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名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时演练 3.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 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总是同时进行 B.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恒定 D.可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是否有酒精的产生 解析: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只能进行过程①②,在 氧气充足的环境中,酵母菌只进行过程①③,A 错误;过 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该过程需要氧气的 参与,过程④表示果醋发酵,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
归纳提升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归纳(以葡萄酒和葡萄醋 为例):
果酒制作装汁时要留下 1/3 空间,为了使酵母菌在有 氧条件下快速繁殖,以获取更多菌种,以利于酒精发酵; 1/3 空间还可以缓冲 CO2 气体产生的压力,以免发酵瓶爆 裂,并能有效防止 CO2 引发的发酵液溢出。
【例2】 杨梅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之一,为对其进 行深加工,某厂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基本工 艺流程如下:
乙醛
【关键语句】
1.两种发酵成功的关键是对氧气的严格控制,即酒 精发酵需控制无氧条件,而醋酸发酵则需充足的氧气。
因此该过程也需要氧气的参与,B 正确;过程③所需 的最适温度为 18~25 ℃,过程④所需的最适温度为 30~ 35 ℃,因此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不能保持温度 恒定,C 错误;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颜色由 橙色变成灰绿色,D 正确。
答案:BD
4.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 更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要对所用装 置进行消毒处理
解析: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所以100 mL的烧瓶中产酒精最多,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 细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 以400 mL的烧瓶中氧气较充足,产醋酸最多,D项正 确。
答案:D
2.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 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 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 左右打开瓶盖一 次,放出 CO2
C.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 30 ℃,果醋发酵过程 温度控制在 20 ℃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 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解析: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下大约 1/3 的空间, 防止发酵液溢出;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 左右 拧松瓶盖一次,放出 CO2,而不能打开瓶盖,否则容易引 起杂菌污染;
2.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1)发酵装置各部分的作用。 ①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②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 CO2。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 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于巴斯德 的鹅颈瓶。
③出料口:取样检测和放出发酵液。 (2)使用方法:在进行果酒发酵时要关闭充气口;在 进行醋酸发酵时,充气口要连续充入无菌空气。
果酒制作过程中,前期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留出一定 的空间(大约 1/3),可以给酵母菌提供氧气,酵母菌进行 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缺氧,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液 呈酸性,并且发酵液中有大量的酒精产生,在这种条件下, 酵母菌能生长,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 境而受到抑制。
[例❶]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如果酒、果醋的制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图A是 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B是一个果酒制果醋的 发酵装置。请分析回答:
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 18~25 ℃,果醋发酵过程 温度控制在 30~35 ℃;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 因此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 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D
要点二 果酒、果醋制作的具体操作流程 1.如何对器具清洗、消毒? 2.挑选的葡萄如何冲洗? 3.发酵过程中如何控制好条件?
(2)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醋酸发酵罐中填充的木材 刨花要经过灭菌,然后加入含有醋酸菌的培养液,使该菌 附着在刨花上,通过调节杨梅酒进入乙罐的流速来调节杨 梅醋的 pH。
(3)比较酒精和醋酸的生成反应式即可得出答案: ①葡萄糖氧化成酒精的反应式: C6H12O6―→2CO2+2C2H5OH。 ②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反应式: C2H5OH+O2―→CH3COOH+H2O。 (4)结合杨梅酒和杨梅醋的发酵过程,分析图示曲线 (先上升,后下降)可知,该物质应为酒精。
三、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 果醋
四、发酵装置的设计 1.图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 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 CO2。
2.果酒发酵中应关闭充气口,果醋发酵中应将充气 口连接充气泵,输入无菌空气。
五、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重铬酸钾。 2.现象: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呈现灰绿色。
厌氧制酒,有氧制醋 制作果酒需要厌氧的环境,制作果醋需要有氧的环 境,这与微生物的种类有关,可以总结为厌氧制酒,有氧 制醋。
即时演练 1.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4份)和接种有 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400 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 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烧瓶分 别是( ) A.100 mL 100 mL B.400 mL 400 mL C.100 mL 400 mL D.400 mL 100 mL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醋酸菌。 (1)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2)代谢类型:异养 需氧型,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2.发酵原理。 (1)氧气、糖源充足: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醋酸。 (2)氧气充足、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发酵所需条件。 (1)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2)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4.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
