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User Scenari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at is User Scenario
场景是用来描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系统未来预期的使用过程。
它就像一个剧本,描述用户使用系统的过程。
场景可以看作是用户需求的内容,完全站在用户的视角来描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之后的功能需求说明,则是用户需求分解的结果,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
场景描述也是需要经过迭代细化的。
用户场景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目的
∙期望
∙动机
∙行为
∙回应
User Scenario既不是假设也不是预测,而是试图反映或描述在其中一个应用或服务,是如何被用户在日常活动中使用的。
User Scenario以最少的技术细节,使得All Team Members(PM, DEV, TESTER, UX Designer),能有共同的例子,可以集中精力进行讨论。
场景编写技巧
如何抽取场景
首先,需要站在典型用户的角度,从问题出发,列出用户都有哪些问题,需要做什么,有哪些活动?在列出这些活动时,先不要考虑细节。
然后将这些活动按照重要性和常用程度排个序,将最重要的那些活动作为典型场景抽取出来。
并根据开发周期剔除那些这个版本不支持的活动。
场景抽取的过程是也是一个迭代过程,由粗到细,先分类抽取典型的场景,再一个一个细化场景描述
如何描述一个场景
∙以故事叙述的方式描述如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最好辅以交互草图(也可以将讨论过程中确定的草图拍成照片附在场景描述中)
∙需要有清晰、明确的上下文环境,说明这个场景发生在什么背景下,何时会发生
∙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描述用户做什么,与系统的交互行为,以及用户对出现问题的反应
∙不需要描述具体的界面是怎样的,场景的目的是让所有人员明白用户的目标是什么,以及用户希望怎样做
∙不涉及实现和技术的内容
∙内部的API不应该在场景中描述
场景的粒度如何把握
用户问题的大小决定了场景的粒度大小,并没有一个标准来定义场景的粒度。
场景应该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征,一个场景内部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可以比较紧密,而各个场景之间应该是低耦合的。
不需要把所有可能的场景都罗列出来,只需要描述主要的、典型的场景。
一个例子:设计一个创建贺卡的网站。
对比两个不同视角的结果。
站在程序员的角度可能会为这个例子列出以下活动:
1.为卡片添加文本信息
2.为卡片添加图片
3.从卡片库中获取草图
4.发送卡片: 1) 通过email发送 2) 打印卡片
站在用户的角度则会列出以下活动:
1.发送生日贺卡
2.发送周年纪念卡
3.发送聚会请帖
4.从一张空白卡片开始制作贺卡
可以看出来,从程序员的角度列出的活动,系统大致按下述方式运行:开始是一张空白卡片,菜单功能提供:添加文本、图片,从库中加载卡,以及发送卡片。
这样,用户必须坐下来从一张空白卡片开始,弄明白所有的可用的功能,并通过这一堆功能创建一张自己需要的卡片。
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软件就变得简单了,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自己所需要的卡片。
场景则是针对每一个活动再细化描述活动执行的过程。
如何抽取特性
特性(即Feature)是根据场景描述抽取的。
要将场景逐一模拟一遍,并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问题,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也是逐步明确特性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1.讨论场景时一定不要匆匆忙忙的,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仔细地模拟场景过
程
2.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并从设计的角度讨论确定方案
3.要有市场、需求、架构、开发、测试等人员共同参与,最终需要达成共识。
如何取舍特性定义Scenario优先级
∙P1:首先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抽出那些支撑场景必须的功能和非功能性要求,标定为P1级的,这些是产品必须提供的特性。
∙P2:然后考虑开发周期、资源投入和开发难度,以及对用户的影响,确定剩下的哪些功能是需要提供的,标定为P2级的。
∙P3:从中剔除那些不做的功能,放到“非目标”中。
剩下有分歧,模棱两可的功能,可以标定为P3级,在有时间和资源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实现。
特性的优先级划分定义Features的优先级
∙P1--must have:属于产品必须具备的特性,没有此特性无法完成一个业务场景的;
∙P2--nice to have:属于产品的扩展特性,有了这些特性让产品更好用,但是没有此特性,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业务;
∙P3--may not have:属于产品的可选特性,在非典型场景下可能才会用到,锦上添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