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五册第三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训练二十七第三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唾.骂(tuò)晦.气(huì)面颊.(xiá)异端.(duān)
B。
蛊.惑(ɡǔ)虫豸.(zhǐ)祓.除(fú)赊.欠(shē)
C。
嗥.叫(áo) 赧.然(nǎn)讳.饰(huì)怃.然(wū)
D.侮.蔑(wū)骤.然(zhòu) 逾.垣(yú)惘.惘(wǎnɡ)
答案:D
解析:A项“颊”的读音为“jiá",B项“豸”的读音为“zhì”,D 项“嗥”的读音为“háo”。
2。
下列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乖.史法:违背舂:把谷类的壳捣掉
满脸溅朱.:大红色
讳: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B.擎.:向上托,举箸:筷子觑.:看,窥探
:心神不安
蛊.:迷惑忐忑
..
C 。
祓除..:清除 蹊跷..
:奇怪 簌簌..
:纷纷落下的样子 赧然:因羞愧而脸红
D 。
染了皂.:黑色 怃然..
:失意的样子 小觑..
:暗中观察 初隽秀才....
:刚刚考中秀才 答案:D
解析:D 项小觑是“小看"的意思。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若论“蓄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但.
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
B 。
有一日很温和,微风拂拂的颇有些夏意了,阿Q 却觉得寒冷起来,但.
这还可担当,第一倒是肚子饿. C.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
并不想要。
D 。
阿Q 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的了.
答案:A
解析:A 项中的“但”应改为“所以”。
4.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他们没有来叫我!”
B.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
C。
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D。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答案:A
解析:A项感叹号改为省略号。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①阿Q飘飘然地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
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地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②“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
③“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
④“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
⑤“赵司晨的妹子真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
假洋鬼子
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
……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
⑥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5。
“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地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这句话的作用是()
A.烘托阿Q对革命到来的新鲜感和高兴的心情。
B.渲染气氛,为下文写阿Q的梦境作铺垫。
C。
与“飘飘然的飞"相呼应。
D。
预示阿Q对革命的认识是朦胧的。
答案:B
解析:要抓住烛火跳与思想迸跳的联系来分析。
6.“造反?有趣,……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这四个自然段,从小说的表现手法看,它是( )
A。
肖像描写,写了白盔白甲的革命党人和未庄一群女人的肖像. B。
行动描写,写革命党在未庄时,各类人物的种种丑态.
C。
对话描写,写了阿Q在朦胧中与革命党人及未庄的一伙鸟男女的对话。
D。
心理描写,写造反的消息传来未庄时阿Q的幻想,表明了他对革命的糊涂认识。
答案:D
解析:是阿Q在土谷祠的畅想,包括阿Q所神往的革命全部的内容。
7。
第⑥段中“阿Q忽而大呼起来”表现的是()
A.阿Q因受革命军的惊吓而大叫.
B。
阿Q怕假洋鬼子不准革命而大叫。
C。
阿Q热烈向往革命,精神处于亢奋状态而大叫.
D。
阿Q因自己要投降革命党了,高兴得大叫。
答案:C
解析:阿Q梦见革命特别兴奋,A、B、D项分析牵强。
8。
鲁迅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意图是()
A.哀怜阿Q革命不成反而被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送上刑场的悲惨遭遇。
B.说明中国人如此愚昧落后,实在没什么希望了。
C。
借阿Q的形象揭露某些人的隐私。
D。
要画出这样国民的魂灵来,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答案:D
解析:要联系到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来分析.
9。
从这几段的文字可以看出,阿Q是()
A.无产阶级中极端贫困的革命先锋.
