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

(《论语》)
⑤______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论语》)
(2)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①______(A.伏B.停)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②______(A窜B飞)向云宵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畦.______ 轻jié______ 脊.梁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______修辞手法。

(4)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①②处横线上。

(只填字母)
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2)在这本文集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纯朴善良,但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______;令人尊敬的私塾先生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4.《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词
①骤______②差______③舍______④顾___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______ 、______ ,变化原因是:______
(5)《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7.0分)
5.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
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
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1)请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3)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理解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郑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的含义。

(5)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解。

6.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
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
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
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
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①______;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③______。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①______;
②______。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5.0分)
7.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
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闻道龙标过五溪;山岛竦峙;海日生残夜;其不善者而改之;潮平两岸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1)①闻道龙标过五溪
②山岛竦峙(注意“竦峙”的书写)
③海日生残夜
④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潮平两岸阔
⑥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2.【答案】A;A;qí;捷;jǐ;宵;霄;拟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如果确定自己会读或会写,直接作答即可。

如果不确定,就要借助工具书,切不可随意根据感觉作答。

第一个字读作qí,第二个字写作捷,第三个字读作jǐ。

(2)本题考查学生查找错字并改正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逐字逐句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即可作答。

“云宵”应写作“云
霄”。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掌握。

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油蛉、蟋蟀的叫声说成是唱歌,弹琴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感情,形象生动,亲切。

据此可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分析语境,分析待选词语的异同。

①伏:“趴着;卧倒”停:止住,中
止不动。

根据语境,选A.②窜:胡乱跑;飞: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根据语境,选A正确,据此可作答。

答案:
(1)qí捷jǐ
(2)云宵云霄
(3)拟人
(4)①A ②A
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第二小题考查学生查找错字并改正的能力。

