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设计说明
5.1设计的工艺要求
(1) 工艺规定
1 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合同规定的
年或日最大输气量计算,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

2 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必须清除机械杂质;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烃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3。

3 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气源条件、用户需要、管材质量及地区安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 当输气管道及其附件已按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 0007和《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 0036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

5 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

有条件时宜采用管道内壁涂层。

(2) 工艺设计
1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及用户的特点和要求,对管道进行系统优化设计,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2工艺设计应确定下列主要内容:
1)输气总工艺流程。

2)输气站的工艺参数和流程。

3)输气站的数量和站间距。

4)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

3 管道输气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

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间距。

当采用离心式压缩机增压输送时,站压比宜为1.2~1.5,站间距不宜小于100km。

4 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协调,在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压缩机组的数量、选型、联接方式,应在经济运行范围内,并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5 具有配气功能分输站的分输气体管线宜设置气体的限量、限压设施。

6 输气管道首站和气体接收站的进气管线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7 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8 输气站应设置越站旁通。

进、出站管线必须设置截断阀o截断阀的位置应与工艺装置区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便于接近和操作。

截断阍应当具备手动操作的功能。

5.2 线路
5.2.1线路选择原则
1 线路走向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沿线主要进气、供气点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条件,经多方案对比后确定。

2 线路宜避开多年生经济作物区域和重要的农田基本建设设施。

3 大中型河流穿(跨)越工程和压气站位置的选择,应符合线路总走向。

局部走向应根据大、中型穿(跨)越工程和压气站的位置进行调整。

4 线路必须避开重要的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
文物保护区。

5 线路应避开城镇规划区、飞机场、铁路车站、海(河)港码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当受条件限制管道需要在上述区域内通过时,必须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6 除管道专用公路的隧道、桥梁外,线路严禁通过铁路或公路的隧道、桥梁、铁路编组站、大型客运站和变电所
5.2.2地区等级划分
地区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按划定地段内的户数划分为四个等级。

在农村人口聚集的村庄、大院、住宅楼,应以每一独立户作为一个供人居住的建筑物计算。

1)-级地区:户数在1 5户或以下的区段;
2)二级地区:户数在1 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3)三级地区: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
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
口稠密区;
4)四级地区:系指四屡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
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

2 当划分地区等级边界线时,边界线距最近一幢建筑物外边
缘应大于或等于200m。

3 在一、二级地区内的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人聚集的地方,应按三级地区选取设计系数。

4 当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足以改变该地区的现有等级时,应按发展规划划分地区等级。

5.2.3线路勘察
线路勘察一般分为踏勘、初步勘察(简称初勘)和详细勘察(简称详勘)。

当管道工程规模较小、通过地区自然条件较简单时,勘察阶段可适当简化。

(一)踏勘
利用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和航测、遥感照片等资料,在1:50000和1:500000地形图上标出管线可能通过的几条线路走向方案,并量出各方案的线路长度,对重点地区如城镇、大中型河流穿(跨)越位置、不良地质地段以及需要比选的地段进行踏勘,调整线路走向,编写踏勘报告,作为输气管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其内容及要求如下:
1.工程地质
(1)了解区域性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概况,进行地质描述。

(2)概略提供线路各方案通过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3)对于线路各方案的不良地质地段,应概略了解其性质,调查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其对管道危害程度。

(4)穿(跨)越河流应了解地层、岩性构造、河床与岸坡的稳走程度等概略情况,提出穿(跨)越方案的比选意见。

(5)搜集沿线地震基本烈度资料。

2.测量
(1)线路走向平面图,比例尺1:100000~1:500000。

(2)线路纵断面图,比例尺横1:100000~1:500000,纵1:5000~1:50000。

(3)工程勘察照片。

(4)搜集气象、水文、地质、地震、交通运输、行政区域等有关资料。

(二)初步勘察
初步勘察是在设计任务书下达后或设计合同书签定后,初步设计开始前进行。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精神,对线路走向方案作进一步勘察,为编制初步设计推荐线路走向方案提供依据。

内容及要求如下:
(l)对线路各走向方案的重点地区进行勘察,调整线路走向。

(2)选择控制线路走向的控制点,确定线路基本走向。

(3)选择站场、基地位置。

(4)选择大、中型河流穿(跨)越位置。

(5)搜集有关资料。

主要包括:沿线城镇规划,农田水利,动力供应,工矿企业的分布与规划,交通、电力及通信线路的分布与规划,水库等资料。

1.工程地质
(1)沿线地形地貌概况。

(2)各线路走向方案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并推荐线路走向方案。

(3)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并推断其影响程度。

(4)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编绘工程地质分区图、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5)穿越河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测量
(l)线路走向平面图,比例尺1:50000—1:500000。

