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数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教学挂图,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梅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二、数学就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身边。
谁来说说你认识几个小朋友?你家有几口人?学生边数,师边板书数字。
你认识这些数字吗?三、认真观察,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画面——海底世界。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海底世界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
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1-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2. 了解算式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加法、减法口算3.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比较4.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数的认知2. 基本的加、减法口算3. 刻度尺的使用及长度比较教学难点:1. 加、减法运算口算2. 刻度尺的使用及长度比较教学方法:1. 课前启发——运用故事、图片等形式启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2. 演示——展示授课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3. 操作练习——让孩子们掌握相关技能4. 课后巩固——提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1. 数的认知(2课时)活动1:自我介绍与数带来的魅力教师可以用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数字,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等信息,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2:数字的学习1. 教师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等教具展示 1-10 的数字,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数和写数。
2. 带着学生熟悉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自行说出 1-10 中每个数字的前面和后面是哪个数字。
3. 让学生画出一张数字卡片,用写字本上的标准字体写出 1-10 中每个数字,颜色可以自由选择。
4. 让学生自行分解数字,如将 8分解成 6+2 或 4+4 等。
5. 带着学生运用有趣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基本的加、减法口算(3课时)活动1:认识算式1. 在纸上画出一些加减算式,如 3+5=、7+1=、4-2= 等,让孩子们看图说话,猜出算式的答案。
2. 用实物或图片来解释算式的意义,如让学生将葡萄和苹果相加几个,再拿走一些,算一下剩下多少。
活动2:认识加法1. 教师展示加法表,并逐个读出表上的算式。
2. 灵活运用教学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加法规则。
3.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加法口算,如 1+1=、2+3=、5+6= 等。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一、快乐的校园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师: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
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
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
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师:谁愿意回答?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生:这些数怎么写呢?师:谁能教教大家?生:1像……,2像……,3像……,4像……,5像……三、巩固练习1、写1~5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适用于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本教案旨在帮助老师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本教案包括全册教学目标、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及技巧、课堂演示等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5之间的数字。
2.能够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10之间的数字。
3.能够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进行表达。
4.理解加法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5.理解减法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6.发现并解决问题。
知识体系数的概念1.了解数字的含义,认识0、1、2、3、4、5等数字。
2.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5之间的数字。
3.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10之间的数字。
比较大小1.比较大小的意义与方法。
2.掌握比较大小符号的使用。
加法1.学习加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加法的符号。
2.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减法1.学习减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减法的符号。
2.掌握简单的减法计算方法。
问题解决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及技巧掌握数字概念在进行数字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0、1、2、3、4、5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数字大小的概念是什么。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用手指和语言表示数字,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字,并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比较大小在进行比较大小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和方法,并掌握比较大小符号的使用。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做一些比较大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大小能力。
加法在进行加法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加法的符号,并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做一些加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到加法的应用。
减法在进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减法的符号,并掌握简单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做一些减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
2024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课堂总结
2024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课堂总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1-10的数字及其加减法。
2.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学会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1-10的数字认识及其加减法。
2.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1.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2.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计数器。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学具准备:1.学生用的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
2.练习本、铅笔、橡皮。
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数字和几何图形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和图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新课讲解(20分钟)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1.通过数字卡片,逐一介绍1-10的数字。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数字的加减法,如“2+3=5”、“7-4=3”。
3.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几何图形的认识:4.通过几何图形模型,介绍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5.讲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如圆形没有边和角,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三角形有三条边。
6.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练习。
课堂活动(15分钟)数字游戏:7.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增强对数字的认识和记忆。
8.通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完成数字加减法题目。
几何图形拼图:9.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拼图游戏,增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10.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指定的几何图形拼图任务。
课堂总结(5分钟)1.通过提问和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青岛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涉及数字1到5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数字1到5的读写。
2. 理解数字1到5的意义,能够数数并说出1到5的物体。
3. 掌握数字1到5的书写,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到5。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到5,并能够正确地读写。
2. 让学生理解数字1到5的意义,能够数数并说出1到5的物体。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到5的意义,并能够正确地数数并说出1到5的物体。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到5,并能够正确地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数字0到5,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数字1:(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并学习其读写。
(2) 学生跟读,模仿书写数字1。
(3)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数字1的意义,能够数数并说出1的物体。
3. 教学数字2:(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2,并学习其读写。
