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排球发上手飘球击球瞬间的生物力学特点及落点分析范文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排球发上手飘球击球瞬间的生物力学特点及落点分析范文
每一场赛事都是从发球开始的。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各队得分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的比赛中,比赛双方都会发出具有一定力量的前冲飘球,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而且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影响其技术、战术的发挥,以及阵容战术的配合,为本方创造反击进攻和得分的机会。
发球技术的好坏,常常反映出一支球队的整体技术水平。
本文就是对正面发上手飘球击球瞬间的生物力学特点对发球准确性的影响进行论述,从而为发飘球的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提供一些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排球原地正面发上手飘球击球瞬间的技术动作。
测试对象为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11级、2012级各5名排球专修队员。
【表1】
1. 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发球技术动作、发球技战术、发球现状等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运动生物力学法
(1)定机摄影;(2)图片解析。
2结果与分析
2. 1 对击球瞬间身体各关节角度的分析
表1是试验对象中6名测试者在右手发上手飘球时击球瞬间身体各关节角度的数值。
这6名测试者发出的上手飘球均准确落在有效区域。
从表1可以看出,击球瞬间右侧关节的角度平均值为158.14°,左侧关节的角度平均值为140.38°时,击出的上手飘球可准确落在有效区域。
表2是试验对象中4名测试者在右手发上手飘球时击球瞬间身体各关节弧度的数值。
这4名测试者发出的上手飘球均未落在有效区域。
从表2可以看出,击球瞬间右侧关节的角度平均值为155.85°,左侧关节的角度平均值为139.23°时,击出的上手飘球无法落在有效区域。
2. 2 对击球瞬间身体各关节角速度的分析
表3反映了试验对象中6名测试者在右手发上手飘球时击球瞬间身体各关节角速度的情况。
这6名测试者发出的上手飘球均准确落在有效区域。
在表3中,击球瞬间右侧关节角速度平均值为136.37°/s,左侧关节角速度平均值为 -33.8° /s。
2. 3 对击球瞬间各环节角度的分析
表4显示的是发球准确落在有效区域的6名试验对象在右手击球瞬间身体各个环节的角度情况。
表5的4名试验对象用右手所发出的上手飘球未落在有效区域。
数据显示4名试验对象的右侧各环节平均角度值为24.06°,左侧各环节平均角度值55.58°。
2. 4 对击球瞬间各环节角速度的分析
在表6中的6名试验对象右手发出的上手飘球均准确落在有效区域,通过对他们击球瞬间各关节的角速度计算,得出右侧各环节平均角速度为-271.6°/s,左侧关节角速度平均值为67.04°/s。
对表6的环节角速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可发现当发球准确时,右侧各环节的角速度平均值大于发球不准确时的右侧各环节角速度平均值;左侧各环节角速度平均值小于发球
不准确时的左侧各环节角速度平均值。
由此可推测加强右侧各环节的训练可提高上手飘球发球准确率。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发球落点准确与落点不准确两组数据中右肩角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的右肩角大于后者的右肩角。
(2)发上手飘球落点准确时击球瞬间各关节角速度均小于落点不准确时击球瞬间各关节角速度。
(3)加强右侧各环节的控制力训练、提高左侧各环节的爆发力可提高上手飘球发球准确率。
3.2建议
(1)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加强力量素质和整体技术的同步训练;还需要强调和突出发球动作的各个部分以及完整动作的训练。
(2)发球时抛球要稳、要固定,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挥臂速度条件以及习惯打法,使每次发球时抛到固定点,既稳又准。
(3)击球的手型、手法是依据发球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要在挥臂的轨迹、击球用力、部位、声音等方面利用判断、对比、感觉等因素,去准确地把握运用要点,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
(4)挥臂动作要沿着固定的轨迹挥动,不能忽左忽右,最后击球用力基本是沿着水平方向。
每次要击准球的后中下部,力量要通过球体的重心,这样球体不旋转,而飘晃地向前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