答案:(1)防止空气进入 气泡冒出 (2)灭菌 醋酸 流速 (3)D (4)酒精
果酒、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以防葡萄汁流失及被污染。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消毒, 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果酒制作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
(2)无氧条件进行③

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
菌 原种 理: :醋 (酸1)菌氧气、糖源充足,把葡萄汁中的糖分 果醋制作 解成④
(2)氧气、糖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不充足,将乙醇转变成

,再转变成醋酸
填充:①酵母菌 ②繁殖 ③酒精发酵 ④醋酸 ⑤
(2)最适温度:20 ℃左右。 (3)生存场所:分布广泛,但土壤始终是其大本营。
2.果酒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 (1)菌种来源:野生型酵母菌。 (2)环境条件:缺氧,呈酸性的环境。 (3)温度:一般控制在 18~25 ℃。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 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要点一 果酒、果醋制作的比较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有何区别? 2.如何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归纳提升 1.果酒、果醋制作原理的比较
比较项目
发 酵
温度
条 时间 件
氧气
果酒的制作
一般控制在 18~25 ℃ 10~12 d
初期需氧,后 期不需氧
果醋的制作 30~35 ℃
7~8 d 始终需要氧
发 酵 条 pH 件
(3)若甲罐中的杨梅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则
乙罐中 CO2 的产生量是________。
A.甲罐的两倍
B.与甲罐的相等
C.甲罐的一半
D.几乎为零
(4)在杨梅酒和杨梅醋发酵的整个过程中,某物质浓
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该物质是________。
解析:(1)酒精发酵罐顶上弯管中加水是为了防止空 气进入;发酵一段时间后,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产生, 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判断正误: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 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葡萄的果肉是红色 的。(×) (3)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短时间中断通入 氧气,也会引起死亡。(√)
(4)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 (5)冲洗葡萄时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 这样洗得彻底。(×) (6)制作葡萄醋发酵装置的温度严格控制在 18~25 ℃最好。(×) (7)检测酒精时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 再加入浓硫酸,混匀后滴加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解析:在榨汁前,应先冲洗葡萄,再去除枝梗,以 防止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 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因为若含有有害的微 生物,会影响酒的品质;酵母菌在20 ℃左右的无氧条件 下进行酒精发酵,效率最高。
答案:B
【网络构建】
菌 原种 理: :(① 1)有氧条件进行大量②
请回答: (1)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发 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_______,说 明发酵基本完毕。 (2)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________ 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_______菌的培养液,使该 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 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 pH 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 ________来调节。
反应式
呈酸性的发酵 液中
①在有氧条件 下:C6H12O6+ 6O2―→6CO2 +6H2O ②在无氧条件 下: C6H12O6―→2 C2H5OH+ 2CO2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pH在 5.0~6.5之间,而在葡萄酒 环境中,醋酸菌能在pH为 3.0~4.0条件下生存和生长
①氧气、糖源都充足时: C6H12O6+ 2O2―→2CH3COOH+ 2CO2+2H2O ②缺乏糖源氧气充足时: 2C2H5OH+ O2―→2CH3CHO(乙醛)+ 2H2O2CH3CHO+ O2―→2CH3COOH(醋酸)
(3)图A中的①过程是在图B中的________瓶内进行 的,发酵产物酒精要在________(填“酸”“中”或 “碱”)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_来鉴定。
解析:(1)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 35 ℃,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 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 ℃,初期通入 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 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目标导航] 1.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设计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并完成其制作。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1)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①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 殖。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
(1)果醋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________,果酒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________,这两类微生物在代谢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其 中________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2)果醋是在图B的________瓶中产生的,发酵的微 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B中,乙瓶持续通入空气制备果醋,如制作 流程是果汁→果酒→果醋,则醋酸菌的碳源来自乙醇; 如制作流程是果汁→果醋,则碳源来自葡萄糖。
(3)图A中的①过程表示制备果酒,酵母菌在图B的 甲瓶中进行无氧呼吸,酒精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 液检验呈灰绿色。
答案:(1)醋酸菌 酵母菌 酵母菌 (2)乙 乙醇(葡萄糖或乙醇) (3)甲 酸 重铬酸钾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