(2)线路平面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3)线路纵断面图,比例尺横1:50000~1:500000,纵1:5000~1:50000。

(4)站场、基地平面图,比例尺1:200~1:1000。

(5)大中型河流穿越平面图,比例尺1 t 200~1 t 2000。

(6)大中型河流穿越纵断面图,比例尺横1:200—1:2000,纵1: 20~1: 200。

(7)特殊地段地形图视现场情况确定。

(三)详细勘察
(1) -般在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按初步设计批准的线路走向方案,实地确定线路中线,埋设平面转角桩,进行中线测量、地形测量、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察试验。

(2)选定站场及基地位置。


(3)选定大中型河流穿越位置。

(4)补充搜集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所需的资料。

(5)工程地质。

对线路、站场、基地、大中型河流穿越工程、不良地质地段(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沟发育地段、沼泽地段、盐渍地段、沙漠地段、黄土地段、煤矿沉陷区以及强震医等)按《油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规定> (SYJ53)进行详细勘察。

(6)测量。

①线路走向平面图,比例尺1:50000~1:200000,图中应标出线路走向、行政区划以及大中型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电力线、通信线、城镇、站场位置等;
②线路带状地形图,比例尺1:2000---1:10000,测绘出线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地形、地物、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电力线、通信线、地下设旖等,并标出转角桩的位置、角度、高程和里程等;
⑧线路纵断面图,比例尺横1;1000~1:2000,纵1:100~1:200如图3-1-1所示;
图:3-1-1
④站场、基地地形图,比例尺1:200~1:1000;
⑤河流穿越平面图,比例尺1:200~1:2000;
⑧河流穿越纵断面图f比例尺I t 20~1:200;
⑦穿越铁路、二级及以上公路地形图(1:200~1:500),断面图(横1 :200~1:500,纵1:20~1:50);
⑧特殊地段地形图其比例尺、测量范围视现场情况确定
5.2.4 管道敷设
1 输气管道应采用埋地方式敷设,特殊地段也可采用土堤、地面等形式敷设。

2 埋地管道覆土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1的规定。

在不能满足要求的覆土厚度或外荷载道大、外部作业可能危及管道之处,均应采取保护措施。

表:4-1
5.2.5 截断阀的设置
1 输气管道应设置线路截断阀。

截断阀位置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地势较高的地方。

截断阀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以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32km;
以二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24km;
以三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16km;
以四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8km。

上述规定的阀门间距可以稍作调整,使阀门安装在更容易接
近的地方。

2 截断阀可采用自动或手动阀门,并应能通过清管器或检测仪器。

5.5.6 线路构筑物
1 管道通过土(石)坎、陡坡、冲沟、崾岘、沟渠等特殊地段时,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设置保护管道、防止水土流失的构筑物。

2 埋设管道的边坡或土体不稳定时应设置挡土墙。

挡土墙应设置在稳定地层上。

3 管道通过易受水流冲刷的河(沟)岸时应采取护岸措施。

护岸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护岸工程设计应符合防洪及河务管理的有关法规。

2) 护岸工程必须保证水流顺畅,不得冲、淘穿越管段及支墩。

3) 护岸工程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水流及冲刷程度,采用抛石护岸、石笼护岸、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岸等措施。

4) 护岸宽度应根据实际水文及地质条件确定,但不得小于5m。

护岸顶高出设计洪水位(含浪高和壅水高)不得小于0.5m。

4 管道通过较大的陡坡地段,以及管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将产生较大下滑力或推力时,宜设置管道锚固墩。

5.5.7 标志
1 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

2 里程桩应沿气流前进方向左侧从管道起点至终点,每公里连续设置。

阴极保护测试桩可同里程桩结合设置。

3埋地管道与公路、铁路、河流和地下构筑物的交叉处两侧
应设置标志桩(牌)。

4对易于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段,应设置警示牌,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5.5.8 钢管及附属材料的选用
5.3 输气站场
5.3.1 压气站
站址选择:
(一)基本要求
(1)位置。

所选位置必须服从输气干线的大走向,并考虑交通、供电、给排水、电信、生活等条件;与附近工业企业、仓库、火车站及其它公用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现行《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占地面积。

所选站址应使站内各建筑物之间能留有符合防火安全规定的间距,必要时应考虑站场的发展余地。

(3)地形条件。

选择的站址应地势开阔、平缓,以利于场地排水和放空点位置选择,尽量减小平整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要求
(l)应避开易发生山洪、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质段及其它不宜建站的地方。

