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开滦二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滦二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单项选择题全部用铅笔按题号填涂在机读卡上。
双选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
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管旧儒家还是新儒家,虽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与变异,但在本质上,都未能区分开知识与道德,甚至坚决反对这种区分。
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核心纲领:知行合一。
即统一知识与道德。
中国哲学始终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知识、理性、理论总要紧紧围绕现实来做文章,并形成了中国实用理性传统。
由于这种传统,直到今天人们仍未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包括中国当代第一流的思想家们,都希望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来批判康德。
他们都认为康德割裂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德宇宙论的哲学核心。
而从根本上暴露的是,这些新旧儒者不能容忍区分知识与道德,即不能让道德脱离经验世界,变成先验的存在。
那么,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在经验世界中的具体的“行”是怎样的呢?表面上孔子与康德一样,都提出“道德高于知识”,但是“孔子虽毕生抬举道德,高扬人的伦理主体性,但由于他只是在经验世界中进行这种活动,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崇高,不够‘道德’的”。
把道德与实用挂靠起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因此,与儒家伦理理想总建立在某种“模范”或“典型”上完全相反,康德认为,由榜样而求道德,恰是加于道德的致命伤。
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事实上总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
道德的世俗标准,也会扼杀道德的真实源泉,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
知行不仅不能统一,合乎道德,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得越隐蔽,危害也越大。
于是,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
所以俗谚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
所以章太炎先生说:“农人于道德为最高”,“知识愈进,……则离道德也愈远。
”毛泽东先生甚至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看到了知识与道德的分裂与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反思与觉悟,新道德主义者就必须在区分知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提倡“道德高于知识”,由此看来,不建立起超验的道德本体,不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不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而想重建中国道德文化,恐怕仍然只会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非理性的利用和盲目开垦,最终仍不会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选自《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思想手记》,有删减) 1.下列对于道德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道德主义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前者能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而后者的核心纲领是知行合一。
B.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的观点。
C.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思想对新道德主义者产生了启蒙作用,促使他们区分知识与道德。
D.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与经验世界相脱离,不让道德变成先验的存在,而新道德主义则与之相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今天人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是因为中国的实用理性传统。
B.孔子虽然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但由于他所讲的“道德”脱离不了经验世界,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道德的。
C.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可见道德大旗是擎在劳动人民手中的。
D.如不能区分知识与道德,而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那就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就能最终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B.道德与实用是不能联系起来的,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C.“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仗义”与“负心”的两相对照,说明知行不能统一,知识与道德是分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D.道德高于知识的成立,是建立在区分知识与道德两大领域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道德是道德,知识是知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每小题3分)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
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
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
躬捕寇盗,所击辄平。
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
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
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
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
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
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
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
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
”其见任如此。
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
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
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
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大亮言于太宗
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
”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
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
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
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
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谕.以祸福谕:告晓。
B.深乖.昔旨乖:违背。
C.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鞠:抚育。
D.服.之如父者服:思念。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项是()(3分)
①以惠政闻②大亮密表曰
③必通宵假寐④我便通夜安卧
⑤而居处卑陋⑥哭之甚恸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
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
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
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李大亮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后来在路上遇见并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次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
(6分)(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
8.请简析首联第一句中“冷”字的好处。
(5分)
9.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
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
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
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
”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
我把钱存进去。
这是我的存折。
”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
”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
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
“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
”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
”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
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
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
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
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
”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
“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
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
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
”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
“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
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
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
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
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
