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十分活泼,是鉴定肠道菌的重要 依据。 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和非致 病菌时有重要意义,肠道致病一般不分解乳 糖,而非致病菌多数能分解乳糖。
鉴定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非致病菌(埃希菌属)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肠道致病菌(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等)不发酵乳糖 —
4. 抗原构造复杂
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18-24小时变为均匀浑浊,而 后底部出现粘性沉淀物,并伴有臭味。
培养特性
部分菌落可出现β溶血。 在远藤琼脂上长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
在SS琼脂平板上多不生长,少数生长的细菌
也因发酵乳糖产酸而形成红色菌落。
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
在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孤立菌落呈红色。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 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 一般2-3天即愈。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两者 同时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见者 为O6:K15:H16、O25:K7:H42。鉴定ETEC 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参 考意义。
分类
肠杆菌科
埃希氏菌属
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肠道致病性大 肠埃希氏菌 EPEC
肠道出血性大 肠埃希氏菌 EHEC
产肠毒素大肠 埃希氏菌 ETEC
肠道侵袭性大 肠埃希氏菌 EIEC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生化 特性均与非致病的大肠埃希氏菌非常相似,以至难 以区分,只能通过血清学的方法,从抗原结构的差 异来区别。 在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 的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的肠道内外感 染。还有一些血清型的菌株能够使畜禽发病,危害 畜牧业,降低畜产食品的质量。致泻性大肠埃希氏 菌可从饮用水,未消毒牛乳,病畜脏器、禽类及其 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食品中分离出来。
引起急性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
肠产毒性 大肠埃希氏菌 感染部位 腹泻类型 易感人群 分布 流行病学 小肠 水泻 婴儿,成人 发展中国家(热带) 散发或暴发婴儿腹泻 及旅游者腹泻 肠致病性 大肠埃希氏菌 小肠 水泻 婴儿 世界各地 散发或暴发婴儿腹泻 肠侵袭性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 痢疾样 成人,儿童 世界各地 散发或暴发,常见于 年龄较大儿童 肠出血性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 血性腹泻 各种年龄 北美、日本 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 性结肠炎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GB方法)
增菌

以无菌手续称取检验25g,加在225mL营养肉汤中, 以均质器打碎1min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取出适 量,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以测定大肠菌群MPN,其 余的移入500mL广口瓶内,于36±1℃培养6h。挑取1 环,接种于1管30mL肠道菌增菌肉汤内,于42℃培养 18h。
分离

将乳糖发酵阳性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和增菌液分 别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污染严重 的检样,可将检样匀液直接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 美蓝平板,于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不 但要注意乳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乳糖不发 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

抗原构造十分复杂
①菌体抗原—O抗原 细菌细胞壁中脂多糖,为群 特异性抗原。

②鞭毛抗原—H抗原 多数肠道杆菌具有鞭毛,化
学本质为蛋白质.特异性强.
③表面抗原— 位于 0 抗原 外侧,不耐热
多糖抗原,常可阻遏 0 抗原与相应抗体 的结合.如大肠杆菌中K抗原\伤寒杆菌中 的Vi抗原。
5.抵抗力
抵抗力不强,加热60℃经30分钟即死亡。胆盐、煌 绿等对大肠杆菌等非致病菌有选择性作用,可制备 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以分离肠道致病菌。 6.变异性
爱德华菌族 沙门菌族
克雷伯菌族
变形杆菌族
耶尔森菌族 欧文菌族本
共同特征
1.形态与结构 中小等大小两端钝圆的 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 胞,多数有鞭毛,大多 有菌毛,少数有荚膜或 包膜。
大肠杆菌×1000
2.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 好,为中等大小的光滑型菌落。有些菌在 血琼平板上出现β型溶血,在液体培养中呈 均匀混浊生长 所有肠道杆包括5个种(大肠埃希菌、蟑螂埃希 菌、弗格森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伤口 埃希菌)和众多型别。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氏菌俗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 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埃希氏菌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 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 相关性可达80-87%。 埃希氏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 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及检验
肠杆菌科概述
概念
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形态和生物学性状 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肠杆菌科中包括对人致病性较强的鼠疫耶尔森菌和伤 寒沙门菌; 包括四类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细菌(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和八种与医院感 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枸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肠 杆菌属、多源菌属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罗 威登斯菌属、摩根菌属 );此外还有许多细菌既是肠 道的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
易出现变异菌株。最常见的是耐药性转移、毒素产 生和生化反应等的改变。这在致病力、细菌学诊断、 治疗与预防中均有重要意义。

