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财经理论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财经理论试卷2010——2011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财经理论试卷考试班级:08级3班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是
A.差异性B.社会性
C.同质性 D.⼤量性
2.⼩静的语⽂成绩为78分,则“78分”是
A.变量B.变量值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3.编制统计表时,如果统计表中某项资料缺乏时,应该表⽰为A.—B.0
C.空⽩D.……
4.表明同⼀时期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关系的统计相对数是A.⽐例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5.在统计调查中,下列统计调查⽅法占主体地位的是
A.普查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统计报表
6.统计表的主词按某⼀个标志分组形成的统计表,称为
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
C.分组表 D.复合分组表
7.时期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标的分类依据是
A.表现形式和作⽤不同 B.性质和特点不同
C.反映的内容不同 D.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8.通过计算,甲组标准差⼤于⼄组的标准差,则
A.甲组平均数代表性⼤于⼄组 B.⼄组平均数代表性⼤于甲组C.两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法确定
9.在⼀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10.某⼀现象每年增长量不变,则年增长速度
A.不变 B.增加
C.下降 D.有增有降
11. 产品总成本实际降低额为150万元,由于单位成本降低使总成本降低了200万元,则由于产品产量
A. 减少,使总成本减少了50万元
B. 增长,使总成本增加了50万元
C. 减少,使总成本减少了350万元
D. 增长,使总成本增加了350万元12.某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计划⽐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8%,则单位产品成本计划A.还差3.2%未完成 B.超额2.3%完成
C. 超额3.2%完成
D.还差2.3%未完成
13.时期数列的每⼀项指标数值
A.⽆须连续统计 B.不能相加
C.与时间长短⽆直接关系 D. 可以相加
14.时间数列由()要素构成
A.⼀个 B.⼆个
C.三个 D.多个
15、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
A.学⽣按⾝⾼分组形成的数列
B.各⽉学⽣⼈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
C.企业按所有制形式分组形成的数列
D.职⼯按⼯资收⼊⾼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16、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调和平均数 B.⼏何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末折半法
17、序时平均数计算中,“⾸末折半法”适⽤于
A.时期数列 B.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C.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
1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19、增长量与基期⽔平之⽐,就是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总速度 D.平均增长量
20、编制时间数列时,各个指标所属的时期长短要求
A.相等 B.不相等
C.⼀般应相等,但有时也可不相等 D.⼀般应不相等,但有时也可相等
21、某地区GDP指标2004年⽐2003年增长5%,2005年⽐2004年增长8%,2006年⽐2005增长12%,这三年共增长()A.8% B. 25%
C.27.01% D. 48%
22、各环⽐增长速度为4%、5%、8%、9%,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4%×5%×8%×9% B.4%×5%×8%×9%-1 C.104%×105%×108%×109% D.104%×105%×108%×109%-1
23、某企业5⽉1⽇⾄5⽉20⽇的职⼯⼈数均为1400⼈,5⽉21⽇⾄5⽉末的职⼯⼈数均为1480⼈,则该企业5⽉份的平均职⼯
⼈数为()A.1440 B.1428.39
C.1439.48 D. 1480
24、同度量因素的使⽤时期必须是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 同⼀时期
25、若销售量增长6.2%,零售价格增长3.5%,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A.9.9% B.8.9%
C. 7.9% D.6.9%
26、某企业总成本今年⽐去年上升50%,产量增加25%,则单位成本提⾼了
A.25% B. 2%
C.75% D. 20%
27、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A.物 B.经济管理⾏为
C.发明 D. 姓名
28、下列各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参与⼴泛的经济管理活动,成为经济法律关系重要主体的是
A.法⼈ B.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C.国家 D.内部组织与公民
29、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是
A.经济管理⾏为 B.签订合同
C.战争 D.擅⾃发⾏股票
30、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组织、协调、管理社会经济运⾏过程中所形成的
A.经济利益关系 B.社会权益关系
C.经济效益关系 D.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以及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3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化是经济法律关系的
A.发⽣ B.消灭
C.变更 D. 终⽌
32、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法律责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律责任是以经济职责和经济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B.经济法律责任不以给违法⾏为⼈带来经济上的不利后果为唯⼀结果
C.经济法律责任具有复合性
D.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任意性
33、仲裁机构仲裁案件的依据是A.上级机关的委托 B.起诉书
C.仲裁协议 D.当事⼈申诉
34、编制价格指数,⼀般是⽤()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的价格 B.报告期的价格 C.报告期的销售量基期的销量35、拉斯贝尔公式所采⽤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A.基期 B.报告期 C.假定期 D. 任⼀时期36.某时间序列环⽐增长速度分别为20%、10%、15%、20%,序列最初、最末⽔平分别为300 和546,总速度为1.82倍,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A.
4
20
15
10
20
0+
+
+
B.4
020
15
10
20+
+
+
C.4
182 D.
4100
300
546
-
37.加权调和平均法总指数是综合法总指数的变形,其权数为
A.
1
1
q
p B.
1
q
p
C.
q
p D.
1
q
p
38.居民⽣活⽔平不变的情况下,按报告期价格购买商品要多⽀出20元,已知基期商品购买额为400元,则价格指数为A.110% B.90%
C.105% D.95%
39.某企业投资20万元购⼊⼀台设备,预计使⽤年限为20年,采⽤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残值。

