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土地的特性有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的动态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土地用途的多宜性、多用性、土地的不可代替性、土地的社会性。
2、广义生物多样性主要包含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3、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的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地域分异规律。
4、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400mm 等降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5、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土壤肥力(土性)具有两面性。
6、影响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的要素主要有:人口、土地制度、社会需求、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7、区域土地类型分布结构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关系,包括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衡量土地的数量结构常用指标有:面积比、频率比、分异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等。
8、一片森林被火烧以后,由迹地→森林,土地类型演替类别主要包括自然演替、时间演、正向、节律性演替。
9、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层次包括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
光温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上
限值;光温水生产潜力又叫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又叫农业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下限值。
10、土地的资产特性包括商品性、产权性、增值性、不动产性。
土地具有养育、仓储、承载、景等四大功能。
11、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等水体。
地下水主要包括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土壤的综合性状主要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的适宜性。
12、衡量热量特征的重要指标有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
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因素有土地制度、政策和法律、风俗习惯、文化素质、人口及劳动力。
13、以英国CW米切尔为代表的土地分级系统包括土地点、土地刻面、土地系统;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包括相、限区、地方;我国土地分级系统包括土地组、土地型、土地类或土地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14、土地类型三名法是以植被、土壤、地貌为主来命名的。
描述土地数量结构的指标主要有面积比、频率比、分异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平均面积、形状指数、分割度。
土地类型演替的类别按演替性质可分为时间演替与空间演替,按演替原因可分为自然演替与人为演替,按演替方向可分为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按演替过程可分为节律性演替、非节律性演替。
15、联合国粮农级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包括适宜纳、适宜类、适宜亚类、适宜单元四
命题教师:教研室或系负责人:主管院长:年月日
第1页(共6 页)
个等级。
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上分为指标类、指标组和具体指标三级,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和运用目的,指标类又分为土地经济效果(土地生产率)、土地经济分析和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三类。
16、公式Pa=0.219Q·f(T)·f(W)·f(L)中Pa表示光温水土生产力,Q表示太阳总辐射,f(T)表示温度有效系数,f(W)表示水分有效系数,
f(L)表示土地质量系数。
17、土地生态平衡的实质是土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协调与组合。
土地复垦标准包括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宜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复垦改造为具有新适宜性的土地资源,恢复植被急保护其环境功能。
18、土地的资源特性包括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有伦理观、系统理论、过程理论、价值理论、辩证理论、产权理论。
19、光照资源可通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三个主要指标来衡量。
土壤理化性状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壤石灰质、可溶性盐分、pH值;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因素有土地制度、政策和法律、风俗习惯、文化素质、人口及劳动力。
20、以CS克里斯琴和GA斯图尔特为代表的土地分级系统包括土地点、土地单元、土地系统;我国土地分级系统包括土地组、土地型、土地类或土地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21、土地分类的原则有综合性、主导因素、实用原则。
描述土地数量结构的指标主要有面积比、频率比、分异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平均面积、形状指数、分割度;土地类型演替的类别按演替性质可分为时间演替与空间演替,按演替原因可分为自然演替与人为演替,按演替方向可分为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按演替过程可分为节律性演替与非节律性演替。
22、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级。
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上分为指标类、指标组和具体指标三级,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和运用目的,指标类又分为土地经济效果(土地生产率)、土地经济分析和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三类。
23、公式Pa=0.219Q·f(T)·f(W)·f(L)中Pa表示光温水土生产力,Q表示太阳总辐射,f(T)表示温度有效系数,f(W)表示水分有效系数,f(L)表示土地质量系数。
24、土地生态平衡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有序性和自组性特点。
土地复垦标准包括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宜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复垦
改造为具有新适宜性的土地资源,恢复植被及保护其环境功能。
25、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它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26、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土地)系统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27、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衡量热量的指标主要是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相似的积温在不同地区存在不等效问题。
28、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400mm 等降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29、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土壤肥力(土性)具有两面性。
30、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31、土地类型划分的方法依据土地景观或使用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景观法,参数法和过程法。
中国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分为三级,一级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32、一片森林被火烧以后,由迹地→森林,土地类型演替类别主要包括自然演替、时间演替、正向演替、节律性演替。
33、农业生态区法主要是按比例尺,通过气候图、土壤图、地形图、水文图叠加首先划分出光温土生态区图和光温水土生态区图,然后再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34、土地评价实质上是对农业用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和对城镇用地使用价值大小的鉴定。
3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土地)系统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36、影响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有:土壤剖面、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
衡量热量的指标主要是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相似的积温在不同地区存在不等效问题。
37、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38、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植被,地面失去覆盖,使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39、土地复垦指对生态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40、光照资源可通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三个主要指标来衡量。
土壤理化性状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厚度、土壤养分、土壤石灰质、可溶性盐分、pH值;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因素有土地制度、政策和法律、风俗习惯、文化素质、人口及劳动力。
相似的积温在不同地区存在不等效问题。
41、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人为活动不当,引起土体内和地下水中的水溶性盐类随土壤毛细管上升水流向上运行,在强烈蒸发条件下,在土体内,尤其是在土壤表层累积,因而使原来非盐渍化的土壤发生了盐渍化,或增强了原土壤的盐化程度,从而影响一般植物的正常生长的过程。
42、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包括相、限区、地方;英国的土地分级系统包括土地素、土地刻面、土地系统;土地类型三名法是以植被、土壤、地貌为主来命名的。
43、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以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为手段,实现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
44、土地的资产特性包括商品性、产权性、增值性、不动产性,
影响土地资源经济属性的要素主要有: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区位、投入水平等。
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45、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400mm 等降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引我国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到北方地区。
46、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的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地域分异规律。
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弱酸性至弱碱性。
47、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层次包括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上限值;光温水生产潜力又叫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又叫农业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下限值。
48、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评价实质上是对农业用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和对城镇用地使用价值大小的鉴定。
49、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有多样性原理、可比性原理、综合性原理、系统分析原理、相对性原理、限制性原理。
二、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分类
3、土地资源调查
4、土地经济评价
5、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
6、作物光温水土生产力
7、土地类型
8、持续土地利用评价
9、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0、土地沙漠化
11、土地整理
12、土地生产潜力
13、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
14、作物光合生产力
15、土地生态系统
16、土壤次生盐渍化
17、作物光温生产力
18、农业生态区法
19、土地资源利用
20、土地退化
21、土地复垦
22、土地结构
23、作物光温水生产力
2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
25、土地数量结构
26、土地资源
27、基本农田
28、土地资源的适宜性
29、土地适宜性评价比配
30、土地生态设计
31、土地类型的演替
32、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
33、土地经济分级
三、辨析题
1、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2、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
3、土地与土地资源。
4、土地资源学与土地科学及二级学科的关系
5、土地潜力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6、土地与国土
四、简答题
1、土地经济评价的特点
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农业生态区法方法步骤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阶段。
4、土地类型调查的意义。
5、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6、土地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7、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8、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
9、简述美国的土地资源潜力评价系统。
10、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的对策。
12、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涵义。
13、土地数量结构主要数量指标。
14、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15、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16、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步骤。
1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意义
18、土地评价的特点
19、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容
20、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外业调绘目的
2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容
23、简述土地的含义
24、土地污染防治措施
25、简述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
26、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27、农用地整理的任务和内容。
28、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
五、问答题
1、热量是如何影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
2、论述水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
3、论述土壤对我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
5、论述地形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6、论述降水对我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7、美国的土地资源潜力评价系统是如何划分的?
8、论述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及农用地整理的任务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