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一、急救药品的管理目的
急救药品物品是指用于应急救治的常用药品和器械设备。

由于急救药品物品是用于抢救生命的重要物资,因此其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急救药品的存储、使用和更新,保证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对急救药品物品的有效管理,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急救药品物品的分类
1. 急救药品:包括常用的抗生素、止痛药、抗感染药、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2. 急救器械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氧气瓶、呼吸机、急救箱、担架等。

三、急救药品物品的储存
1. 储藏:急救药品物品应当单独储存,远离日光、潮湿,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气候条件不宜潮湿、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2. 分区储存:根据药品的分类和特点,将急救药品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存放。

对于急救器械设备,要确保其清洁无尘。

3. 贮存期限: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的有效期,并按照规定进行更新。

在过期的药品一定要及时检查处理。

四、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
1. 使用规范: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进行,不能随意使用或滥用。

并在使用过程中对用药情况进行记录。

2. 急救器械设备的使用:急救器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由有资质的急救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

3. 急救知识的普及:对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在急救场合的应变能力。

五、急救药品物品的更新
1. 定期检查:医疗机构要定期对急救药品物品进行检查,确保其在有效期内,并对过期物品及时处理。

2. 更新管理:对于使用次数过多或者货架期已过的药品器械,要及时进行更新管理,避免使用过期的药品物品,造成医疗事故。

六、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责任
1.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急救药品物品管理部门,负责对急救药品物品进行统一管理,并定期对急救药品物品进行检查和整顿。

2. 急救人员:急救人员要熟知急救药品物品的存放位置和使用规程,并要按规定使用急救
药品物品。

七、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的监督检查
1. 监督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机构可对医疗机构的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罚。

2. 自检自查:医疗机构要定期进行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向主管部门进行
报告。

八、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的特殊情况处理
1. 特殊时期管理:在特殊时期,医疗机构要加强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药品物品
的储存和使用安全。

2. 应急情况处理: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灾难时,医疗机构要做好急救药品物品的储备和管理,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
加强对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才能保证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要加强对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的学习和落实,确保急救药品
物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