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下列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情节不很复杂,但在构思上,以矛盾误会为主要内容,以对话、辩论为主要表述方式,这样也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吸引力。
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默默关爱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
C.银行职员默默地了解了真相,暗中对男孩进行保护,并将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这都表现了他的严谨细心还有善良。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巧妙地通过“我”的同情逐步展现了男孩遇到的困境,通过“我”的误会,逐步展现了银行职员帮人解困的责任感。
E.当“我”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他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我”,这一细节意
在表明他对“我”很生气。
(2)银行职员与我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
(6分)
(3)小说开头通过对银行职员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那么,小说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细心谨慎?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分)
(4)从银行职员的角度看,“我”的确不该插一杠,但从小说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我”还真该插一杠。
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痴气”钱钟书
杨绛
要认识一部书,还是得认识书的作者本人,最好从小时候起。
钟书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
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
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
钟书四岁起识字,并已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家中收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以及书摊上租来的《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类小说,看完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
后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和我讲哪条好汉使哪种兵器,重多少斤,历历如数家珍。
钟书十一岁,伯父去世。
伯母抽大烟,家败得很快。
钟书读书时练习簿也买不起,他就用伯父生前亲手用毛边纸、纸捻子为他钉成的本子,老师看了直皱眉。
同学都有许多笔尖,他只有一个,断了就没法写了,他急中生智,把毛竹筷削尖了头蘸着墨水写,当然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简直不愿意收他的练习簿。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
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生年月日。
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
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衣服套在脖子上只顾前后掉转,结果还是颠倒。
钟书十四岁考上苏州桃坞中学。
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
没有了严父管束,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
父亲回家命他做一篇文章,他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
这顿打激起了他
发奋读书的正气。
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
那时商务印书馆出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
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二十岁那年考上清华大学。
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
戏曲剧本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
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
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
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
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字中,困上来,便睡着了。
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
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
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
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
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
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钟书写完了《围城》,“痴气”仍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
《围城》重印后,我问他想不想再写小说。
他说:“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
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为了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
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
我宁恨毋悔。
”这几句话也许可作《围城》《重印前记》的笺注吧。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钱钟书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由此得名。
他的确极爱看书,且不择精粗,像戏曲那样极俗的书,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
B.钱钟书伯父去世后,生活十分拮据。
可他仍能乐观对待这一切,买不起练习簿,就把毛边纸、纸捻子订成本子来写;钢笔尖撅断了头,就把毛竹筷削尖了当笔尖来用。
C.父亲的一顿痛打激起钱钟书奋发读书的正气,他从此用功读书,作文也有了很大进步。
他代父为钱穆的一本书所写的序文,十分成功。
D.“痴人有痴福”。
钱钟书的“福”在于只要有书可读便别无营求,而供他阅读的书都很有价值,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
E.在这篇文章中,钱钟书夫人杨绛以时间为序,对钱钟书的生平进行了回忆。
叙述中满怀深情,勾勒出一个充满“痴气”的钱钟书形象。
(2)钱钟书的“痴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6分)
(3)《围城》重印后,钱钟书还想不想写小说?为什么没再写?请简要分析。
(6分)
(4)钱钟书“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这样的读书方式你赞成吗?请至少从三方面简述你的观点。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这类节目被陆续推出,热情而又认真地引领广大观众,特别是暑假里的中小学生,一起识文断字,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
....的事情。
B.专家们反复论证,从长计议
....,着眼于城市下个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定了这座大桥的通航标准。
C. 少数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
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
....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D.从那以后,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室
....,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的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旋律。
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B.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4周年华诞,《华商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C.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滋养和文化气息,会让城市显得更安详。
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
D.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
,;。
①甚至不考虑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②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
③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④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
⑤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⑥但是神要求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A.①③④②⑥⑤B.④③①②⑥⑤C.①③④⑤②⑥ D.④③①⑤②⑥
16. 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 个字。
(5分)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
他发现①。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②。
笨拙的人③,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④,基础打得松松垮垮。
所以,⑤,其实却是最快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答:①②③④⑤
17. 仿照例句,结合所给篇目内容,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6分)
《梦游天姥吟留别》:感慨权贵的鄙俗,李白的梦想是寻仙访道,因此他期待游历山川;
《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上午,父亲约我到林中散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
我问:“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
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11月期中考试答案
1.B “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错。
2.C “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是为了证明“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知识与道德分裂”甚至“背道而驰”。
3.A “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原文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
4. D 服:服丧。
5.B 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6. C 文中没有明确信息说皇太子十分器重李大亮,再有李大亮身兼三职,其职位应为朝廷任命。
7.(1)恰逢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劝勉人们开垦土地,年成于是获得大丰收。
(“属”“寇”“岁”“稔”,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