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特色班本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特色班本课程

摘要:学龄前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遇事多从好奇心出发,他们的兴趣多

是建立在好奇心基础之上。这个时候,教师如若能利用好幼儿的好奇心,根据学

情生成适宜的课程,就能既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又能在课程创新上

取得突破。本文从班本课程出发,利用大自然的环境激发出幼儿的好奇心,并在

探索中得到满足与进步,同时开发出相应课程,其做法值得肯定与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特色班本课程;开展策略;

一、抓住幼儿好奇心,生成课程

幼儿园生成课程是根据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兴趣点、好奇心,从当前学习的

内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日常谈话或主题中产生及延展,它的实施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教师主观臆造,而是因势利导生成课程。

例如,春暖花开的春天,花草树木全都冒出了新芽,和孩子们站在操场上,

看对面的山绿了、眼前的水清了,此时幼儿园里的小桑树也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和孩子们看眼前种植区的桑树,孩子们居然很陌生,歪着头眼睛骨碌碌地转,满

脸疑惑。眼前的小娃娃们,完全没有了我们儿时上树掏果、爬坡打滚、下河摸鱼

的那股会顽皮劲儿,失去了农家娃的味道,作为幼儿教师的我顿感诧异。这些孩

子可就生长在家门口的“蚕桑基地”旁边呀。眼看着种植区的4数棵小桑树,此

时也绿绿的沾满了枝头,我和孩子们一提,他们的眼睛瞬间被点亮。“老师,桑

树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桑树有多大啊?”“老师,桑叶是什么样

的?”“桑树会结果子吗?”……一个个问题抛出,一个个答案需要我们去探究,孩子的好奇心被勾起了,我们的桑树之旅也就开始了,《桑树的奥秘》班级微课

程也拉开了序幕。

陶行知先生说:“我只是让孩子保持好奇,他们就会一直探索下去。”因而,为了不让幼儿的好奇心消退,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好奇心,要让幼儿的好奇心

超越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能力水平,升华为他们理智的行为。班本课程《桑树的

奥秘》就是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们对桑树充满好奇与憧憬,课程也就自

然孕育而生。

二、追随幼儿兴趣,推动课程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追随幼儿

的兴趣推动课程。这样,就会使幼儿更加专注和投入,从而使得幼儿在多个方面

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桑树的奥秘》微课程中,孩子们对桑树和桑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当即就带着孩子来到园所不远处的蚕桑基地,孩子们立刻被矮矮的桑树所吸引。一个个叽叽喳喳地说:“老师,这些树和我家门前的桑树不一样。”“老师,桑

叶可以吃吗?”“老师,桑叶的的背面有细细的线条?”“老师,桑叶好香呀。”......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关于桑叶的讨论与

探索。小满时节,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再一次来到蚕桑基地,孩子们立刻被桑

树上绿绿的、粉粉的、紫紫的、黑中带紫、紫中带粉,各种各样的桑葚所吸引。

一个个叽叽喳喳地说:“老师,桑葚像一个个小小的葡萄。”“老师,桑葚怎么

有点像刺泡儿啊?”“老师,桑葚怎么颜色不一样呢?”“老师,它们紧紧地抱

在一起呢。”在采摘桑葚时,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采摘不同颜

色的桑葚。回到教室,清洗过后,孩子们通过观察品鉴,总结出青色的桑葚最酸,粉粉的酸中带甜,紫黑紫黑的最甜。

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发利用大自然中的本土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

专业化水平,还能帮助幼儿教师开拓教育思路,使得教师的各种专业理念与能力

也能获得提升,促使教师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发出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紧扣幼儿发展,拓展课程

在班本课程开展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探究性,进

而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一切以儿童为中心,课程的走向跟随孩子的关注点和

兴趣点灵活地向前伸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探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

新的问题……这样周而复始地不断探索、解决,从而拓展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

孩子才能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真正地体现。

例如,班本课程《桑树的奥秘》活动中,采摘品尝桑葚时,我还让每个幼儿

采摘了桑叶,回到活动室,大家一起观察,自由探索。孩子们通过看、闻、摸,

从而发现桑叶是绿绿的,软软的,有点像一颗爱心;桑叶拿在手里又像一把小扇子,还可以扇风;嫩桑叶还可以炒鸡蛋,吃起来可香了;桑叶还可以泡茶喝。这

些讨论与探索,就有了生活活动《桑叶炒鸡蛋》《制作桑叶茶》。桑叶的边缘是

像牙齿一样的锯齿,把叶子撕开还有好多丝连在一起,在桑叶的表面还有许多直直、弯弯的叶脉,沿着主叶脉还有许多分叉出来的叶脉。孩子们有了直观了解、

亲身体验的经历,对桑叶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我们的美术活动《美丽的桑叶》

也就应运而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

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幼儿与

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

从而处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他们通过仔细观察、交流讨论、积极探索、不断研究,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适当引导,使课程不断得到延伸,从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回应幼儿期盼,完善课程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无数个教育时机,教师要想进行即时教育,合理的开展

和完善课程就显得至关重要。因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科学平衡的

进行取舍、权衡课程结构,随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满足幼儿探索需求,回应幼

儿期盼,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拓展经验,从而完善课程。

班本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是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家长也是班级的一个

部分,是协助完成班级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在班级班本课程实施过

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班本课程的开展中来,让他们

感知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过程,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好奇心、满足幼儿成长的

需要,从而共同完善班级课程。

班本课程是根据班级幼儿需求不断发展的一个动态性的过程,需要教师追随

幼儿的兴趣点、好奇心、生活中的细小环节或突发事件,根据幼儿不断产生的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