7.致病物质:内毒素是肠道杆菌的主要致 病物质。部分肠杆菌产生外毒素致病。

8.传播方式:污染的饮水及食物、经消化 道传播。
所致疾病


肠杆菌科的细菌可引起: 肠道外感染: 除志贺菌属较少引起肠道外感染,许多肠杆菌科 的细菌均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粘 质沙雷菌等均可引起泌尿道、呼吸道、伤口和中 枢神经的感染;鼠疫耶尔森菌可引起鼠疫。 肠道内感染: 肠杆菌科中的肠道病原菌,埃希菌属、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主要引起急慢性感染、食 物中毒、旅游者腹泻及肠热症等。

培养特性
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营养的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就生长良好,在, 但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可形成圆形、凸起、 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中等大小的菌 落.其菌落与沙门氏菌比较相似,但是,大肠埃希 氏菌菌落对光(45角折射)观察可见荧光。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
性,严重者可致死;鉴定EPEC可根据临 床表现与血清型。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
痢疾样腹泻,EIEC的多数菌株无动力,生


抗原构造
比较复杂,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夹膜K抗原组成。 O抗原 成分为细胞壁上的糖、类脂和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 菌的内毒素,热稳定性较强,高压蒸汽处理2小时不 被破坏。每一血清型只含有一种O抗原,本菌已发现 有167种O抗原,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H抗原 为蛋白质;一种大肠埃希氏菌只有一种H抗原,无鞭 毛则无H抗原,H抗原能在80度被破坏,也能被酒精破 坏。H抗原共有64种。
致病机理
常见O血清 型 鉴定
LT、ST
定居因子
细胞毒素
定居因子
侵袭肠粘膜细胞
细胞毒素
28、29、112、124、 O157:H7 136、143、144、152、 164、167 血清型
6、8、15、20、25、 27、78、148、159
2、26、44、55、86、 血清型测定细菌侵袭 111、114、119、125、 力 126、127、128、142、 146、158
生化反应
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 气,有些不典型的菌株不发酵或迟缓发酵乳糖; 不同菌株对蔗糖,卫矛醇、水杨苷发酵结果不 一致。 不产生H2S,不分解尿素,不能在氰化钾培养 基上生长这三项生化特性是典型的大肠埃希氏 菌,与此不一致的即为非典型大肠埃希氏菌。 IMViC试验(I:吲哚形成试验,M:甲基红试 验,Vi:V-P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结 果为“+、+、-、-”。即为典型大大肠埃希氏 菌。
化反应和抗原结构均近似痢疾杆菌,应 予注意。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
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
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EHCO的主 要菌型是O157:H7,还可有O26、OⅢ等。
肠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adhesive E.coli,EAEC)也可 引起腹泻,但对其发病机理与血清型尚不了 解。EAEC不侵入肠上皮细胞,不产生LT或ST, 也无VT毒素。唯一特征是具有与Hep-2细胞 (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粘附的能力,故 也称Hep-2细胞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 。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 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 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 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对磺胺类、链 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 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 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与人类 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此名称不易与致病性大肠埃 希氏菌相混淆),一般包括五种:即肠毒素性大肠 埃希氏菌 (ETEC)、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PEC)、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侵袭性 大肠埃希氏菌 (EIEC)和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 (EAEC)。
分类

肠杆菌科中细菌种类繁多,至少有30个菌属, 120个以上的菌种。
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族和菌属
菌族 埃希菌族 菌属(菌种数)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爱德华菌属 沙门菌属 枸橼酸菌属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哈夫尼亚菌属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摩根菌属 普罗威登斯菌属 耶尔森菌属 欧文菌属 代表种 大肠杆菌 痢疾志贺菌 迟钝爱德华菌 伤寒沙门菌 佛劳第枸橼酸菌 肺炎克氏菌 产气肠杆菌 蜂窝哈夫尼亚菌 粘质沙雷菌 普通变形杆菌 摩氏摩根菌属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鼠疫耶尔菌 草原居民欧文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短杆状不规则排列 大小0.4-0.7×1-3um, 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 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
培养特性


由于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 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 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光滑型粗 糙型 粘液型 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 pH为6.8-8.0,所用培养基pH为7.0-7.5,若pH值低于 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
生化反应


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 麦芽糖、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 IMViC试验为“+、+、-、-”。即为典型大肠杆 菌。
抗原构造

比较复杂,主要由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夹 膜K抗原组成。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 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 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 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对磺胺类、链 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 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K抗原 是细胞外部的荚膜或的表面物质,又称包膜抗原。 新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70%具有K抗原。根据K抗原 耐热的敏感性.可把K抗原分为A、B、L三类,共有 103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 少数为L抗原,B抗原与L抗原均可在煮沸后被破坏, A抗原耐热性强,可耐受煮沸1小时而不被破坏。 O抗原可将大肠埃希氏菌分成若干血清群,再根据K 抗原和H抗原进一步分为若干个血清型或亚型,根据 大肠埃希氏菌抗原的鉴定结果,写出其抗原式如 O111:K58(B)H12,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关, 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H抗原的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