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及其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及其治理措施
一、滑坡简介
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致使预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
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凡是较陡的地方均可发生,发生频繁,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相
余处,
20%,二、
(2)排水;(3
2.1
,通常所谓的砍头压脚;或减缓边坡的总坡度,即通称的削方减载。
这种方法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的措施,技术上简单易行且对滑坡体防治效果好,所以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对厚度大、主滑段和牵引段滑面较陡的滑坡体,其治理效果更加明显。
对其合理应用则需先准确判定主滑、牵引和抗滑段的位置。
2.2排水工程
由于水是形成滑坡的重要作用因素,特别是作用于滑动面(带)的水增大滑带土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强度参数,减小滑阻力,因此修建排水工程总是治理滑坡中首先应考虑的措施。
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
地表排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用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入天然沟谷。
滑体表面的截水沟修建成树枝状,主沟应尽量与滑坡方向一致,支沟与滑坡方向成30°~45°斜交。
地表排水以其技术简单易行且加固效果好、工程造价低而应用极广,几乎所有滑坡整治工程都包括地表排水工程。
只要运用得当,仅用地表排水即可整治滑坡。
由于地下排水工程能大大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正应力从而提高抗滑力,因此加固效果极佳,工程造价也较低,应用也
很广泛。
②
同时,植2.3
2.3.1
临时
条件。
2.3.2 抗滑桩
抗滑桩是一种被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传统滑体加固方式。
对一些中、深层滑坡,用抗滑挡墙难以整治的情况下,可以用抗滑桩。
抗滑桩在滑坡体上挖孔设桩,不会因施工破坏其整体稳定。
桩身嵌固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借以抗衡滑坡体的下滑力,这是整治滑坡比较有效的措施。
但是,由于其多为悬臂梁式设置,不但受力状态不理想,而且为克服较大的弯矩作用,往往设计的断面较
大,配筋率较高,造价也非常高。
2.3.3 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索单独稳定滑坡是在其中、前部打若干排锚索,锚于滑动面以下稳定地层中,加预应力500~3000 kN以上,增加对滑动面的垂直压力从而提高摩阻力和水平抗力,变被动受力为主动抗滑。
地面用梁或锚墩作反力装置给滑体施加一个预应力来稳定滑坡,这样能有效地阻止滑坡的移动。
锚索工程不开挖滑体,对滑体扰动小,又能机械施工,比抗滑桩工程节省投资约50%,因此应用前
2.3.4
2.3.5
③微型桩
2.3.6
普通砂浆锚杆锚固利用水泥砂浆将锚杆和孔壁牢牢地粘结在一起。
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适用于各种地层,抗震动性能较好,费用仅为预应力锚固的1/3左右。
缺点是强度较低,注浆时易造成空洞,不够密实等缺点。
安装后不能及时提供锚固力(锚固力为杆体强度)。
2.3.7 复合挡土结构
复合挡土结构是树根桩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抗滑挡土结构,由前后两
排树根桩斜锚杆与灌入水泥浆加固后的土体复合构成,用来控制土体的稳定性。
该结构可用来代替传统的挡土墙、抗滑桩等用于滑坡防治,与挡土墙、抗滑桩等抗滑结构相比,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工期短、对土体扰动小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8 土锚钉
土锚钉是将金属棒、杆、竹等打入原土体或软岩,或将灌浆置入土或软岩中预先预先钻好的钻孔内,它们和土体共同构成有内聚力的土结构物,以阻止不稳定斜坡的运动或支撑临时挖方边坡。
土锚钉
2.3.9
支挡开挖
②可2.3.10
面防护,
起。
充理研究不够,因此格构锚固的传力机理、适用范围以及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2.3.11 抗滑明洞
在天然基岩滑坡中,如果滑面清楚、单一,滑面上抗剪能力特差,而其上下岩体较完整时,可考虑沿滑面开挖几条平洞,并用混凝土回填密实,做成抗滑键槽形式。
有时可利用勘探洞做抗滑键槽。
抗滑键槽方案的缺点是施工较困难。
另外,若滑面不清楚,或并非一条滑面,或滑面上下岩体较破碎,这个措施的作用就不显着。
2.4改良滑带土体
对于软基和由软土构成的边坡,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处理方法,改变土体性质,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这些方法有电渗法、焙烧法、灌浆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但这些方法都较为复杂、昂贵。
国外虽有一些零星的报导,但经验尚少,或不够成熟,国内使用的经验就更少,有待继续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