B。
有一定觉悟但又自私自利的农民。
C.受辛亥革命影响而积极参加革命的人。
D.想革命而尚未真正觉悟的农民。
答案:D
解析:阿Q十分向往革命,但对革命的理解十分幼稚,认为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
三、(3分)
10.对下列的词和句子的分析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明了阿Q争强好胜的心理)
B.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加点处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阿Q自认为革命之后,因别人惧怕而愉快的感觉)
C。
我也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茂才”即“秀才”,运用了避讳的修辞手法)
D.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耸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隶性,更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让人触目惊心)
答案:A
解析:A项这里表现的不是阿Q争强好胜的心理,而是表现阿Q期软怕硬的心理.他欺侮的是小尼姑,是弱者,他才“永远得意”。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7分)
参考答案: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
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词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解析:“排”说明钱来之不易,“扔”则显得阔绰,说明阿Q十分得意。
12.阅读秦韬玉的《贫女》,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本诗塑造的贫女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
(2)本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广为人们传诵,试分析本诗的比兴意义。
参考答案:(1)纯洁朴实、细腻爽快、自矜自持、操守高远、不迎合流俗。
(2)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了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展现了封建文人独醒独清的寂寞情怀。
解析:(1)本诗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了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形象鲜明,诗情哀怨。
(2)主人公
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
“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13。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
(1)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3)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
答案:(1)我以我血荐轩辕
(2)横眉冷对千夫指
(3)去留肝胆两昆仑
(4)绿杨烟外晓塞轻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鲁迅的柔情(节选)
余杰
鲁迅住在北京砖塔胡同的时候,有几个小邻居。
其中有一位小女孩叫俞芳,如今俞芳已经年近9旬了,她回忆起当年与鲁迅的交往来,宛如还是在昨天……
鲁迅刚刚搬到砖塔胡同61号,给小俞芳的第一印象是神情严肃,让人望而生畏。
的确,鲁迅那双冷眼,很少有人敢直面。
然而,这一印象到第二天就变了.第二天上午,鲁迅送给俞芳和妹妹每人一盒积木.那时,积木还不多见,可把小姐妹乐坏了,马上就在院子里比着
搭起来,鲁迅也兴致勃勃地参加进来。
很快两姐妹就与鲁迅熟悉了。
他们之间无拘无束,鲁迅叫俞芳“野猪"(因为俞芳属猪),而叫她的妹妹“野牛”(妹妹属牛)。
于是,姐妹俩群起而攻之,叫鲁迅“野蛇”。
鲁迅迷惑不解地说:“蛇也有野的么?”两姐妹仔细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是啊,蛇本来就是“野”的!
俞芳姐妹还经常敲鲁迅的“竹杠"。
北京冬天的晚上,十分寒冷,那时常常有一些老百姓冒着寒风,走街串巷地卖萝卜。
那时冬天的水果很少,即使有,价格也贵得吓人,一般老百姓是买不起的。
而萝卜就便宜了,一个大萝卜只要一两个铜板,又大又甜,可以当水果吃,所以就流行起卖萝卜来。
每当卖萝卜的小贩一声吆喝“萝卜赛梨哟”时,俞芳的大姐就拉着鲁迅的母亲——太师母——要鲁迅请客。
十有八九,鲁迅都会爽快地同意她们的要求。
如果遇到鲁迅不答应,多坚持一会儿,太师母就出来打“圆场”,笑着说:“这次让我来请客吧!”太师母这句话一说,全屋子的人顿时活跃起来。
那时,北京街上还有一种挑担卖桂花元宵的,这种点心比较贵,俞芳姐妹不仅没有吃过,连想也没有想过.有一次,大姐异想天开,竟然要鲁迅请大家吃桂花元宵。
三个小女孩你一言,我一语:“大先生,元宵多甜哪,可香呢,热腾腾的,多好吃啊,吃一碗,文章都写得出来,觉都睡得香些……”鲁迅本来是不打算迁就三个小姑娘的,但是看到她们垂涎欲滴的样子,再加上太师母也点了头,于是也就同意了.结果,太师母、鲁迅、朱安、俞芳三姐妹以及三个帮工,每人一碗,一共要了9碗.
