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太仓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反映了(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西欧庄园的出现
C.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从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该现象体现了( )A.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三角贸易”为欧洲国家带来丰厚利润
D.中国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的贸易政策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写道:“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
A.意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
B.传播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确立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4.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
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
A.提出理想社会图景B.社会基础相当薄弱
C.复兴了古希腊文化D.重视追求现实幸福
5.14世纪,乔托在代表作品《哀悼基督》里,把人不同的悲伤程度都表现出来了: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悲怆、女弟子的悲痛、男弟子的悲伤、老人的叹泣等。
这一艺术表达的出现是由于(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人们热衷探险活动
C.对科学和理性的追求D.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6.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航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促进欧洲中心格局的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7.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四世纪发端于意大利”。
这场“社会运动”的主要思潮是( )A.自由主义B.理性主义C.社会主义D.人文主义
8.16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伦敦、汉堡等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
1500﹣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至少翻番的城市有18座,其中6座是港口城市。
1600﹣1750
年,欧洲人口翻番以上的城市有34座,其中11座是港口城市。
这一时期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西欧庄园的衰落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9.某文献提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建立新的政府。
”据此推断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
10.下面美国独立战争进程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独立宣言》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共产党宣言》
11.某校历史兴趣班排演历史短剧,一位同学扮演18世纪时英国的一位首相。
他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
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阻挡国王踏进这所房子的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12.历史学家马立博研究17世纪的世界时指出:“……其时正值俄国的‘多事之秋’,英国也发生了内战,法国则出现了农民暴动……气候变化在那时的确是一个世界范围现象,因此对解释17世纪普遍的危机有用。
”材料中的“17世纪普遍的危机”应该包含( )A.光荣革命B.电气时代
C.拿破仑称帝D.萨拉托加大捷
13.在英国,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查尔斯三世作为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这体现了英国实行( )
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联邦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14.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
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达到两千份,这对当地人口而言是个巨大的数字。
马萨诸塞州的报纸呼吁工人投身到独立事业中。
这反映( )
A.报纸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工人阶级成为独立事业的主力
C.没有报纸宣传就没有反英斗争
D.社会舆论推动历史事件的发展
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
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
”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 )
A.渐进性B.和平性C.妥协性D.革命性
16.中华民国成立后,留欧的潮流首先涌向□□。
近代中国人对它的向往,不仅是由于它有着闻名于世的灿烂文化,还因为它曾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它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着全世界的热血青年。
“□□”应是( )A.法国B.英国C.德国D.俄国
17.“14日,星期二,无事。
”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
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
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料中的“革命”
是( )
A.英国的“光荣革命”B.美国的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军事政变
18.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中有“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的记述,这提醒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做到( )
A.保护环境B.控制人口增长
C.注重农业生产D.节约能源
19.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约三十年的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响欧洲大陆,而经济革命则在英国表现最为活跃。
”这两次革命分别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
C.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
20.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整个国家向城市化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却无人能够阻挡这一趋势,只能去适应它。
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 )
A.发生的历史背景B.开始的具体标志
C.发展的有利条件D.带来的社会影响
21.观察图片,其起到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A.坚定殖民地人民的独立信念
B.鼓舞了被压迫者的解放斗争
C.有利于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22.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说:“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
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D.工业革命的完成
2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提高了生产效率B.拉大了贫富差距
C.改变了生活习惯D.改善了生活质量
24.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诞生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填空题
25.1487年, (人物)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1497年, (人物)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朝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26.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颁布相关法律文献,对本国政治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如1689年英国颁布《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颁布的《 》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
27.1785年,瓦特改进的 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寻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一这一切都有利于保障基督徒的安全,和保持他们主权的永久性,同时它还给基督教带来发扬光大的希望……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然而如果他们要控制别处的产物,那么他们必须使用武力取得,否则便会空手而归……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周一良、吴一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材料二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
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材料三: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四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
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1)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和宗教根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动力是什么?这一动力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图8中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的航线各是哪一条?(用字母指出)
(4)据材料四,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与新航路的开辟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9.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从此,“君权神授”被否定,“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原则。
并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革命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美国的民主实质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
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存在的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
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崭新的尝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崭新的尝试”实践的途径。
材料三: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且始终如此。
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
……这份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用一个法国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它相当于旧制度的死亡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请写出材料三中的这份宣言的名称,它为何会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书”?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8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摘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运输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运输成本显著降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整合起来,各种商品的价格逐渐趋同。
譬如,英国利物浦和印度孟买之间棉花价格的差距,在1857年是57%,1913年则缩小到了30%。
——摘编自(日)玉木俊明著《物流改变世界历史》材料三: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输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技术原因,并简析交通革命对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0 CACDA DDBCA
11-20 AABDA ACABD
21-24 BBCD
25.迪亚士达•伽马
26.《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
27.蒸汽机铁路
28.(1)社会根源:追求黄金;宗教根源:传播基督教。
(2)思想动力:人文主义思潮;相关事件:文艺复兴。
(3)发现新大陆:B;环球航行:D;
(4)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促进了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29.(1)政治原则: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
联系:《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维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主要表现:总统制,国家元首的选举,“三权分立”。
实践途径: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3)宣言名称:《人权宣言》。
原因:宣言阐明了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宣告了法国封建制度的终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4)规律性认识:民主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的健全完善是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途径。
30.(1)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2)汽船的发明和应用;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加强了人际交往、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的基本形成等。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