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
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
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
科学世界观教育。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
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
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
会用、学以致用。
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
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
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
力。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
12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课按照做的标准样式。
13.教学策略:为完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二进行的谋划。
11.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1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14.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
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5.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6.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7.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8.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9.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20.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20讲座:是由教师或请相关的专家不定期的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一扩大他们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21辅导: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有教师给予引导启示咨询和指点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21.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22.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23.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24.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25.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6.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7.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8. 特朗普制: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9.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9参观: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场所通过多实际的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
30.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分析和评定。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31.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32.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33.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
34. 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产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35. 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度量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
36.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37. 效度: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38. 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39. 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序,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40. 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41. 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
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42. 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43. 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4. 教学媒体:是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本媒体,包括教科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
另一是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等。
45. 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
46.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47.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48.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要
求。
48道德情感: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49道德行为: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者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活动。
49.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55道德认识:个体对道德原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观人生观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根据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别人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行的评价和判断。
56道德意志: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变相出来的客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坚持精神,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
57道德需要:不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需要,二是儿童在生活中后天获得的需要。
58道德动机:源于道德需要,是生活主体为满足道德需要在道德行为过程中的实际愿望或意图。
58道德信念:对某种道德规范人生意义社会理想深信不疑坚持不渝的精神。
50.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51.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2. 严格要求与并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并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53.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54.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55.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4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56.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57.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7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
58.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59制度:是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来引导规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59.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60.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1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这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5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等。
6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7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8政治社会化;是指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制度的政治形态与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习惯于能力的过程。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
职业岗位。
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及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9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就是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是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10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11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
12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几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13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14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有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需的人的要求。
1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是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
1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17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必须在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的发展
18独立个性;在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19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2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的规则
20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1双轨制: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
22教学科目: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某一门科学中选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心理顺序重新组织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
23课程方案: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24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一刚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25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类的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合适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26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27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它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成果。
28直接经验:指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体验的总和
29教学: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30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哥们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及其系统。
31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32技巧:是一种能操作或者动作的自动化。
33体力:是指人体活动时所付出的力量包括持久力适应力和抵抗力都与身体健康水平有关。
34智力: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35能力:指个人完成某种体力或者脑力活动的主观条件。
36创造才能;指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智慧灵感和意识去探索发现创造他尚未知晓的新的知识或方法的脑力。
37价值观:指推动并引导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信念与准则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核心。
38情感:是指同人的社会性需要联系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9情操:她是由情感和思想信念等因素综合形成的。
40态度: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41传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
42问题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构建新知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养成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6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
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62.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63. 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64. 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
前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培育,后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保护。
65. 体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66.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它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67.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68. 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69. 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起来的学生群体。
它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等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70.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
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71. 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
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72. 教师的权利: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73. 教师的义务: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74.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字处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