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图文转换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图为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识,认真揣摩作品创意,完成下面题目。
(1)图标内有地球,寓示进口博览会的特点是________。
(5字以内)
(2)图标中进口博览会英文简称“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敞开的大门,寓示此门是________之门。
(8字以内)
【答案】(1)广泛性(多样性或包容性)
(2)国际经贸合作
【解析】【分析】⑴本题提供的是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识,图标内有地球。
要求理解寓示进口博览会的特点。
考生首先要仔细观察徽标,分析徽标内容,然后概括特点。
从图形来看,徽标的主体是地球,意味着进口博览会的范围遍及地球,能表现博览会的广泛性。
⑵本题提供的是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识,图标内有地球。
要求理解,图标中进口博览会英文简称“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敞开的大门,寓示此门是什么之门。
这个寓意应结合徽标的主题来理解分析。
这个徽标代表的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交流会,因此,可以概括为,国际经贸合作。
故答案为:⑴广泛性(多样性或包容性);⑵国际经贸合作
【点评】⑴考查对图标的理解。
根据图标和题干内容,由“地球”和“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信息,可以得出特点是广泛性,类似的表述也可以。
⑵考查对图标的理解。
题干提问“门”的寓意,结合博览会的内容和主题,可以推知是有关国际间合作的门。
2.分析下面表格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年龄美国中国
9-24个月自己扔尿布认字
2-3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背唐诗
3-6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做作业,艺术培训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理由?
【答案】(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更专注于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基本上不需要做家务
(3)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学会生存的基础,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解析】【分析】本题为表格类的图文转换,审题时一定要注意表格题目,看清表格中的各个要素,如比较对象;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比较角度: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行为。
通过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把图表内容转化为文字即可。
故答案为:
(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更专注于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基本上不需要做家务
(3)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学会生存的基础,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点评】本题要仔细观察图表,题1、题2两题需要将表格中的内容横向比较,纵向概括,从中、美两国家长教育孩子的不同点的角度作答。
题3应从不同的教育方式所起的作用这一角度表述理由。
3.下面是一幅关于“人类发展预估”的图示,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示例:现在,人类发展正处在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
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以指数级速度,才能正确预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题干要求,明确图表的内容。
其次,分析曲线的特点,抓住曲线所体现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着重抓曲线变化的关键节点前后的数据变化。
最后按照题干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分析这条曲线应抓住关键时间节点“现在”,“现在”是人类发展的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根据图中的文字可知,人类随着时间的发展,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以指数级速度预测明天,
才能做出正确预测。
故答案为:示例:现在,人类发展正处在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
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以指数级速度,才能正确预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点评】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4.(题文)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用户登录”的基本环节,不超过70个字。
【答案】用户登录在选择用户级别后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则分别进入各自界面。
若验证未通过则重新进行用户登录。
【解析】【分析】根据大箭头的方向,看清过程主要有几大步,然后分别又有几个环节,表述时要信息完整,语言通顺。
本题主要过程有三步,先登录验证,再进入界面,若未通过则重新登录。
故答案为:用户登录在选择用户级别后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则分别进入各自界面。
若验证未通过则重新进行用户登录。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简明的能力。
属于表文转换题。
根据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
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流程的走向。
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
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5.下面是2015—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及增速统计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总体规模及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
【答案】从总体规模看2015—2020年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
从增速看,同比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考生从“总体规模”和“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从柱形图的代表的数据来看,总体规模呈现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趋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
根据柱形图上面表示同比增长率的曲线图可以分析出同比增长率较高,到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
故答案为:从总体规模看2015—2020年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
从增速看,同比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6.下图是某学科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图,请把其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首先选择主题,再制定计划,然后进行网上搜索,看是否达到目标。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教师进行指导,学生重新进行网上搜索,达到目标后进行交流共享;如果达到目标,就直接进行交流共享。
