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教学内容
教材1~3页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了八个方向。

本课时主要学习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方向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生:候车室、出站口、托运处、汽车站、商店……。

师: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些服务设施呢?
生:车站有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确定好位置就可以找到。

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

(板书: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课件出示某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服务设施示意图。

师: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看一看这个火车站广场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学生观察示意图,交流广场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生:候车室、出站口、售票处、快餐厅……
师:我们知道了火车站周围的服务设施,假如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它们都在什么方向?
生:商场在中心花坛的西南方向。

生:售票处和快餐厅都在中心花坛的西北方向。

生: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向。

……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

根据人们描述方向的习惯,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学生交流西北、东南、西南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西北指的是北偏西方向。

生:东南指的是南偏东方向。

生:西南指的是南偏西方向。

学生用手演示。

(演示正确给予鼓励)
师:既然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那它们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呈现P2含有角度的示意图。

)师: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这幅图花坛与出站口、托运处之间有连线,并且还分别标明角度。

师:谁能用角度来描述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指名说一说)生: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生: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师:同学们刚才很准确的描述出了托运处和出站口的具体位置,考虑一下其他设施的怎样用角度来具体描述出它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生:售票处在花坛的北偏西45°。

生:招待所在花坛的南偏东60°。

……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角度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与东、西、南、北构成的角度,再填空。

(3)同学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练一练,第3题。

(1)第1幅图。

学生观察示意图,连线并测量角度,用角度来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和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

(2)第2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为什么两幅图中邮局的方向不同。

(观测点不同,物体所处的方向也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以过山车为观测点,填出其他游玩项目的位置。

(1).蹦床在过山车的( )偏()()°方向上。

(2).旋转木马在过山车的( )偏()()°方向上。

(3).海盗船在过山车的( )偏()( )°方向上。

(4).卡丁车在过山车的正()方。

答案:(1)东偏北45°(2)北偏西30°(3)西偏南20°(4)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

谁能说说在平面图上怎么用角度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确定观测点。

2.在观测点和要确定位置的物体之间作连线。

3.测量这条连线与北或南构成的角度。

六、布置作业
1.如图,以O点为观测点,在O点西南方向的点是()。

A.①② B. ③ C. ④ D.⑤
2.以O点为观测点,在O点西北方向的点是有()。

A.① B.② C. ③ D. ④
3. 以O点为观测点,在O点东北方向的点是有()。

A.①② B.② C. ③ D. ④
答案:1.D 2.D 3.A
板书设计
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
1.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2.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3.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先交代观测点,再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认识简单路线
教学内容:
教材4—5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提示: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后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了城市公交车的行车路线图,通过利用路线图来快速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思考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行走路线,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出行,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目的地,和所经过的路线,来经历认识简单路线图的过程,学会怎样出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简单的平面图,进一步掌握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线路图在表达和交流问题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难点:能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准备:教材例2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大家都做过公交吧,来说说你对公交的了解。

生:公交车有固定的运行路线,每天往返在固定的路线上。

生:公交车里有运行路线图,标明途径的站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图问题。

板书: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说对公交车的了解,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了解路线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例2的示意图:某城市1路和5路的公交路线示意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小组交流说说从这张图中你了解到的信息。

指名汇报。

生:1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是蓝色的,从文化宫途径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

生:5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是红色的,从体育馆经商场到火车站。

生:从火车站到长途汽车站坐1路和5路都可以到达。

生:从文化宫到体育馆中间要倒车才能到达。

生:……
师:张大爷要从长途汽车站去火车站,请你给张爷爷指指路。

生: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生:张爷爷可以坐1路车先往北走到邮局再往西走到火车站。

生:张爷爷还可以坐5路车向西走到商场再向北走到火车站。

师:在大家的指引下,张爷爷到了火车站。

师:咱们来模拟一下出行,大家来根据路线图,说说自己的起点和终点,其他同学来描述一下所走的路线。

注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生:我想从少年宫去邮局该怎么走呢?
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回答。

生:坐1路车可以直接到达。

生:我想从医院到游泳馆该怎么走呢?
师:大家看看路线图,思考一下,指名回答。

生:医院在5路车所经过的站点中,游泳馆在1路车所经过的站点上,所以从医院坐5路车到商场,换乘1路车,到游泳馆。

师:大家描述的很详细。

那么怎样才能把路线描述的更准确呢?
生:我觉得描述路线时要说明方向。

(例如,向西走,向东走)
生:我觉得还要说明要走的距离(所经过的站点数)。

师:大家说的不错。

我们在描述路线时可以根据这个模式来描述:从()出发,向()走()站到达()。

在叙述时
可以灵活运用这个模式。

师:大家利用刚才的模式叙述一下从从医院到游泳馆该怎么走呢?生:从医院坐5路车向西走1站到天文馆然后向西北走,3站地到电影院,在向西走1站地到商场,换乘1路车,向西走3站地到游泳馆。

师:叙述的很准确。

以组为单位,提出路线问题,大家用这个模式来叙述。

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该部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学及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使学生充分地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所经过站点数)描述路线。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练一练第一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看图。

(2)学生交流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3)利用描述路线的模式来叙述教材中的第2小题。

(4)模拟出行,小组内互相提出问题,交流解答。

(5)如何返回呢?
2.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

教师提示:分清方向和距离。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场景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全面完成学习目标。

最后提出返回路线,对学生的技能进一步提高。

答案:第2题(1)东 2 南 2 (2)西南 3 3. 西 3 东北2
四、达标反馈。

1.下面是某市某路公交车的路线图。

(1)从小丽家到学校共经过()个站点,()次改变行驶方向。

(2)从商店向()偏()30°方向行驶()站到达商场,再向()方向行驶()站到达烧饼店,最后向()偏()70°方向行驶()站到达小丽家。

2.
下面是某市2路公交车行驶路线图。

(1)人民医院在书店的()方向;电影院在书店的()方向。

(2)2路车从城市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平安里,再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书店。

(3)刘叔叔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他可能从()或()上的车。

答案:1.(1)6 3 (2)北西 1 西 3 南西 2
2. 1.西南正东 2.南 2 西北 2 西 3
3.人民医院光明路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描述出行路线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生:叙述路线的模式从()出发,向()走()站到达()。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以后出行就方便多了。

六、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的线路图,描述李丁上学和回家的路线。

上学路线:
放学路线:
答案:上学路线:李丁从家出发向东偏北35°方向走到超市;从超市向正东方向走到中心广场,从中心广场向东偏南30°方向走到新
华书店,从新华书店向正东走到学校。

放学路线:从学校向正西走到新华书店,从新华书店向西偏北30°方向走到中心广场,从中心广场向正西走到超市,最后从超市西偏南35°方向走就到家了。

板书设计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出行路线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叙述路线的模式从()出发,向()走()站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