(2)遇到湿陷性黄土分布地区,站址应尽量避开,或选在湿陷量较小的地段。

(3)地下水位较低,无侵蚀性。

(4)地耐力不小于150kPa。

(三)勘察要求
(l)站址地形图取比例(1:200)~(1:500)。

(2)站场测量系统应与管线测量系统一致。

(3)测量范围,应考虑为总图布置方案留有余地(特殊地区建站可视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测量范围和地形图比例)。

(四)站址选择步骤
(1)先在总流向确定的范围内的地形图上(1 t 50000或1。

IOOOO)初选几赴作为站址。

(2)组织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总图、水、电、土建、地质、测量)以及生产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现场踏勘。

(3)站址确定以后应进行地质勘察和测量工作
5.3.2调压及计量
1输气站内调压,计量工艺设计应符合输气工艺设计要求,并应满足开、停工和检修的需要。

2调压装置应设置在气源气压不稳定,且需要控制进气站压力的管线上,分输气机配气管线上一级需要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计量装置之前的管段上。

3气体计量装置,应设置在输气干线的进气管线上,分输气机配气管线上以及站场自耗管线上。

5.3.3 清管
1清管设施宜设置在输气站内。

2清管工艺应采用不停气密闭清管工艺流程。

3清管器的通过指示器应安装在进出站的管段上,应按清管自动化操作的需要在站外管道上安装指示器,并应将指示信号传至站内。

4清管器收发筒的结构应能满足通过清管器或检测器的要求。

清管器收发筒和快开盲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清管设备设计技术规定》SY/T 0533和《快速开关盲板》SY/T 0556的规定。

5清管器收发筒上的快开盲板,不应正对距离小于或等于60m的居住区或建(构)筑物区。

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6清管作业清除的污物应进行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5.3.4压气机组的布置和厂房设计原则
1压缩机组应根据工作环境及对机组的要求,布置在露天或厂房内。

在高寒地区或风沙地区宜采用全封闭式厂房,其他地区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厂房。

2厂房内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布置,应根据机型、机组功率、外型尺寸、检修方式等因素按单层或双层布置,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1) 两台压缩机组的突出部分间距及压缩机组与墙的间距,应
满是操作、检修的场地和通道要求;
2) 压缩机组的布置应便于管线的安装;
3) 压缩机基础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进行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减振、隔振措施6.4.3压气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和噪声控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4压缩机房的每一操作层及其高出地面3m以上的操作平台(不包括单独的发动机平台】,应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及通向地面的梯子o操作平台上的任意点沿通道中心线与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得大于25mo安全出口和通往安全
地带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

5压缩机房的建筑平面、空间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备布
置、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要求。

6压缩机房内,应视压缩机检修的需要配置供检修用的固定
起重设备。

当压缩机组布置在露天、敞开式厂房内或机组自带起吊设备时,可不设固定起重设备,但应设置移动式起重设备的吊装场地和行驶通道。

5.3.5压气站工艺及辅助系统
压气站工艺流程计应根据输气系统工艺要求,满足气体的除尘,分液增压,冷却越站试运作业和机组的启动,停机,正常操作及安全保护等要求。

压气站内的总压降不宜大于100kPa。

当压气站出战气体温度高于60℃时,应设置冷却器。

冷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气体冷却方式宜采用空冷,气体通过冷却器的压力损失不宜大于50kPa。

b. 燃气轮气机汽缸壁冷却水,宜采用密闭循环冷却。

5.3.6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
每台压缩机组应设置下列安全保护装置:
a. 压缩机气体进口应设置压力高限,低限报警和高限停机装置。

b. 压缩机气体出口应设置压力高限,低限报警和高限停机装置。

c. 启动气和燃料气管线应设置限流及超压保护设施。

燃料气管线应设置停机或故障时的自动切断气源及排空设施。

d压缩机组油系统应有报警和停机装置。

e压缩机组应设置轴承温度及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气体温度监控装置。

温度高限报警,超限自动停机装置。

f离心式压缩机应设置喘振检测及控制设施。

g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应设置报警或停机装置。

5.3.7站内管线
站内管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站内除仪表、控制及取样等管线外,所有油气管均采用钢管及钢质管件。

(2)站内管线安装设计应采取减少震动和热应力的措施。

(3)管线的连接方式除因安装需要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外,均采用焊接。

(4)管线应采用地上或埋地敷设,不应采用管沟敷设。

(5)管线穿越车行道路时,宜采用套管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