设备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获得净利润3万元,则该投资的投资回收期为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0.某⼀投资项⽬的现值指数为1.13,则在投资总额为1 450万元的情况下,该投资项⽬的净现值为
A.175.5万元 B.167.5万元
C.188.5万元 D.205.5万元
41.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收⼊的是
A.收到上级的补贴收⼊25 000元B.收到股权投资分得的现⾦股利5 000元
C.收到设备租赁款2 000元D.处理固定资产得到3 000元的残值收⼊
42.容易造成股利⽀付额与本期净利润相脱节的股利分配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B.稳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付率政 D.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43.某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年初累计亏损为40万元,其中有25万元属于五年前的亏损,计提法定公积⾦的⽐例为10%,则本年计提的法定公积⾦为
A.60 000元B.75 000元
C.85 000元D.10 000元
44.公司在分配收益时,必须按⼀定⽐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这⼀要求体现A.资本保全限制B.净利润限制
C.偿债需要D.公司积累限制
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利润分配原则的是
A.按规定正确进⾏利润分配B.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C.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D.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46.某公司税后利润为500 000元,公司的⽬标资本结构中所有者权益占50%,假定该公司第⼆年投资计划所需资⾦600 000元,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100 000股,若采⽤剩余股利政策,该年度股东可获每股股利为
A.3元/股B.2元/股
C.4元/股D.1.5元/股
47.⽤于评价企业盈利能⼒的总资产报酬率指标中的“报酬”是指
A.息税前利润总额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D.净利润
48.某企业2008年营业收⼊为6 000万元,平均流动资产为400万元,平均固定资产为800万元。

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企业2008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
A.10 B.15
C.7.5 D.5
49.从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来看,经济法具有
A.综合性B.全⾯性
C.经济性D.规制性
50.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法律责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律责任是以经济职责和经济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B.经济法律责任不以给违法⾏为⼈带来经济上的不利后果为唯⼀结果
C.经济法律责任具有复合性
D.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任意性51.下列各项中,关于公司债券与公司股票表述正确的是
A.债券的利息是不固定的,股票的股息是固定的
B.债券的利息是在股票的股息分配之后进⾏的
C.债券和股票到期均要归还本⾦
D.公司破产时,债券的清偿先于股票持有⼈的清偿
5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最⾼权⼒机构是
A.股东会B.董事会
C.监事会D.职⼯代表⼤会
5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国合作者在合作企业缴纳所得税前回收投资,必须经有关机关审查批准,该审查批准机关是A.企业⾏政主管机关B.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机关
C.企业登记机关D.财政税务机关
54.承诺因送达原因迟到的,则
A.因其迟到并⾮承诺⼈的责任,承诺仍然有效
B.承诺不发⽣效⼒,要约⼈可不予理睬
C.要约⼈不将承诺迟到的情况通知对⽅的,承诺仍产⽣效⼒;要约⼈若不承认该承诺,应将承诺迟到的情况⽴即通知对⽅D.应由送达⼈决定是否有效
55.下列各项合同中,应采⽤普通书⾯形式的是
A.借款合同B.房屋买卖合同
C.转让注册商标合同D.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56.甲、⼄两⼚签订了⼀份买卖合同,在履⾏合同中双⽅发⽣争议,诉⾄法院。

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该合同标的物属法律禁⽌的流通物,合同的其余条款均符合法律规定,据此法院应认定该合同
A.全部⽆效B.部分有效,部分⽆效
C.标的物条款有效D.双⽅和解后有效
57.⼀般保证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
A.主债务开始履⾏之⽇起6个⽉B.主债务开始履⾏之⽇起3个⽉
C.主债务履⾏期届满之⽇起3个⽉D.主债务履⾏期届满之⽇起6个⽉
5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不正当竞争⾏为的是
A.某商厦在夏季低价销售裘⽪⼤⾐
B .某⾷品店以低于成本价50%的价格销售即将到保质期的糕点
C .某商场为促销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健⾝器材
D .某商店因清偿债务疯狂降价销售积压的商品 59.下列各项商标,不违反《商标法》规定的是
A .标有中华⼈民共和国国旗图形的商标
B .带有古代神话故事的⽂字或图形的商标
C .同“红⼗字”、“红新⽉”标志近似的商标
D .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名称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60.对于合伙企业,新⼊伙⼈⼊伙,必须经
A .持有2/3以上股权的合伙⼈同意
B .2/3以上的合伙⼈同意
C .半数以上的合伙⼈同意
D .全体合伙⼈同意
⼆、计算题(本⼤题5个⼩题,共40分,计算时写出相应的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数)
(1)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
(2)由于产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的产值。

