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穿刺技巧与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静脉穿刺技巧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静脉穿刺技巧和护理体会。

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儿科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治疗,对儿科静脉穿刺技巧进行观察,并对其实施细节护理,探讨其临床护理体会。

结果在本组120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均静脉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33%(118/120),无血肿,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问题。

结论在儿科静脉穿刺中实施细节护理,确保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儿科;静脉穿刺;技巧;细节护理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操作,并在疾病治疗和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小儿血管纤细,皮下脂肪丰满,在患儿出现疾病时皮肤表浅静脉凹陷,弹性降低,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回血或是回血不明显的现象,导致穿刺不成功,进而对医护质量及患儿康复产生直接的影响[1]。

因此本组就针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静脉穿刺输液患儿给予细节护理,总结静脉穿刺技巧,并探讨细节护理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针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儿科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治疗,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个月-7岁。

1.2方法:①健康宣教:在静脉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使患儿更容易接受治疗方案,同时减轻患儿与家属的紧张心理,减少医疗纠纷或护患纠纷问题发生,主动配合护士完成输液工作,达到治疗效果[2]。

②体位护理:在静脉穿刺中如患儿体位不当,则会对穿刺成功率造成影响。

在穿刺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对操作技巧熟练,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

在头皮静脉穿刺中应选择仰卧头偏侧体位或仰卧位,家长两肘对患儿两臂夹紧,双手限制患儿的头部活动。

在四肢静脉穿刺时应固定好患儿四肢,确保患儿配合操作。

③血管选取:对于部分年龄较小的患儿通常选取头皮静脉,常用耳后静脉、前额正中静脉、枕静脉、眶上静脉等[3]。

头皮静脉无静脉瓣,呈网状分布,顺行或逆行进针,可根据穿刺位置对进针方向进行调整。

对于年龄较大患儿则长采用足背、手背和内踝静脉等四肢远端浅表静脉。

对于不明显血管可以采用指压手推法,可采用止血带结扎血管近心端,用大拇指反复在静脉远心端压迫,并向近心端推行,使静脉充盈。

或采用拍打振动法,在患儿手足背浅静脉丰富部位,用手掌由轻到重的拍打3-5次,通过振
动暴露出血管。

如对于手脚冰冷患儿可以采用热敷法,患儿血管收缩,通过热水来浸泡手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血液循环改善,扩张血管,使静脉充盈暴露。

④穿刺手法:在患儿穿刺中,进针角度少打,速度较快,在刺入皮下后应缓慢平行向前刺入,在见回血后稍进针,打开调节器,如血液回流较快,针尖处无皮丘,则证明穿刺成功,即可固定。

若无回血,但有突破感,针头前行无阻力,可用右手对针头反复挤压,若见回血即可固定。

在小儿头颅穿刺中沿矢状缝、冠状缝和额缝进行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体会血管走向,粗细和深浅,进行穿刺。

当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应由浅到深缓慢进针,见回血即可固定。

如患儿哭闹,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产生短暂的充盈,此时应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对于血管不暴露,皮肤黑的患儿应采用直刺法进针[4]。

⑤固定方法:在穿刺成功后应采用敷贴固定,第一条胶布对针柄进行固定,第二条胶布应绕针尾采用倒“义”字形固定,第三条胶布顺着头皮针软管自然弯曲,护住针眼;第四条胶布对针头后面硅胶管进行固定。

在固定万传给你后记录时间与签名,确保液体顺利滴完。

2.
结果
在本组120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均静脉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33%(118/120),无血肿,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问题。

3.
讨论
在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应注意的是,如患儿静脉表浅不宜深刺,如在穿刺一到两次后均未穿刺成功,则应将针头退出另行穿刺,不可在皮下多次用针寻找血管,加重疼痛,从而引起家属不满。

在输液结束拔针时,应采用消毒棉球压迫针眼5min,直到不出血。

叮嘱家属
不要对针眼处按摩,避免因局部渗血引起皮下淤血,对下次穿刺造成影响[5]。

如在穿刺过程
中感觉针尖刺破血管,可用手指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止血,进行补救。

消毒手指,将针头缓慢向外撤出,如有回血则停止,用手指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在四肢血管穿刺时,此时应松开止血带,在按压片刻后向前平进,避免发生渗漏。

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疗效快,刺激性小,痛苦小,给要迅速等诸多优势,临床护理人员应对穿刺技巧熟练掌握,并树立一定的安全护理意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情绪控制能力与身体素质,在穿刺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情绪轻松、稳定,通过精细的护理动作,提高穿刺成功率。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容易发生哭闹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还要掌握和患儿的沟通技巧,用温柔,轻柔的动作来进行穿刺,并与患儿热情,体贴的交
流,耐心回答家属问题,取得患儿及家属信任,从而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我院120例患儿在进行静脉穿刺过程中,同时给予细节护理,通过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减轻护理工作量,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树立整体护理理念,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董晓红,秦凤华,王雅丽.儿科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236-237.
[2]邢立玲,郝桂兰.采用格林模式培训儿科低年资护士对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2):76-78.
[3]吴李敏.六西格玛在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
坛,2014,31(11):45-47.
[4]邱道禄,邓敏.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8):115-116.
[5]陈健,廖意芬,王晓云.PDCA循环理论在提高儿科轮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02):7-9.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