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每日一练-核酸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325手动选题组卷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B.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C.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D. 甲基绿使RNA染成绿色,吡罗红使DNA染成红色
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
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
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不能选植物细胞作实验材料
C. 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 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生物都有DNA和RNA两类核酸,遗传物质都是DNA
B. 核酸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C. 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D.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
4.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 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能够控制生物性状
C. 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D. 可用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观察DNA的分布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类,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B.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C. 病毒的核酸位于细胞质中
D. 真核生物的DNA仅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7.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A1、A2、B分别为组成大
分子化合物C、D、E的单体,C、D是两种不同的核酸,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E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1是由一分子______ 、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A2中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它们的中文名称分别是腺嘌呤、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

(2)图中的B为______ ,若干个B通过______ 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E,连接两个B分子的化学键叫做______ 。

(3)若要观察C和D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利用______ 将细胞染色,该染色剂能显示C和D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是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8.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组成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将病毒分
别与斐林试剂、苏丹III染液、双缩脲试剂以及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反应,结果如下表: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A实验处理中所用的试剂为_____,由此可判断构成病毒的大分子化合物中必然
有___________。

(2)B实验处理中所用的试剂为______,该处理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
___________。

(3)若C实验处理中需要用到显微镜,可知该处理中所用试剂应当为___________。

(4)D实验染色的原理是__________。

若实验证明构成该病毒的某大分子化合物中含有大量尿嘧啶,则可断定此化合物是___________。

9.下表是几个重要实验的归纳总结,据表回答问题:
(1)①是______________的鉴定。

(2)②、⑤代表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苏丹Ⅲ”“健那绿”或
“醋酸洋红”)。

(3)③、④对应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一台目镜为5×、16×,物镜为10×、4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放大倍数是______ 倍。

(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属于______ (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

(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龙胆紫溶液对根尖进行染色,细胞内容易被染色的物质是______ 。

(4)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更容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的物质是______ 。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
质几乎接近无色的染液是______ 。

(6)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______ (填CO2或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可使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______ 色。

(7)请根据表中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中,实验材料选用梨而不用西瓜的原因是:______ 。

②实验2的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能溶于______ 。

③实验3中,最好选择______ (填“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或“蛙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DNA和RNA的分布和鉴定以及功能,难度一般。

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一般。

解答关键是记住和理解DNA和RNA的分布和鉴定以及功能。

【解答】
A、一种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A错误;
B、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正确;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核糖体中不含DNA,含有RNA,C错误;
D、甲基绿使DNA染成绿色,吡罗红使RNA染成红色,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遗传信息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步骤及实验现象等;识记遗传信息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顺序:
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①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②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解答】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已经失去活性,A错误;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可以选无色的植物细胞,B错误;
C.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是DNA,其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
A.细胞生物都有DNA和RNA两类核酸,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
B.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RNA分子中嘌呤数一般不等于嘧啶数,B错误;
C.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C错误;
D.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基本组成单位,明确细胞类生物的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解答】
A.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A 错误;
B.烟草叶肉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碱基、4种(核糖)核苷酸、1种五碳糖(核糖),C错误;
D.豌豆根毛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
【解答】
A、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A正确;
B、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是DNA,DNA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
C、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含有DNA和RNA,核糖体中含有RNA,C正确;
D、甲基绿试剂使DNA呈现绿色,可以用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观察DNA的分布,D正确。

故选:B。

【分析】
本题是核酸的功能和分布,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类,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A正确;
BD.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少量,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D错误;
C.病毒无细胞结构,核酸位于蛋白质组成的外壳中,C错误。

故选A。

7.【答案】脱氧核糖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氨基酸脱水缩合肽键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解析】解:(1)图中的A1是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A2是核糖核苷酸,其中的含氮碱基有四种,中文名称分别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蛋白质,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

(3)若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其原理是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
(2)氨基酸脱水缩合肽键
(3)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分析题图:图中C、D是两种不同的核酸,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则C为DNA,D为RNA,A1是脱氧核苷酸,A2是核糖核苷酸,A为核苷酸;E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则B为氨基酸。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及蛋白质合成的脱水缩合反应;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1)双缩脲试剂;蛋白质
(2)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3)苏丹Ⅲ染液
(4)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病毒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病毒呈现红色;RN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相关知识,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苏丹III是鉴定脂肪的,会出现橘黄色现象;双缩脲试剂是鉴定蛋白质的,会出现紫色现象。

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解答】
(1)A中出现了蓝色到紫色,应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先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硫酸铜溶液,与肽键发生反应后呈现紫色,由此可判断构成病毒的大分子化合物的中必然含有蛋白质。

(2)B中是蓝色到蓝色,应该是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因为病毒中不含有还原糖,所以还是蓝色,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1~2分钟。

(3)若C实验处理中需要用到显微镜,可知该处理中所用试剂应为苏丹III染液,苏丹III染液是棕红色,病毒中没有脂肪,所以还是苏丹III染液的棕红色。

(4)D实验染色的原理是: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病毒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病毒呈现红色。

若实验证明构成该病毒的某大分子化合物中含有大量尿嘧啶。

说明此化合物是RNA,因为只有RNA中含有尿嘧啶U。

故答案为:
(1)双缩脲试剂;蛋白质
(2)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3)苏丹Ⅲ染液
(4)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病毒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病毒呈现红色;RNA
9.【答案】(1)蛋白质
(2)苏丹Ⅲ;健那绿
(3)砖红色;绿色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有机物的鉴定、观察DNA在活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线粒体等实验,涉及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及实验现象, 要求准确识记。

对于此类试题, 需要考生注意的
细节较多, 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 需要考生在平
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解答】
(1)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加入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呈现出紫色, 因此是蛋白质的鉴定。

(2) 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鉴定, 呈橘黄色(或红色),对应颜色是橘黄色,因此为苏丹Ⅲ染液。

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故为健那绿
染液。

(3) 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 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因此为砖红色沉淀。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甲基绿可以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可以使RNA呈现红色。

因此为绿色。

10.【答案】50 自变量染色体DNA 健那绿CO2灰绿西瓜有颜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无水乙醇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解析】解:(1)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身成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身成正比,目
镜为5×、16×,物镜为10×、4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则放大
倍数最小,应该选择目镜为5×和物镜为10×。

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为50倍。

(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属于自变量。

(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染色质或者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
料着色。

故用龙胆紫溶液对根尖进行染色,细胞内容易被染色的物质是染色质或者染色体。

(4)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更容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的物质是DNA。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几
乎接近无色的染液是健那绿。

(6)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可使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7)①实验1中检测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生产砖红色沉淀,故实验材料选用无色或者白色的材料,选梨而不用西瓜的原因是:西瓜有颜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②实验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的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③实验3细胞膜的制备中,最好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这样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有细胞膜这种生物膜。

故答案为:
(1)50
(2)自变量
(3)染色体
(4)DNA
(5)健那绿
(6)CO2灰绿
(7)①西瓜有颜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②无水乙醇
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酶活性变化是因变量;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健那绿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几乎接近无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可使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线粒体,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等相关知识。

考生通过熟悉教材相关实验即可作答。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