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刺法,例:
• 中暑,十宣三棱针点刺出血 • 急性咽喉痛:耳尖、少商点刺出血
• 发热不退,同上
• 痤疮(实热):太阳、委中刺血
• 麦粒肿:耳尖
2、刺络法(缓排法):
• 〔操作〕络指表浅细静脉 缓慢刺入 出血少量(勿刺伤A),然后用消毒干棉 球按压止血。 • 〔应用〕多用于四肢部位,如腘窝、 肘窝。 • —临床常用于中暑时在肘窝、腘窝浅静 脉络刺出血;
〔概述〕
• 定义:三棱针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 刺破患者身体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 血以治疗疾病,此法称刺络疗法 • (又称刺血络、刺络放血、放血、刺血术)。 • 《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的 治疗原则; –宛陈——血郁积日久的意思; –除去——对血郁积久的当用泻血法。
三棱针渊源
4、挑刺:
• 用三棱针将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或挑断 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白筋) • 〔操作〕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 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经过消毒过 的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使出血或流出粘 液;或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刺入0.5公分左 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高,然后局 部消毒,覆盖敷料。 • [应用]广泛,常用于顽固性疾病, • 反应点寻找:类似丘疹,结节状反应物,压痛 点
刺络法——治例
• 急性淋巴结炎(红丝疔) :在红丝上, 该经的郄穴,多针刺血。 • 面N麻痹:患侧耳背近耳轮处明显的血管 一根 • 厥阴头痛:耳前后络脉 • 热病汗不出、痉身反折、腰痛不可以顾: 取腘窝中血络。 • 咽喉肿痛:点刺舌下V,出血1毫升/ 刺破耳背V出血0.5毫升。
3、散刺(豹文刺):
• • • • • 结合挑刺部位的选择介绍其应用。 1、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 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痛证 3、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点刺。 4、反应点挑刺:
三棱针的适应范围
• 作用: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通经络 • 适应证:实证、热证、 、瘀血证、寒实证 皆适用。 急性、顽固性痹证。
• 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昏厥、 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 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 疳疾、痔疾、久痹、头痛、丹毒、指 (趾)麻木等
三棱针适用证例(I)
• 应用举例: • 1、昏厥、中风闭证:十二井穴、人中、 百会 • 2、高热、中暑: –高热:大椎、耳尖、少商、十宣、委 中、曲泽 –中暑:水沟、十宣、委中、太阳
适用证(II)
• 3、急性咽喉肿痛:少商、耳尖、鱼际;内庭 • 4、目赤肿痛:耳尖、曲池、太阳、印堂、 • 肝俞、攒竹 –麦粒肿:背部肩胛区寻找反应点(若无点 则选膏肓俞)点刺出数滴血。 • 5、顽癣、疖肿初起:局部散刺数十针,见血 为止,
Thank you!
反应点
• 类似丘疹,一般似针帽大小,多呈褐色,或粉 红、灰白、棕褐色。 • 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鉴别。 • 反应点如不明显,可用干毛巾或拇指掌面在皮 肤上来回擦几下,一般即可显示。 • 例子:痔疾——腰骶部或八髎穴 麦粒肿——耳尖,大椎,肩部 瘰疬(颈)——两肩胛内区脊柱两侧
• 古称锋针.是从砭石刺血法发展。 • 《灵枢· 九针论》: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 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主痈 热出血。长1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利, 呈三棱锥形。 《素.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 对刺血的方法应用范围,《内经》中有丰富论 述,如应用方法有“络刺”、“赞刺”、“豹 纹刺”
–配穴:颈部+风门出血0.5ml;肘部+天井出血5 滴;外阴+曲骨;眼睑+阳白3滴;痒甚+血海3 滴。久病不愈+足三里3滴。
适用证(III)
• 6、扭挫伤:急性腰扭伤(局部散刺)。
– 腘窝/人中出血。
• 7、落枕:患侧天柱、大杼点刺出血0.5ml。
–风池、肩井、阿是,点刺后拔罐。

8、疳疾:四缝流出粘液。
一、针具与操作方法
• ㈠、针具
• 三棱针一般不锈钢针制成, • 针长约6厘米,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 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的刃,针尖锋利。 • 三棱针是刺血泻络的主要针具(梅花针、 毫针),刺络拔罐。有大、中、小号, 常用中、小号。
〔消毒〕
• 1、针具:由于三棱针是用于点刺放血、
针较粗,创口较大。
三棱针挑刺例
• 痔——腰骶部、八髎穴有反应点 麦粒肿——耳尖、大椎、肩部有反应点 • 瘰疬——(颈部)脊柱两侧的两肩胛内区有反 应点 • 疳积——四缝、鱼际、脾俞、胃俞 • (挑刺除用三棱针施术外,现常用挑针进行。 • 一般挑刺3-7日一次,3-5次一疗程,休 息10-14天后,可进行第二疗程。
挑刺 〔应用〕
操作方法
• 常用的几种刺法 • 1、腧穴点刺(速刺法): • 2、刺络法(缓排法): • 3、散刺(豹文刺): • 4、挑刺:
1、腧穴点刺(速刺法):
• 在穴位点刺出血。 • 〔操作〕A、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 使血聚集穴部;B、常规消毒, • C、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 1-0.3公分 左右,立即出针。 • D、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 • E、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 〔应用〕多用于指趾末端穴、耳穴
• 是对病变局部或周围进行点刺的一各 方法。
• 因其针刺出血点多,形如豹文,所以 称为• 按不同疾病分两种刺法 • 顽癣、疖肿初起(未化脓):四周刺出血 • 扭挫伤后局部瘀肿:由病变外缘环向中心点 刺,根据部位大小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 以促使瘀滞的瘀血或水肿的排除,达到“宛 陈则除之”,去瘀生新,通经活络目的。 (在瘀肿局部消毒后如豹纹般散刺出血。) • 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深浅而定。 • 注意:皮肤感染,溃疡、疤痕及不明原因肿 块,不要在接针刺局部患处,宜用周围选穴 刺。
• 使用前进行:A、高压消毒。
• B、70-75%酒精浸泡20-30分。 消毒,再用75%脱碘,方可施术。
• 2、局部皮肤:先用2%碘酒的棉球
㈡、操作方法
• 〔持针〕正确持针方式三棱针的刺法:
• 右手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尖部, 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 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点刺华佗夹脊(T1-L5),见血点即可。
• 9、久痹:顽固性痹证:
–局部循经取穴2-3个,阿是点刺5滴。
• 10、趾端麻痹证:八风、八邪速刺,
–末梢N炎、周围N炎等。(可改善循环)。
• 11、毒蛇咬伤:排毒,出现肿胀进,在八风、八邪 刺,防止出血不止(发生出血休克),含溶血毒素。
三、注意事项
• 1、体位选择、防晕针 • 2、严格消毒、防感染 • 3、操作手法:浅而快,勿伤A,较大V。 • 针前考虑出血量。 • 4、禁忌症:出血倾向,虚证。 • 妇女产后产、产前,外伤大出血。 • 5、疗程:每日/隔日一次,3-5次/疗程, • 急证可2次/日。 • 如出血较多,则每周1-2次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