这段回忆让我想起鲁迅的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来。
真正的英雄,其实是最温柔的人。
鲁迅当然有他睚眦必报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缕缕柔情。
鲁迅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后来那些塑像里千篇一律的神态—-横眉冷对、怒发冲冠。
要是一个人总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不仅他的脸部肌肉受不了,而且他的精神也受不了,弄不好会疯掉的。
鲁迅很多时候都是慈眉善目的,这在很多友人和学生的回忆中都能够发现.鲁迅尤其喜欢孩子。
喜欢海婴和所有的孩子。
俞芳回忆起76年以前与鲁迅的交往,还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晰.这也正说明鲁迅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鲁迅不仅在孩子那儿寻找纯洁和单纯,他自己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鲁迅尽管早就看透了整个世界,但直到离开世界的那一天也没有对世界完全绝望,正是这颗“赤子之心"在支撑着他。
平时,鲁迅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在几所大学里兼课,白天很早就出门去了,晚上很晚才回家.但是一有空,他也会像小孩一样跟俞芳姐妹一起“贪玩”.俞芳记得,有一次,鲁迅拿着放大镜,在太阳底下把纸点燃。
鲁迅是不需要“验证”这一科学原理的,因为凭他所拥有的科学知识,他当然知道聚焦的过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聚精会神地用放大镜点燃纸张呢?我想,他一定是出于“好玩”,仅仅是好玩,没有什么别的用意,也无须鲁迅研究专家们赋予这一行为特殊的用意。
一赋予所谓的“意义",就等于是“狗尾续貂"。
“好玩”比所有的“意义"还要有意义。
天才们思想的火花,许多都是在玩耍的时候迸发出来的。
还有一次,鲁迅在满碗的水面上放缝衣针,一次又一次,直
到针不下沉才肯罢休。
这也是出于“好玩”.没有这份童心童趣,鲁迅也就不是鲁迅了.这份童心童趣,甚至比愤怒和疾恶如仇还要重要。
我认为,“爱”和“好奇”,永远是“愤怒”和“仇恨”的底子. 14.在这篇文章中:
(1)作者所指鲁迅的柔情是什么?(3分)
(2)又是如何分析柔情与“无情”的关系的?(3分)
参考答案:(1)慈眉善目、爱孩子、童心童趣。
(2)“爱”和“好奇”是“愤怒”和“仇恨”的底子.
解析:“搭"积木说明鲁迅童心未减,“鲁迅很多时候都是慈眉善目的”“尤其喜欢孩子”都体现鲁迅的柔情。
(2)分析第6段中“真正的英雄……缕缕柔情”,找出柔情与“无情"的关系。
15.在文章第七自然段中:
(1)作者是怎样写鲁迅的赤子之心的?(3分)
(2)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3分)
参考答案:(1)写鲁迅与孩子一样的“贪玩”“好玩”,表现赤子之心.
(2)用以表现鲁迅的柔情。
对文章的前面而言是换一种写法,以使文章有波澜,意义更深一层。
解析:(1)在第七段寻找答案,主要是“放大镜烧纸张”和“在满碗的水面放缝衣针"所表现出来的“好玩”。
(2)更进一步印证前面的柔情,柔情的内涵更丰富。
16.文章的前六段写的是俞芳回忆小时候与鲁迅的交往:
(1)这种交往贯穿了一种什么感情?(3分)
(2)这一部分回忆与后面所写的“好玩”有什么关系?(3分)
参考答案:(1)鲁迅的柔情。
(2)前一部分也有“好玩”,后面的“好玩”是前面的发展,有些也是回忆的一部分.
解析:(1)鲁迅喜欢孩子,“爱玩”等围绕着柔情来写的.(2)显得更生动形象,突现文章的主题。
1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___________。
(4分)
A.“好玩”是人的天性,不一定要赋予柔情意义.
B.“好玩”比所有的“意义”还有意义,所以要赋予好玩以“意义”。
C.鲁迅与孩子们互相起浑名,这也是童心的一种体现。
D.鲁迅看透的整个世界是罪恶的旧世界,对世界没有完全绝望是因为有“赤子之心”。
答案:B
解析:B项“比所有的意义还有意义"说法绝对,“所以”使用错误,前后不存在因果联系。
六、(15分,每小题5分)
18。
调整下列语句的顺序,使之合理。
___________.(只写序号)
①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
②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
④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参考答案:②④③①
解析:按逻辑顺序安排,④紧挨在②之后,③是阐释④,①是小结。
19。
下列句子前后有脱节,请增添必要的语句,使它完整连贯。
北京四通教育科技公司开发了“四通校长综合管理系统”“四通万题改评系统”等软件,大大加强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受到好评。
在_____________前加上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前加上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大大加强应用后减轻有利于
解析:认真审读语句,哪些地方语气不顺,就可能是脱节之处。
20.(山东潍坊高三质量检测,23)下面一段文字,存在语意不通、语言不简明、音节不和谐等毛病,请找出来(只写序号)并加以改正.
