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音乐课法制渗透《茉莉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茉莉花》
主讲:雷文锦
教学目标:
1、欣赏江苏、河北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它们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2、能够以柔美的声音表达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并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

3、通过欣赏、思考、体验,认识到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已经走上世界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该保护办法尚未颁布。

所以,可以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仍处于缺失状态。

教学重难点: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不同地区《茉莉花》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年级:2011级幼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于一体,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欣赏教学
法。

2、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回荡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茉莉花》有初步的感受,并思考问题:片中展现给我们的是哪里的场景?出现了什么乐曲?从而引出课题。

二、对比赏析,感受体验
1、听赏与识别
欣赏、比较两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播放音乐)
通过欣赏音乐来揭示歌曲的细腻情感,并要求学生在听赏音乐时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特点:柔美、流畅、感情细腻。

(2)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播放音乐)
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明快、刚直。

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曲除了有歌曲的味道外,还有戏曲的腔调。

(3)总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两首民歌的相同点和不用点?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
教师点评:《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

歌曲通过
赞美茉莉花,生动含蓄地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曲调相同的、相近的、也有不用的。

语音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民歌色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民歌的旋律总是和不同的语音、语调相一致的。

江苏民歌《茉莉花》脍炙人口,曲调委婉、细腻,体现江南柔美的风格:河北民歌《茉莉花》明直、刚快,体现了北方爽朗的风格。

对以上两个地区的《茉莉花》采用比较法从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来引导总结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并且每次聆听前都有一个精心的设问,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积极思考。

在比较中感受歌曲旋律,感知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2、看赏与感受
(1)《茉莉花》是以出版物的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2)《茉莉花》是著名歌剧《图兰朵》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

(3)观看世界各地不用肤色的人们演唱《茉莉花》的短片,和学生一起分享《茉莉花》的魅力。

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为学生唱歌做铺垫。

3、学习与体验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用钢琴弹奏《茉莉花》,同学们再次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唱歌曲的旋律。

(3)填唱歌词,并引导学生通过渐强减弱等处理开表现歌曲情感,
使歌曲的演唱更完美。

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在唱歌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更好的理解《茉莉花》,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

4、参与与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学生讨论:选择何种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

依据学生现有的演唱知识的积累在老师的指导写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独唱、合唱、器乐演奏等。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扩展升华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两个器乐演奏的《茉莉花》的场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茉莉花》
1、展示在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时西洋管弦乐演奏的《茉莉花》的场景
2、展示《茉莉花》在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通过看赏短片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不同场合的音乐内涵:在奥运会会徽揭晓时它是庄严的,在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是神圣的等。

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4年前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都会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引导学生谈内心感受。

3、请同学们再次用心、用最美的歌声唱起这段优美的旋律来结束本课。

四、法制渗透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某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集体使用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等作品。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集体性、区域性和延续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很难明确最初的创作者,而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由全体成员代代相传、互相传诵。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民族众多,留下了很多优美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我们宝贵的民族遗产和精神财富。

《茉莉花》作为江苏民歌,经由世代传承流传下来,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该保护办法尚未颁布。

所以,可以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仍处于缺失状态。

家喻户晓的《茉莉花》作为一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民歌,近些年来,为版权或者归属地问题饱受争议,2003年,扬州市人大又通过决议,率先确定《茉莉花》为扬州市歌,这使得“《茉莉花》之争”已超出了著作权法调整的范围。

就目前对《茉莉花》的争议,可以从著作权法、宪法和法理中寻找解决办法。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不同形式、不同题材、体裁的《茉莉花》,通过欣赏总结了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了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朴实无华的美,感受到了带有民族风味的曲子的美。

一首简单的小调,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

有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茉莉花》就如同一位文化使者,传播着中国音乐文化;同时,
它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融合和发展。

相信明天直至永恒,“茉莉花”依旧芬芳,清香四溢!
教学后记:这节课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和发现民歌的特点,激发对民族音乐审美的兴趣,感受不同艺术作品的魅力。

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有一定的差异,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作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在教材内容之外,我又挑选了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的素材:如雅典奥运会段、申办奥运片段、奥运会颁奖仪式片段等。

通过对教材的灵活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同时,通过感受、体验、演唱、欣赏,创设轻松、民主的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并以多种教学及表演形式来体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3年4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