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挫折及应对(知识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心理挫折及应对
什么是警察的心理挫折
警察心理挫折是指警察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警察心理挫折是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要具备产生的情境,即一个人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的内外障碍或阻力,比如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受到群众的误解或者是被群众围攻、谩骂和殴打等;其次是警察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价;第三是伴随警察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愤怒、焦急、攻击、躲避等。
当三者同时具备时就构成了警察的心理挫折。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没有真实的挫折情境,警察只是对可能出现的情境进行想象时,也会出现心理挫折。
在遭遇挫折时,当事人的下丘脑会过度兴奋,影响脑垂体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
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以增加抗紧张激素。
从而破坏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会使人体衰弱,给精神上造成痛苦,还可能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行为异常,如不及时进行调整,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警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心理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指外界事物或情境阻碍警察达到目标而使警察产生的动机受挫,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种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是指个人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比如人的生老病死和各种天灾****等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政治、经济、风俗、伦理道德、工作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给警察所造成的心理挫折比较复杂,给警察个人所带来的干扰和阻碍往往也比自然因素大,比如在家庭中,由于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操持家务,致使老人病情恶化,子女升学就业出现困难或夫妻关系紧张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警察产生挫折感。
在工作单位,由于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紧张、职务得不到及时调整、遭遇诬陷排挤或亲眼目睹战友被犯罪分子残害等,也会使警察产生挫折感;
在社会上,由于警民关系紧张,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遇群众的误解、围攻,甚至打骂。
由于社会风气不正,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案件久贞不破,很难进行,而上级领导限期结案。
诸如此类的社会因素对警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二)主观因素
导致警察心理挫折的主观因素是指由于警察个人的心理因素而带来的阻碍和限制,包括警察生理条件的限制、动机间的冲突和能力与期望间的矛盾等等。
不良的生理状况容易导致警察心理上的挫折感,
比如一些警察因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而患上的慢性病,身体虚弱,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
心理因素主要是指警察个人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主导心境、报复水平及个性品质等因素。
心理因素对警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警察个体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一个恰当的抱负水平,成就动机过高或者过低。
成就动机过高,超出了个人的实际能力,目标得不到实现,便会产生挫折感;如果能力很强,但动机水平较低,则会产生空虚无聊情绪,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挫折感。
此外,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是警察产生的一个心理因素。
在警察的实际工作中,如果自己没有被领导重视,一直未能晋升或者是自己在工作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而警察本人意识到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太低或者是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这时警察也会产生挫折感,如此等等。
警察遭遇挫折后的表现
(一)积极的心理防卫
积极的自我防卫是用理智的方法对抗遭遇到的挫折。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升华。
个体将挫折给自己带来的负向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调整目标、改变策略。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阻碍,会使当事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报复水平、需要结构,从而改变策略,重新鼓起勇气实现目标。
3.补偿。
因在某一方面遭遇挫折,而暂时放弃,用另一方面的成功加以补偿。
(二)消极的自我防卫
消极的自我防卫是以非理智的方法对抗遭遇到的挫折。
主要表现为: 1.攻击行为
2.冷漠
3.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