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掌握。

第四小题考查学生根据
语境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3.【答案】《五猖会》;《鉴略》;长妈妈;寿镜吾
【解析】
(1)本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掌握的考查,准确判断文章出处和作者.该段出自鲁迅作品《五猖会》,描述的是“我兴高采烈的准备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我背诵《鉴略》”这一情景.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
(2)本题考查《朝花夕拾》里出现的重点人物识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
散文集,选择《朝花夕拾》是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
与<山海经>》等等.
答案为:
(1)《五猖会》《鉴略》
(2)长妈妈寿镜吾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这种题要注意做到在熟悉的基础上准确无误.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鲁迅作品《五猖会》经典情节的掌握情况与分析能力,注意结合阅读积累作答
本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掌握的考查.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等.
4.【答案】急;大体;舍弃;回头看;怒;惭;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不如孩子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一会雪下大了.骤,急.
②句意为: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差不多.
③句意为:舍弃我独自离开了.舍,舍弃.
④句意为:不回头看.顾,回头看.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未若,不如.因,凭借.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期,相约,去,离开.句意为,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文雅、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同时也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可知,当友人知道太丘已经独自离开后,心里很愤怒,所以才会说出无礼的言语,当听到元方对他的批评后,心里觉得惭愧,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子知礼守信,所以才会下车来拉元方.(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感悟.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作答本题时.围绕
诚实守礼表述即可.
答案:
(1)①急;②大体;③舍弃;④回头看
(2)①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②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4)怒、惭,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不如孩子.
(5)围绕信、礼的重要来说即可.
译文:
(一)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
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
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
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词义积累: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5.【答案】(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我,表现了她对我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首段内容可知,我当时正遭遇人生最大的打击--双腿瘫痪,母亲对我的心情十分的理解.“悄悄地躲起来”是想让我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偷偷地听”则是担心我会想不开而做出“傻事”,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3)本题考查写作顺序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结合前后文内容来看,划线的句子属于插叙,补充说明母亲当时的病已十分的严重,但她仍一切为我着想,忍受着病痛不说出来,这样更能突出母亲的伟大.
(4)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结尾再次提到菊花,意在表现我的坚强如傲霜的菊花,菊花的色彩艳丽,可理解为我丰硕的成果,表现了我理解了母亲最后说出的话的含义,坚强面对人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答案:
(1)描写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2)“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3)插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4)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终于懂得了母亲“好好地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解析】
本文通过“我”瘫痪后母亲所做的一系列小事,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关爱与期望,在母亲伟大精神感召下,我和妹妹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好好地活下去.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写我瘫痪后脾气的暴躁,母亲默默地忍受着病痛以及我的怒气;第二部分(②~⑥),写一天我终于答应和母亲一起外出看花,可是过于欢喜的母亲那天却因病离开了人世;第三部分(⑦),写秋天到来,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想起母亲临终时的交代.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分析:
所谓顺序是记叙事件时安排材料的先后次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只有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记叙文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类型.
答题方法:(1)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
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作用:补充交代了…内容,丰富了…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
6.【答案】B;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
思考,不能仅停留于句子的表面义,努力结合主旨挖掘深层含义.第③段画
线句子是对夏夜景物的描写,结合后一句话可以看出,那晚父亲吟诵的诗给
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非表现“我”对童年学诗歌记忆模糊.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第一段可以了解到,我小时候得了一场生病,影响到智
力的发育,直到一岁半还不会说话,但这一次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
得了父亲读出的诗句意思,他自然是欣喜若狂.
(3)本题考查文章重要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
洁通顺.本题缺少的事件可按所给的第二件事概括为: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
感情.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文中父亲吟诵的诗句内容
来看,他是一个爱家爱国的知识分子;从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来看,他爱孩子,懂得合理正确教育方法.
(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从前文内容来看,“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指的是爸爸教我的诗,这些诗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终生难忘.此句话在文章
的结尾处,还可以想到是为了点明主旨,抒发对爸爸的感谢与赞美.
答案:
(1)B
(2)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3)①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③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4)①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②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
教育的慈父.
(5)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
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这篇文章记叙了父亲教“我”读诗的故事,表现了父亲给“我”的巨大影响,同
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感激和思念.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①-③),回忆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第二部分(③-④)叙述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第三部分(⑤-⑧)叙述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并在很多年后还记忆犹新.
理解句子含义可以入手的角度有:(1)句子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
方法来把握语境意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2)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写文章时,为了突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
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7.【答案】【范文】
我们是一家人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我准备出去玩,刚走到教室门口,王运涛同学在门后面一推,只听见“砰”的一声,我还没反应过来,只感觉左手的中指被压得失去了知觉.“啊!”惊住了几秒钟,我才发出痛苦地叫声,一股钻心的疼痛向我袭来.站在我身旁的朱光耀连忙关切地问:“怎么了,没吧?”“我…”我移开把中指掩着的右手,“呀!”原来中指上的一大块皮被门蹭掉了,肉露了出来,样子挺可怕的.这时,张亚男赶了过来关心地问:“没事吧?要不要告诉老师?”“嗯!”我点点头.张亚男急忙奔向朱老师办公室,不一会儿,她回来了说:“朱老师开会去了,一会就回来,去位子上歇歇吧!”这时,好多同学都把王运涛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然后又围住我,关心地询问我疼不疼,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这段时间要注意饮食,不能吃鱼虾、鸡蛋等东西.我虽然因为疼痛一声不吭,但听着大家关心地话语,心里涌起阵阵暖意.
好不容易熬到朱老师回来了,同学们都拥上去,报告事情的经过.朱老师立刻骑车带我去了“社区医院”.医生先用酒精帮我消了毒,上了点药,最后用沙布包扎好.朱老师问我:“现在痛不痛了?”“不是太痛了.”我回答.“哦!那就好!”朱老师松了一口气,又载着我回到了学校.
回到教室,大家又关心地问这问那.张亚男回过头:“怎么样了?我真想让你的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