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阅读答案(合集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合集15篇)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阅读答案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爱莲说》作者,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1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4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亭亭净植④陶后鲜有闻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4】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分)
【小题5】陶渊明“独爱菊”,作者“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答案
【小题1】周敦颐
【小题1】①多②亲近而不庄重③立④少
【小题1】①我中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②莲是花中的君子。
【小题1】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豁达大度”“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答对3点即给满分。
示例:作者心目在的君子应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豁达大度的高贵品质。
【小题1】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避世);周敦颐则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选择了积极入世。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本中的文学常识应做重点识记。
【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
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其中“染、濯、妖、君子”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小题1】这里应围绕莲花的特征来进行总结,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总结合理皆可。
【小题1】学生应了解“菊”和“莲”的特性,能分别比较二者所表现出来的相同的品质,即不随波逐流的性格;也要理解二者的点滴不同,即避世和坚守自我的不同;学生理解合理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2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
( 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陶后鲜有闻()⑵、濯清涟而不妖()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宜乎众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分)小题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少(2)、洗涤(3)、亲近而不庄重(4)、应当小题1:(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1: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小题1: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重庆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重庆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
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翻译(1)句时注意而的用法,补出省略的“于”即可;翻译(2)句时注意倒装句式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
此处主要运用了“衬托”这种写法,作用为表现“莲花”的美好形象。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针对题目中的观点,无论你赞同哪种观点,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针对题目中的要求,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花作为重庆市的市花,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
②逸致:情趣。
③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1.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濯清涟而不妖()
(2)日上日妍()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洗,洗涤。
(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2.(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示例:(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爱莲说》阅读答案4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28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小题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小题3】翻译句子。
(6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理解填空。
(3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小题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6分)
【小题6】联系已学过的文言文,说说下面句子中“之”的含义。
(6分)
(1)水陆草木之花:(2)渔人甚异之:
(3)闻之,欣然规往:(4)吾欲之南海: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小题1】B
【小题1】①的②却、可是③多④洗涤
【小题1】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小题1】追求隐逸贪慕富贵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小题1】(3分。
花名1分,理由2分)略
【小题1】(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5)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6)宾语提前的标志
《爱莲说》阅读答案5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多②长枝蔓
2、C
3、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
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爱莲说》阅读答案6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什么?
2.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什么?
3.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
5.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6.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花之君子讽刺追名逐利的世风。
3.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4.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
5.用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
一叹爱菊者少、难得,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6.“略”。
《爱莲说》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②同“邀”,邀请;
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官府的公文。
(意对即可)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意对即可)3.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意对即可)
4.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
(意对即可)
5.不同意。
【甲】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意对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8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简要回答问题。
(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高尚的语句是哪句?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提示:注意个别字词的解释。
益,越发;植,立;亵玩,玩弄。
小题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洁。
小题4: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环境雅雅,主人品德高尚。
可从陋室环境、交往人事等方面分析。
《爱莲说》阅读答案9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2.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
“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每题l分)①多②立③却,但是
2.(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3.(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意思相近即可)
4.(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千里马的遭遇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0
【甲】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
B.食之不能尽其材
C.徐公来,孰视之
D.汝之不惠
E.子墨子九距之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亵:②宜乎众矣宜: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7.下面加点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C.鸣声上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8.用自己的话描述甲文划线句的内容。
(5分)
9.乙文说,对待千里马要遵其道,尽其才,通其意。
请结合甲文内容分析,对“莲”如何做到这样?(3分)
参考答案
5.(2分)A(B.材→才 C.孰→熟 D.惠→慧 E.距→拒)
6.(3分)①亲近而不庄重②当然③等同,一样(各1分)
7.(3分)C(鸣叫)(A.读shí,吃/读sì,通“饲”,喂养。
B.动词:驱赶/ 名词:鞭子D.少/ 鲜艳)
8.(5分)莲花虽是生长在河沟、池塘积存的污泥中,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也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远传散开来,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濯”、“清涟”、“通”、“蔓”、“枝”、“益”、“亭亭”、“植”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
9.(3分)示例:我们不能因为莲花生长在污泥就看不到它高洁的品质,我们要敬佩莲刚正挺拔的气概,清香流芳的品德;也不能因为它长得好看,就想随便玩弄它,要尊重它。
《爱莲说》阅读答案11
《陋室铭》《爱莲说》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 )玩鲜( )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 )是陋室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涟
不妖( ) 不蔓不枝( )
亭亭净植( ) 亵玩( )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
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
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一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1)名: (2)灵:
(3)德馨: (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3分)
(1) (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
(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 (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5分)
①妖:②益:③植:
④鲜: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二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
2、衣冠( )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 )
4、徒见金( )
2、选出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