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训发展及《说文》声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训发展及《说文》声训
作者:赵春凤王玲玲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声训从先秦时期产生,到两汉,再到唐宋、清的发展历程。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综合分析形音义的字典,对声训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故本文对《说文》中的声训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声训《说文解字》训诂条例
古人给字加训释,有三种训释方式:形训,义训,声训。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
概言之,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手,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
其主要原理是“声义同源”,即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起义往往可以相同。
这是由语音与语义的关系问题决定的。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同时产生的,但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人们约定俗成的。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卿早就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
声训起源很早,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萌芽了。
当时的声训材料散见于诸子论著中,还未形成独立的训诂条例,只是利用音义关系来阐说某种政治主张、社会见解。
先秦著作中,出现声训最多也是最早的一部书是《周易》,如《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
”
先秦著述中的声训初步形成了声训的基本条例与形式,即体现出以音同或音近之字为释的条例,同时也体现为“某(者),某也”的基本形式。
后世的声训就条例与形式而言,都只是在先秦声训的基础上稍加发展。
但这些都还只是声训的滥觞,作者主观上并没有运用声训的自觉性。
尽管如此,先秦诸子的声训材料给后世的声训发展以很大启发,是声训发展的一个阶梯。
这种训释方法,至汉代发展成为一种训诂方法。
汉代是我国训诂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声训于汉代开始盛行,是由当时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的矛盾与斗争推动起来的。
由于今文经学解释经典牵强附会,脱离语言实际,招致古文经学的大力批判。
到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大盛。
古文经学大师许慎著《说文解字》,对今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比《说文》晚了约一百年的《释名》,是我国第一部声训专著。
汉代声训至此定型。
声训由原来的“经文”内容变成了诠释经文的“注文”内容,并独立形成了专书,使声训之例最终成为训诂学的一种词义训解方式。
声训到了北宋,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记载,王圣美提出“右文说”,他说:“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
”所谓“右文”,是只形声字的声符,认为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还往往兼表意义。
“右文说”从形声字的声符推求字义,为声训开辟了一条新路但他以偏概全,局限于字形,又把形声字一概归入会意,未能圆满地达到因声求义的目的。
清代,由于古音研究的发展,以及对音义关系认识的加深,声训再度兴盛起来。
以段玉裁、王念孙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派提出了“声义同源”说、“声近义通”说等声训观点。
戴震在《转语·序》中说:“古声同纽之字,义多相近。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自序》中提出:“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
”清人将古音研究运用于声训,取得了很多精确的训释。
声训这种方法在训诂学上十分重要,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运用音近义通的原理来探求音义关系、寻求语源,在方法上有其可取之处,也确实解决了许多千百年来未曾解决的疑难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语言现象。
在具体运用声训这一方法时不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会是主观臆断,不符合实际的语言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在很多时候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些偶然的原因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具有任意性。
在语言现象中,并非所有的音近就必义通,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就不能运用“因声求义”这种声训的方法来进行训话。
黄侃曾说:“同音者虽同义,而不可言凡。
淮南虱与瑟同音,周人谓王为璞,郑人谓鼠为璞,此同音而义不必同也。
物有同音而异语者,亦有同语而异音者。
”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最早从语言学角度自觉运用声训以音释义的一部训诂著作。
王念孙在《说文解字注序》中指出:“《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
凡许氏形胜、读若,皆与古音相准。
或为古之正音,或为古之合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循而考之,各有条理。
不得其远近分合之故,则或执今音以疑古音,或执古之正音以疑古之合音,而声音之学晦矣。
”
山,《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
有石而高,象形。
”山、宣上古音为元部叠韵,声则为山心准旁纽,二字古音相近,故“山,宣也”可视为声训。
“宣气散,生万物”是对“宣也”的具体解释。
“有石而高,象形”是对字形的分析。
从甲骨文字形看,山字均象三峰并立之形,确属象形字。
山字的内在涵义,是由声训“宣也”表达。
宣者宣泄之意,谓“山出云雨,所以宣地气”(《系传》),滋生万物,而出财用。
此与《释名》:“山,产也,产生物也。
”同意。
这与我们的祖先对天文地理的认知特点亦有渊源关系,如汉代张衡《灵宪》曰:“地有山岳,以宣其气,精钟为星,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跱,各有所属。
”
《说文》作为我第一部综合分析形音义的字典,尽管声训字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它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声训材料,保存了古音的历史面貌,对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且《说文》是一部形训兼声训之书,它对词义的训释始终贯穿着“以形音义互相推求”这一原则,自觉运用声训,给后来的《释名》等声训著作以启发,对后世的“右文说”和“声义同源”说,“声近义通”说的创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说文》运用声训来推求词语的来源,如“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十二下女部)“黍,禾属而粘者也,以大署而种,故谓之黍”。
(七上黍部)这种推求语源的办法,启发人们从语源入手,以声为纽去系统地掌握汉语词汇,大大推动了汉语语源学的发展。
《说文》声训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局限,其中也有一些牵强附会的说解。
如:“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
《说文》的声训尚无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对声训的认识也还比较粗浅,但这并不能抹杀它的功绩。
它依然是我国声训发展长河中的一部重要的奠基之作。
参考文献:
[1]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2]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2版.
[4]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5]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6]黄承吉.《合按·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
[7]黄侃.《文字学笔记》.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海港开发区学校;河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