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蚂蚁与蟋蟀》表演游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蚂蚁与蟋蟀》表演游戏教案
表演游戏:《蚂蚁与蟋蟀》(一)
游戏目标
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蚂蚁与蟋蟀的不同特征。

能尝试增加蚂蚁与蟋蟀之间的对话内容。

能使用自制或收集的游戏材料进行角色装扮,与同伴合作游戏。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语言活动:引导幼儿熟练地复述故事《蚂蚁与蟋蟀》。

2、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长、昆虫的特殊本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等,以丰富游戏情节。

材料准备:
增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制的表演服饰和道具(昆虫的触角、翅膀等)。

环境创设:
布置“蚂蚁、蟋蟀服饰和道具”展览,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并提出修改意见。

游戏过程
一、欣赏幼儿自己准备的服饰和道具,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二、回忆上次的表演的情况。

教师:上次游戏体验你扮演什么角色?怎么表演?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更生动地表演?
三、提出游戏要求。

1、选出本组的组长,组长要协助组员分配角色。

2、组员要听从组长的安排,合理使用道具装扮自己。

3、在游戏中可以增加蚂蚁一蟋蟀的对话内容。

四、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指导幼儿用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表现角色的特征。

2、观察幼儿在表演中是否能合理利用道具,是否会用协商的办法解决角色争抢的问题。

3、及时鼓励幼儿会创设性增加角色对话内容的幼儿和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

五、整理游戏场地,分类收拾游戏材料。

1、整理游戏场地,分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游戏中你认为谁演的最好?好在哪里?(请个别幼儿说并表演。

)你们增加蚂蚁与蟋蟀对话的内容了吗?是什么?
表演游戏:《蚂蚁与蟋蟀》(二)
游戏目标
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角色,进行初步的表演。

能在表演中发现问题,为下次游戏提出想法与建议。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语言活动:引导幼儿复述故事《蚂蚁和蟋蟀》,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2、亲子活动:请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昆虫标本及相关资料(如昆虫的生长、昆虫的特殊本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等。


材料准备:蚂蚁与蟋蟀的头饰若干、大树一棵、积木若干。

环境创设:布置“蚂蚁、蟋蟀服饰”展览,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游戏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蚂蚁与蟋蟀》的故事中有谁?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蟋蟀?如果你来演,你会怎样表演?夏天的蟋蟀与冬天的蟋蟀表演起来有什么不同?(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蚂蚁,你会怎样表演?蚂蚁除了辛勤的劳动,它还会说什么话?你们今天都准备了哪些道具?想怎样表演?
二、提出游戏要求。

1、选择适宜的材料布置游戏场地。

2、选择道具装扮自己后,再进行表演。

三、幼儿按意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1、指导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

2、观察幼儿游戏中的对话,以及用不同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不同角色特征的情况。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地,分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1)教师:今天的游戏你扮演什么?你认为与同伴合作得好吗?(2)组织幼儿讨论:蟋蟀还可以怎样表演会更生动?有什么好的建议?游戏中还缺少什么?
反思:
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幼儿理解角色帮助很大。

幼儿们一致认为蟋蟀好吃懒做,贪图享受,而蚂蚁十分勤劳,夏天就储存冬天的食物。

表演中。

他们兴趣盎然,喜欢模仿,能流利、自然地说出角色之间的对话,整个故事表演较完整。

表演游戏:《蚂蚁与蟋蟀》(三)
游戏目标
结合主题经验,拓展原作品的情节,能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增添蜜蜂、蝴蝶的角色特征。

客观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指导幼儿学习表演唱《劳动最关荣》。

材料准备:增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制作和收集的蜜蜂、蝴蝶的服饰和道具。

环境创设:布置“蜜蜂、蝴蝶服饰和道具”展览,并布置游戏场地。

游戏过程
一、欣赏“蜜蜂唱歌采蜜”的表演片段,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教师:他们表演的好吗?好在哪里?你们表演时还可以增加哪些动作?
二、提出游戏要求。

1、协商、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

2、用不同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示蜜蜂、蝴蝶的特征。

三、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新增的蜜蜂与蝴蝶角色对话的表演情况。

2、观察其他动物的细节动作的表演情况。

3、观察幼儿轮流扮演角色的情况。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地,分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你今天在游戏中表演了蜜蜂或蝴蝶了吗?是怎样表演的?你认为你表演怎样?你认为谁表演的最好?好在哪里?你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吗?是怎么解决的?
反思:
这次游戏中幼儿表演的动作丰富了许多,如表演蚂蚁的幼儿,不止是不停地搬运粮食,还增加了碰触角表示传话的动作,许多幼儿还增加了擦汗、捶腰等表示他们工作很辛苦的动作,扮演蟋蟀的幼儿在表演中如痴如醉地唱歌,还歪着头,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眼神,最后可怜地趴在蚂蚁家门口求食,表演的特别生动。

表演游戏:《蚂蚁与蟋蟀》(四)
游戏目标
会增加故事情节,创编表演内容,大胆表现工蜂跳“8”字舞和采蜜回家喂宝宝吃的情节、蝴蝶用腿传花粉的情节,以及工蚁用触角传递信息并一起搬运食物的情节。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并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2、语言活动:鼓励幼儿尝试改编故事的结局,丰富表演游戏情节,尝试创编蚂蚁、蝴蝶、蜜蜂三种昆虫在游戏中的对话内容和动作的表演。

材料准备:增加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制作和收集的服饰、道具、投放百宝箱供幼儿选择替代物进行游戏。

环境创设:展示新增的道具。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

1、教师:在前几天的语言活动中,我们尝试改编故事的结局,小朋友编了许多不同故事结局,今天游戏时你想怎么改编故事结局?怎么表演?(请个别幼儿进行故事的改编,并进行表演。

)蚂蚁、蝴蝶、蜜蜂三种昆虫在游戏中还可以增加什么对话?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请个别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演。


2、教师:你们想在今天的游戏中增加哪些新的道具?用在什么地方?
二、提出由此要求。

1、装扮昆虫和布置环境的动作要快一些。

2、对故事的结局部分要多懂脑筋改编,编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结局。

3、组长在本组表演一次以后,可以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再创编下一次的表演内容。

三、幼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幼儿如何创编故事的结局,怎么表演。

2、适时平行介入,帮助幼儿解决新问题,提高幼儿表演水平。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2、交流游戏情况。

(1)请个别创编比较有新意的小组长上台表演改编后的故事情节,幼儿分享、评价。

教师:你认为你创编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2)交流道具使用情况。

教师:你在今天的游戏中使用了新的道具吗?在什么地方用?怎么用?(幼儿可以边说边用表演的方式说明道具的使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