4.(10分)某奶⽜场有10 000头奶⽜,采⽤不重复抽样⽅式抽取100头奶⽜进⾏⽇产奶量调查,资料如表3-1所⽰:
表3-1 奶⽜⽇产奶量资料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产奶量的抽样平均误差。

(2)若规定⽇产奶量10千克以上的奶⽜为良种奶⽜,计算样本良种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5.(12分)希望公司拟购置⼀台设备,购⼊价格246 000元,运输、安装费为4 000元,预计使⽤6年,期满净残值13 000元,直线法计提折旧。

使⽤该设备每年为公司增加税后净利润27 000元。

已知:公司资⾦成本率=14%,(P/A
,14%,5)=3.4331,(P/S ,14%,6)=0.4556。

要求:
(1)计算各年的现⾦净流量。

(2)计算该投资项⽬的净现值。

(3)根据计算结果评价该投资项⽬的财务可⾏性。

1、(15分)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

2008年5⽉10⽇,公司董事长李某召集并主持董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共8名董事,另有3名董事因事请假。

董事会会议讨论了下列事项,经表决有6名董事同意⽽通过。

⼀、鉴于公司董事会成员⼯作任务繁重,决定给每位董事提⾼⼯资;
⼆、因监事会成员中的职⼯代表张某即将退休,决定由本公司职⼯王某代替张某担任监事;
三、将财务科升级为财务部,⾯向社会招聘财务部经理,拟提请股东⼤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四、公司的净资产额⽬前为⼈民币2 300万元,拟发⾏公司债券800万元。

该⽅案提交股东⼤会做出决议后实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2)该次董事会会议通过的事项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如有,请分别说明理由。

2、2001年1⽉,甲、⼄、丙共同设⽴⼀合伙企业。

合伙协议约定:
甲以现⾦⼈民币5万元出资,⼄以房屋作价⼈民币8万元出资,丙以劳务作价⼈民币4万元出资;各合伙⼈按相同⽐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

合伙企业成⽴后,为扩⼤经营,于2001年6⽉向银⾏贷款⼈民币5万元,期限为1年。

2001年8⽉,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盈利,⼄、丙表⽰同意。

同⽉,甲办理了退伙结算⼿续。

2001年9⽉,丁⼊伙。

丁⼊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

2002年5⽉,⼄、丙、丁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民币3万元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贷款未予清偿。

2002年6⽉,银⾏贷款到期后,银⾏找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债务。

银⾏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伙前发⽣的,不负责清偿。

银⾏向⼄要求偿还全部贷款,⼄表⽰只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例清偿相应数额。

银⾏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则表⽰⾃⼰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丁各⾃的主张能否成⽴?并说明理由。

(2)合伙企业所⽋银⾏贷款应如何清偿?
3、甲⼄两公司采⽤合同书形式订⽴了⼀份买卖合同,双⽅约定由甲公司向⼄公司提供100台精密仪器,甲公司于8⽉31⽇以前交货,并负责将货物运⾄⼄公司,⼄公司在收到货物后10⽇内付清货款。

合同成⽴后双⽅均未签字盖章。

7⽉28⽇,甲公司与丙运输公司订⽴货物运输合同,双⽅约定同丙公司将100台精密仪器运⾄⼄公司。

8⽉1⽇,丙公司先运了70台精密仪器⾄⼄公司,⼄公司全部收到,并于8⽉8⽇将70台精密仪器的货款付清。

8⽉20⽇,甲公司掌握了⼄公司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确切证据,随即通知丙公司暂停运输其余30台精密仪器,并通知⼄公司中⽌交货,要求⼄公司提供担保;⼄公司及时提供了担保。

8⽉26⽇,甲公司通知丙公司将其余30台精密仪器运往⼄公司,丙公司在运输途中发⽣交通事故,30台精密仪器全部毁损,致使甲公司8⽉31⽇前不能按时全部交货。

9⽉5⽇,⼄公司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以上事实及《中和⼈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甲公司订⽴买卖合同是否成⽴?并说明理由。

(2)甲公司8⽉20⽇中⽌履⾏合同的⾏为是否违法?并说明理由。

(3)⼄公司9⽉5⽇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4)丙公司对货物毁损应承担什么责任?并说明理由。

08⾼职财经专业理论答题纸
⼆、计算题1、
2、
3、4、5、
三、案例分析
3、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