(2) 学生跟读,模仿书写数字2。
(3)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数字2的意义,能够数数并说出2的物体。
4. 教学数字3:(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并学习其读写。
(2) 学生跟读,模仿书写数字3。
(3)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数字3的意义,能够数数并说出3的物体。
5. 教学数字4:(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并学习其读写。
(2) 学生跟读,模仿书写数字4。
(3)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数字4的意义,能够数数并说出4的物体。
6. 教学数字5:(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5,并学习其读写。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数字1-10,理解数与量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和减法;认识简单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学会比较和排序,以及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认识并书写数字1-10,理解其代表的数量。
2. 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识别并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
4.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高度,并能进行排序。
5. 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基本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本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命名,特别是对不规则图形的辨识。
3. 比较和排序技巧的掌握,尤其是排序逻辑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教师需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1. 数字卡片和几何图形模型。
2. 计算器或计算板,用于演示加减法运算。
3. 排序和比较活动材料,如大小不一的玩具或图片。
4. 练习题和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将分为几个阶段:1. 导入阶段:通过故事、游戏或日常实例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2. 探究阶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学具,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3. 讲解阶段:教师讲解知识点,演示运算过程,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练习阶段: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应用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阶段:回顾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或讨论,确保学生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清晰展示每个课题的核心内容,包括:1. 数字和运算的示例。
2. 几何图形的插图和名称。
3. 比较和排序的示例。
4. 关键概念的强调。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家中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1. 基础练习:包括加减法运算题和图形识别题。
2. 应用题:设计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创意作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数学,如绘制含有数学元素的图画。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1. 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让同学通过活动,经受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老师可以适时地向同学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便利。
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那么今日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二、授新课1、活动一:整理房间(1)有个叫亮亮的小伴侣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你们情愿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沟通,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课件演示整理过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日学到的学问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
2、活动二:到动物园(1)导入。
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特别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
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
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
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美丽的衣裳。
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老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现给大家看。
展现同学作品。
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看法?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2)同学独立思索完成,指名汇报。
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常还喜爱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特别有养分,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方便。
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那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二.授新课1.活动一:整理房间(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你们愿意帮帮他吗?那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交流,说说自身的想法)小组汇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到一起)课件演示整理过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身的房间整理好。
2.活动二:到动物园(1)导入。
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非常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
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
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
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漂亮的衣裳。
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教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
展示学生作品。
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名汇报。
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时还喜欢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营养,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新疆高一生物期中试卷(必修)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Ⅰ卷选择题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 染色体数目增加B.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一条非同源染色体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增加D. 染色体片段倒位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3.四倍体曼陀罗体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则其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为()A、48B、24C、12 D.、44.八倍体黑小麦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112条,则其单倍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A. 56条B. 28条C. 14条D. 7条5. 以E图为对照,下列A、B、C、D四图中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6.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出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B.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C.六倍体,含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D.单倍体,含一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7.人的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结合会产生先天性智力障碍的男孩()①23+X ②22+X ③21+Y ④22+Y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它们起作用的时期一般是()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前期C.有丝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后期9.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片段的互换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⑥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A.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10.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剧烈变化”的条件对细胞的作用相当于下列哪种条件对细胞的影响( )A.射线B.激光C.秋水仙素D.生长素11.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n/4 B.n/8 C.n/16 D.012.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A. 培养技术操作简单B. 单倍体植物生长迅速C.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 单倍体植物繁殖条件要求低、13.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着色B. 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RNA和蛋白质C. 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的含量是稳定不变的D. 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中能保持稳定但有性生殖不能1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细菌和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哪些类型的细菌()①无毒R型②有毒R型③无毒S型④有毒S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是()A杂交实验法B单独直接地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C病毒侵染法D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16.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推荐】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海底世界数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
