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5.1 无端崖之辞2-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端崖之辞》选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识,读懂《浑沌凿窍》和《惠子相梁》两则寓言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以前对庄子文章和思想的了解,通过感知、思考、探究、讨论等方法进一步探知庄子的思想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欣赏庄子如何借助“无端崖之辞”来寄寓其关于人生的哲思;②启示学生客观看待道家“出世”思想,积极地观照现实生活,获取正能量。
【教学重难点】
挖掘寓言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感知庄子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展示法、问题导思法、情境演绎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工具】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最近我们借助《先秦诸子选读》徜徉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的文化长河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和提升。
读孔子,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如何修德养性,执着于人生的信念;读孟子,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志士,如何心系苍生,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孔孟之道诞生于春秋战国那个礼崩乐坏、杀伐征战的乱世,却有着积极入世的情怀;那么在同样的乱世,有没有另一种哲学,让我们知道如何获得心灵的平静、人格的升华和灵魂的自由呢?有!它就是庄子的哲学。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是入世的、积极的,而道家思想是出世的、消极的;老师只赞同一半,道家思想的确是出世的,但不一定是消极的。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庄子,感受道家思想的超然和精深。
(请学生结合PPT2说说自己对于庄子的感知。
)
二.展示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略加阐释。
1.懂无稽之言实为寓言——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2.明出世之心实为真心——了解庄子超然出世的思想和境界;
3.知自由之人实为至人——了解摆脱世俗追求的快乐与自由。
三.赏读文本
1.赏读准备:结合导学案及课下注释扫除字音、词义等阅读障碍。
2.赏读过程:
①一读其意教师范读与学生朗读相结合,准确流利地朗读文本,弄懂两则寓言的故事大意。
②二读其趣指导学生尝试进入角色,演绎朗读《浑沌凿窍》和《惠子相梁》。
可以用夸张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也可以进行分角色演绎。
③三读其理在前两次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四.合作探究
设置问题,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探究,挖掘两则寓言所蕴含的哲理。
1.儵和忽这好哥俩到底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
探讨世俗眼光里有用的东西是不是绝对有价值。
2.惠子和庄子这好哥俩到底是为什么闹尴尬?
探讨世俗眼光里的伟业丰功是不是绝对有意义。
本环节尽可能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探究空间和表达自由,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联系旧知,广泛延伸,合理想象,也可作个性解读和创新解读。
五.品鉴挖掘
在理解文本内容、探究庄子思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概括,品鉴挖掘出庄子其人其文的文化思想价值。
1.庄子其言如何?
2.庄子其心思何?
3.庄子其人求何?
教师加以引导示范,如“其言”为“无端崖”,要求学生仿照短语格式进行提炼概括。
六.延伸升华
人生际遇,变化莫测。
或许悲欢离合,或许沉浮得失。
也有浮华盛宴,也有寂寥荒野。
庄子,在什么时候走进你的心灵?
启迪学生思考庄子思想的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改变对庄子的片面看法,从中汲取正能量,正确面对人生路途的得失荣辱。
本环节重在进行思想的浸润和人生观的充盈,不必苛求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
七.课堂结语
品庄子,悟人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八.课后作业
500字小作文:庄子,你是我心中的
九.板书设计
无端崖之辞
《庄子》
其言——无端崖其心——无()其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