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词三百首》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1
岳飞一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长出了千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岂止是为情而愁。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了君王天下事,却只换来可怜白发生!
屈原为国“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陆游死前不忘交代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回顾那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爱国之士,爱国之事,数不胜数,他们为国而生,为国而死,为国悲,为国愁,为国战死沙场,为国宁葬鱼腹……一切为了国,然而他们不知道单凭他们的一臂之力怎能挽回国家的一点一滴!他们进忠言,却被认为是谗言,他们的血、泪与长叹换不来天子的一丝悔悟,最终大好河山还是悄然沦没,而他们也随之自刎。
是愚忠?是尽忠?
历史长河流淌到19世纪,中华大地,硝烟弥漫,眼看就要亡国,一批有士之士又站了起来,他们抵外反内,从反清到反帝再到抗日,到国共十年内战,再到新中国建立。
中间又有爱国之士壮烈牺牲,终于新中国站起来了,她巍然屹立于东方之巅,主宰世界。
如今,中国极力提倡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是不希望无辜的人死去,不想用更多的尸体来祭奠今天的和平,也不想让今日之国魂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不复仇,并不代表懦弱,只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罢了。
用世界的和平友好替代你死我活的复仇战争不是更负有责任的选择吗?
眺望世界,回顾历史,那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像是在对我们诉说:
希望每位炎黄子孙铭记历史,放下仇恨,珍爱和平。
像是向我们祝愿:
愿国富强,国魂永存!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2
当我背完老师布置的宋词之后,我被宋词中的愁淹没了。
仅翻阅
《宋词三百首》,其中愁的句子竟高达125句。
而对于不同的词人来说,愁又有不同的概念,愁的又是不同的事情……对于词人柳永来说,他愁的是和情人分别时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烟。
”的离愁。
嗨,这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啊!
而同样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一个喜欢趴在窗边看夕阳的小家碧玉李清照,她是我听闻过的词人中最多“愁”的人!在早期的词中她表达的是家愁、情愁、闲愁和离愁——清丽婉转。
后期的词则写得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当然,柳永和李清照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要数南唐李煜了。
他是一个被人幽禁在雕栏玉砌的后宫中的亡国奴。
他也就只能站在阁楼里望着曾经的江山哀叹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愁有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
说完了轻于鸿毛的愁,再来说说重于泰山的愁吧!对于被贬官的苏轼和立志要精忠报国的岳飞来说,愁的却是不能为国尽忠,报效祖国啊!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愁就重于泰山,相比之下,那种儿女情长的愁,就显得轻飘飘的!
我最欣赏的词人是辛弃疾,他愁的是生活在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有志不能伸,坐看祖国大好河山为金兵所占,所以他的愁,又多了一种国恨家愁。
他是一个人生经历丰富、有血有肉的人。
少年时期的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血气方刚的时候也曾有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到两鬓斑白的时候也就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
早在1000多年前,苏轼就告诉了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无远虑,必有远忧。
”是啊,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愁,比如说,幼年时期是闲愁;青年情窦初开的时候是情愁;中年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却是家愁;等到两鬓斑白的老年时期却是离愁。
愁,各式各样的愁,它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
找到愁的方向,也就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解决了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朝着这努力的方向走,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才
能成就一段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一段有意义的愁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一段有意义的愁才能成就一段有意义的人生……
至此,你会发现正如李清照所说:“怎一个愁字了得?”,有时候,愁,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你愁对了方向……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3
午后,静谧的阳光弥漫,浓浓的茉莉花茶飘散,阳光斜照在身上温暖而又安详。
一缕缕温和的风,翻动菲薄的书页,嗅到淡淡的.墨香。
诗词的世界里,每一个字眼,都像跳动的音符,谱成了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支曲。
诗词里的韵,悠长悠长。
王昌龄的是“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木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可谓是韵无穷。
“松月生夜凉,风宗满清听”那山水韵传千古的清音,寂夜里听见别有一番风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桫百里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闻杜鹃啼声,山中处处有泉水飞流而下,遥遥看去好似悬在树梢。
“风梨花初带夜月,海常半含朝雨。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每一首诗词意蕴如此动人,寄意深长。
诗词里的情,感天动地。
《长恨歌》里所描写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密绵绵无绝期” 。
帝王由此而悲的爱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和生命的极限,最终达到永恒的境界。
《长相思》中“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杜牧的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白眷。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扰似坠楼人” 。
时光流转,繁华已不在了,这随风飘落的花似当日含情坠楼的绿珠,美丽但却薄命,思之让人汗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鹊桥仙里所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词里的愁,愁断柔肠。
《江城子》里“韵华不为少年留,恨忧忧,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逝去的春华不会停留,心里的愁什么时候才能罢休,飞絮落花时候心里更是愁肠百结,《丑奴儿》里“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尽识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历尽沧桑,饱尝愁滋味之后,回想起少年时代爱上高楼,为了赋诗强说愁,少年时是故做愁态,怕人不知自己有愁,可如今愁满柔肠,却不知从何说起。
《清平乐》里“别来春伴,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
乱拂了一身还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
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志者学人,习之修身。
读诗词乐之,乐在意韵无穷,书籍是智慧的翅膀,书籍中一切事物都被美妙的文字赋予了活力,日月星辰,江河山川为我们织就了一帘盛放着芬芳的梦。
快乐源于读书,特别源于读诗品词。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4
历史,化作点点微尘,飘散在风里。
不论是繁荣昌盛还是兵荒马乱。
纠结在一起,只余一抔净土掩风流,只余几册青史记往事,就如它展开般猝不及防,也同样无声无息去了。
然,洒落在白纸上的点点墨迹,始终未干,恍然间,仿佛还能看到晏殊在黄昏的亭下怅然吟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仿佛月圆之夜,还能依稀听见有几分醉意的歌声响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仿佛雕栏上有美人凝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仿佛看见了纤纤小雨中的:“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
”仿佛是依依惜别、难分难解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仿佛看见文人墨客来往匆匆的背影,看见江南烟雨中的“扣舷而歌”。
轻风微拂,水波不兴。
烟波江上的一叶扁舟,承载着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宫灯十里,歌舞升平。
商女悠扬的歌声,冲荡着诗人沉沉的爱国之心。
走过洛阳,走过长安,路过江南,看到书生睡在杨柳岸。
诗集才是真正的历史,任何史书都不比诗更有价值,它是每个时代最璀璨的结晶,光芒四射,霞光万丈。
悲伤,无奈,愁思,欣喜,
快乐,愤怒,惆怅,正义亦或者是谄媚,深情亦怨恨,欢笑亦泪痕,卑劣残忍亦善良自尊,都转眼化为尘土;它们的影子,却刻在诗上,深深的,刻骨铭心。
梦回千年,我化作一位书生;我路过小镇,夜凉如水,天边月正弯;路过长街,熙熙攘攘,叫卖都宛转;路过了洛阳,看到小姐,花楼绣牡丹。
我渐渐开始每晚梦到,故事里的长安;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长安城忽然开始下雨,重重楼阁,浩浩殿堂,湿了繁华沧桑;千万里外,我怅然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