(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推荐】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教案改案栏海底世界(准备课)------- 数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感受数学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学情分析:学生刚入学,课堂常规不熟悉,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学具、实物、图片,将抽象的只是具体化。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观察法、自主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海里都有什么?谁来告诉你的伙伴?今天,教师就带你来浏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二、欣赏“海底世界”1、出示投影片,整体感知画面,说一说画面上都有什么?你了解它们吗?2、分组活动。
(1)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多少?你是怎样数的?(2)这些动物哪些是同类的?这些动物都在什么地方?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3)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首先完成第一个题目,然后教师给出第二个题目再让学生来完成。
并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1、你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把你数出来的各种数据记下来?2、找朋友连一连生物名称——数字学生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交流答案。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浏览了海底世界,大家认识了海底的一些生物,数出了它们的数量,还了解到一些数字知识,希望大家以后要留心观察,发现更多更有趣的数学知识。
五、作业:你能从教室里找到数吗?看谁找的多,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①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
【推荐】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教案改案栏海底世界(准备课)------- 数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感受数学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学情分析:学生刚入学,课堂常规不熟悉,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学具、实物、图片,将抽象的只是具体化。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观察法、自主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海里都有什么?谁来告诉你的伙伴?今天,教师就带你来浏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二、欣赏“海底世界”1、出示投影片,整体感知画面,说一说画面上都有什么?你了解它们吗?2、分组活动。
(1)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多少?你是怎样数的?(2)这些动物哪些是同类的?这些动物都在什么地方?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3)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首先完成第一个题目,然后教师给出第二个题目再让学生来完成。
并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1、你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把你数出来的各种数据记下来?2、找朋友连一连生物名称——数字学生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交流答案。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浏览了海底世界,大家认识了海底的一些生物,数出了它们的数量,还了解到一些数字知识,希望大家以后要留心观察,发现更多更有趣的数学知识。
五、作业:你能从教室里找到数吗?看谁找的多,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①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海底世界数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
(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五、课后反思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当堂达标学期教学计划学校第三实验小学姓名年级一学科数学单元划分单元内容课时单元内容课时一10以内数的认识 6 二分类与比较 3 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8 四认识图形 2 五11-20各数的认识 2 六图形与位置 3 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6 八统计 2 九总复习 2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或=的含义,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数字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的计算。
教学难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第1周入学教育第2周入学教育(数数)第3周10以内数的认识第4周10以内数的认识第5周分类与比较第6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7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8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9周认识图形第10周期中质量检测第11周11-20各数的认识第12周图形与位置第13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4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5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6周统计第17周总复习第18周总复习第19周期末质量检测第20周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书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1—10个数的意义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难点是写1—10各数。
四、课时安排:6课时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每学生一份表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我就成了咱班的数学老师。
(教师板书数学二字)。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情况。
3.师小结: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放录象《海底世界》师:你看到了什么?(生说:热带鱼、珊瑚……)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难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课时安排:3课时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准备准备不同类型的本子、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样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我吧!”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
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分类整理。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板书)二、学习分类1.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
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助呢!”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妈妈。
你认为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2.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②按上衣和下衣分;③按颜色不同分;……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得结果就不一样。
3.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
学生可能想到的:①.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②.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③.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④.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学生体会数学知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
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4.解决问题(1)自主练习1题。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2)分一分,说一说。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
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此题有难度,教师可适当指导)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课外活动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
板书设计分类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2——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比较。
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3.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学习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读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是能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
小明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想到他家去参观吗?(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师:瞧,这就是小明的家。
谁能说说小明家都有什么(利用小明搬家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教师引导: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因为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
那么除了可以比较谁的衣服最多,还可以比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