除
答案:D
综合·应用·创新
10.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A.
B.
C.
D.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客观原因的理解,从题中选项分析,B、C、D三项都有人为因素,应属主观方面的原因,而A项无人为因素,所以应选A
答案:A
11.三国时期,派人到夷洲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解析:三国时孙吴地处江南沿海,造船业发达。
230年,孙权派人航海到夷洲,加强了内地
答案:B
12.
(1
(2)大量人口南迁,对南方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南迁,而人口南迁又为南方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
②大量人口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并且还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