候鸟飞翔时由于在陆地上能利用上升气流节省体力①,因此鸟类迁徙通常在陆地上飞行②。
候鸟在陆地上空的迁徙就增加了与所飞经地区环境接触的机会③,增大了传播疾病的可能性④。
广阔的迁徙范围、迁徙距离的漫长使候鸟能将某些疾病跨国甚至跨洲传播⑤。
语意不通: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不简明: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节不和谐:_____________,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候鸟飞翔时”放在“由于”后
③“候鸟在陆地上空的迁徙"改为“这"
⑤将“广阔的迁徙范围”改为“迁徙范围的广阔”或将“迁徒距离的漫长”改为“漫长的迁徙距离”
解析:此题是将语病的判断与修改结合起来考查,命题较新颖。
①②句是一组因果关系句,词“由于”位置不当,造成语言不通。
③句前半句在②句中已有说明,故与②句内容重复,使得语言不够简明,用“这”指代“候鸟在陆地上空的迁徙”就能更简明准确地表达原意.⑤句“广阔的迁徙范围”与“迁徙距离的漫长"叙述主体不同造成音节不和谐,且“某些疾病跨国甚至跨洲传播”是与候鸟的迁徙“范围广阔"“距离漫长”有关的,故应按“迁徙距离的漫长”句式改动“广阔的迁徙范围”。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在这个高节奏快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时常受到强势智慧的挤压,渐渐变形、破碎,原有的思维在无声无息中分崩离析,心中充满碎裂的惨痛。
面对这种现状,有些人忧伤、痛苦和绝望,也有一些人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精神空间,或独守“一间自己的房间”,或保持一种很高的境界,享受了生活的种种欢乐,豁达地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请以“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写作提示:在物质财富越来越丰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在萎缩、变质,你可以就此发表看法.或者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对伟人作出自己的解读,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参考例文:
苍凉的民族魂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鲁迅是战斗的民族魂,他是苍凉的。
在日本学医时,他突然悟到,中国人不仅仅是肉体上有缺陷,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麻木不仁,于是他执起笔杆,勇扫民族中的“恶疾"与“顽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况味不正是他的苍凉吗?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老子是闲适的民族魂,他是苍凉的。
他以不为名利所动的信念,不为凡事扰乱心扉的“独我"心态,而成就了一个神话般的飘逸的精神世界.他,素有神游寰宇、御风而行般的美名,但我相信——他是苍凉的!见过世间种种丑态,历过人世种种的劫难,他才产生“出世"的心态来逃避现实;因而,他是孤独的存在.没有人知道他是否牵挂妻子儿女,是否在意生老病死;在独游大江南北之时,是否在风餐露宿时想过物质的实在。
无数文人墨客在苍凉之时,总会想起老子.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李白是追求的民族魂,他是苍凉的.
怀才不遇的事情,古而有之,却没有一个如他般不平!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无奈他是在仕途的追求上遭遇不幸.哀莫大于心死,寄情于山水不正是苍凉的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是愁苦的民族魂,她是苍凉的.
中年丧夫,家破人亡,空有满腹才华也徒然!怎一句“人比黄花瘦”了得?无奈又一个苍凉的灵魂。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孙中山是民主的民族魂,他是苍凉的.
他成立“同盟会",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民主独立。
对于在专制下的中华子民来说,他是颗闪亮的明星,同时也是颗“扫帚星"。
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他的理念是不理解的。
习惯于做奴隶的人是不太会当主人的.人们隐约有着对专制者的恐惧心理。
更无奈的是总有一些心怀歹念的野心家利用他来掌权。
无疑地,他是中华民国的“国父",但他在临死前,仍不忘告诫他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他也是苍凉的.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我愿走完他们的道路,作一个战斗的,闲适的,有追求的,民主的愁苦中华魂!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