【解析】【分析】本题提供的材料是流程图,首先要整体把握全图,然后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述,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不要遗漏相关信息。
解答此题,考生要关注两个细节,一是“网上搜索”之后,分出“达到目标”和“未达到目标”两种情况;二是“未达到目标”经“教师指导”后再返回“网上搜索”的环节。
故答案为:首先选择主题,再制定计划,然后进行网上搜索,看是否达到目标。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教师进行指导,学生重新进行网上搜索,达到目标后进行交流共享;如果达到目标,就直接进行交流共享。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
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7.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交流体验到的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用日记记录旅游的感受心得。
【解析】【分析】本题是某校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该框架图包括考察和游览两部分,本次暑假社会实践主要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和科技馆,考察气象公园和湿地公园要写出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要交流体验写出地震感受;本次社会暑期社会活动主要游览美丽的乡村和名人故居,游览乡村和名人故居要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游览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
可以转述为: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交流体验到的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用日记记录旅游的感受心得。
故答案为: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交流体验到的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用日记记录旅游的感受心得。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8.下面是网络购书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进人购书网站之后,需要注册网站会员,填写注册信息,然后以会员的身份登陆网站进入购书网站进行图书搜索,可以选择高级搜索或直接搜索的任何一种搜索方式,查看图书信息,购买图书。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流程图,注意做事的流程,不要遗漏环节,先后顺序不要颠倒。
此题重点注意“注册”“登录”“搜索”的先后顺序,以及“搜索”的种类。
故答案为:进人购书网站之后,需要注册网站会员,填写注册信息,然后以会员的身份登陆网站进入购书网站进行图书搜索,可以选择高级搜索或直接搜索的任何一种搜索方式,查看图书信息,购买图书。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9.用简略的文字表述下列图表中的过程,不超过80字。
【答案】桑蚕立体养殖过程:农民在池塘边种桑树,用桑叶养蚕,再把蚕的分泌物蚕沙投如泥塘,最后给桑树提供养料。
【解析】【分析】本题中心主题是:桑蚕立体养殖。
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箭头的指向方向,最后要注意要求:用简略的文字表述下列图表中的过程,不超过80字。
字数的限定是最关键的,考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本题特别要注意在桑蚕养殖步骤的衔接中语言表达的连贯。
故答案为:桑蚕立体养殖过程:农民在池塘边种桑树,用桑叶养蚕,再把蚕的分泌物蚕沙投如泥塘,最后给桑树提供养料。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10.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的信心
(1)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分析出现这种问题可能存在的原因。
【答案】(1)大部分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信心不足。
(2)短时间内要练好字,难度大;现有练字的方法收效不大;高考前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练字。
【解析】【分析】本题图表的标题是“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的信心”,图标显示40.9%的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没有信心或信心不大,24.40%的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有些信心,17.50%的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很有信心,17.20%的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不清楚。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信心不足。
然后根据概括出的问题分析出现这种问题,比如高考前三个月学习任务重,没时间练字;三个月时间太短,想练好字难度太大;还有练字方法,练好字是日积月累,长时间的事情等等方面陈述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信心不足可能存在的原因,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故答案为:⑴大部分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信心不足。
⑵短时间内要练好字,难度大;现有练字的方法收效不大;高考前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练字。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
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
由图可知,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没有信心或信心不大的占据四成,不清楚的接近两成,而很有信心的不到两成。
说明了大部分的高三学生对高考前三个月练好字信心不足。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推断的能力。
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
首先是客观的
原因,练好字并非一日之功,短期内想要突飞猛进,难度的确很大;然后就是有可能练字的方法不是很好,收效甚微。
另外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炼字。
11.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
每条不超过25个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
【解析】【分析】由图表可知,人平躺时腰椎受力为25,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为220,人在站立时腰椎受力为100,人在站立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50,坐着时腰椎受力为140,坐着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85。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
故答案为: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
【点评】该试题属于图文转换的题型。
做图文转换题的步骤分三步:一要看清题干,弄清图表针对的对象,以及题干的要求;二要依据题干的调查对象和题干要求认真观察图表寻找有效信息;三要根据试题要求把寻找的有效信息理清思路,形成答案。
12.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定一个标题(5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答案】标题:《错位》《咄咄怪事》《如此教育》……
寓意:讽刺违背规律的只重智育而忽视做人的功利主义教育现象。
【解析】【分析】此题重点抓住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身体和头部的分离,然后是漫画下面的几个阶段和所学的课本内容的错误,如“幼儿阶段”学习的是小学的东西,而到大学阶段有重新的学习做人,由此分析寓意和拟题即可。
故答案为:标题:《错位》《咄咄怪事》《如此教育》……
寓意:讽刺违背规律的只重智育而忽视做人的功利主义教育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