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祖逖北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古文二则之《祖逖北伐》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
2、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教育学生胸怀大志,自学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学习过程:
一、课文导入
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讲的就是东晋范阳祖逖。
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而祖逖是怎样做的呢?……
二、诵读翻译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划重点句节奏:
①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③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④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2.解释词语
①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鱼肉:残杀,残害
②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假如将:将领
③逖将其部曲将:统率
④起冶铸兵兵:兵器
⑤蹴琨觉觉:觉醒
⑥以复中原复:收复
⑦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复:再
3.翻译句子
①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我如不能(驱逐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的活(……),有大江作证!
4.课文结构
(一)(从“初”到“因起舞”)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为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基础。
(二)(从“及渡江”到“有如大江”)写祖逖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在不被朝廷重用的困难情况下仍率“其部曲”渡江,并立誓收复中原。
(三)(结束一句),写祖逖渡江后,招募军队准备北伐。
三、探讨课文
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江山。
〖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作准备。
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
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
4、据历史记载,祖逖率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为一代名将,结合课文,请你说说祖逖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初,范阳祖逖,少有志”可以看出他素怀大志。
原因二:从“中夜闻鸡鸣……因起舞”可以看出,祖逖能自觉地刻苦磨练自己。
原因三:从“晋室之乱……望风响应者矣”可以看出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说明时世造就英雄。
原因四:从“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也可以看出祖逖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
结合下文的事态发展,还可看出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原因五:从祖逖大胆进言,司马睿并不真正重用他,而他依然“纠合骁健”、
“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可以看出祖逖精忠报国,矢志不移。
四、找出课文出自的成语
闻鸡起舞:后用来比喻志士及时奋发。
自相鱼肉:比喻内部自相吞并残杀。
望风响应:风,气势、声势。
看见对方的声势而积极响应,或按对方的要求去做。
击楫中流:比喻收复失地,振兴事业的决心。
五、当堂测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分)
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俱:一起
②及渡江及:等到
③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的
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如果、假如
⑤睿素无北伐之志素:平素、向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非非恶声也!”因起舞。
“这并不是不好的声音!”于是就起床舞剑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3分)闻鸡起舞(1分)。
启示:把勤奋努力,不断磨炼自己的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2分)。
22.古文二则之《祖逖北伐》
学习目标:学生姓名:
1、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
2、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教育学生胸怀大志,自学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学习过程:
一、写作内容
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连的年代。
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丧失半壁江山,偏安于东南一隅。
祖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胆进言,力主北伐。
即使不被重用,他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
本文通过祖逖所言所行,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二、感知课文
1.划重点句节奏:
①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③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④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2.解释词语
①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鱼肉:
②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将:
③逖将其部曲将:
④起冶铸兵兵:
⑤蹴琨觉觉:
⑥以复中原复:
⑦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复:
3.翻译句子
①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三、课文结构
(一)
(二) (三)
四、探讨课文
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
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
4、据历史记载,祖逖率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为一代名将,结合课文,请你说说祖逖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原因四:
原因五:
四、出自成语
五、当堂测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分)
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俱:
②及渡江及:
③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
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
⑤睿素无北伐之志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非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