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对被HIV污染的物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不耐 热器械设备用气体灭菌法;并用2%戊醛浸泡30分钟;对耐热器 械设备可用高压蒸气灭菌,对可用消毒剂浸泡的物品,可选用 有效消毒剂,如1克/升的次氯酸钠及10克/升的有机氯溶液, 50克/升的甲醛溶液,700克/升的乙醇浓度等,各种市售的抗 HIV的商品,如爱乐液,虎力宝等,经过严格实验检测者,均可 使用。 c、本人已知有HIV感染或高度怀疑者,应具有基本的伦理道德 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联系,争取早防早治。
艾滋病的破坏性影响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一般被分为4个层面:人民健康、经济 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1、由于青壮年感染者发病与死亡,导致国民经济的损失 巨大,国家安全与稳定受到威胁。 2、降低了人均期望寿命。 3、对儿童造成一系列影响,包括发病、死亡和易感性增 加。 4、由于日益增长的医疗花费,造成对卫生服务资源的过 量需求。 5、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寡老人数量增加,对社会的冲击 力加大。
现不明原因的渐进性消瘦、乏力,继而发生“机会性” 感染,大多数表现为卡氏肺囊肿性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 的感染,这是大多数AIDS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经治 疗者在进入此期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8个月。大约有 35%的AIDS或HIV-1感染者会出现卡波西肉瘤,它是一种 紫色的斑块,可出现于全身皮肤,但常见于四肢,亦可 出现于口腔粘膜内,皮损附近的淋巴结亦可累及,局部 皮肤损伤可发展为不易愈合的溃疡或感染霉菌,偶尔这 种斑块亦可出现于内脏并扩散开来,但卡波西肉瘤并不 构成HIV-1感染的死因,这类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仍是感 染。还有少数的HIV-1感染者表现为淋巴肉瘤、黑色素瘤 等其他恶性肿瘤。
年轻人; 2007年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 目前非洲大约有艾滋病感染者2250万,占全球的68%,2007
年新增170万; 亚洲现有490万,2007年新增44万,因与艾滋病相关死亡30万。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成功防治艾滋病需要3个关键因素,即资
金、药品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
艾滋病对非洲部分国家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1970–2010)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3)
三种途径并存,吸毒和经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 2006年报告的且已开展个案流调的感染者中,吸毒和
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42.0%和32.7%,经既往采供 血途径传播占5.0%(均是九十年代感染,06年检出并报 告),母婴传播占1.4%。
2005年疫情评估结果显示: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中, 经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采供血占 10.7%,母婴传播占1.4%。
艾滋病的预防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 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 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 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 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 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我县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县自2000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至 2008年8月止已发现HIV感染者50多人,已死亡15人,大 部份HIV感染者是在外打工期间经性接触感染的,少部份 是经吸毒、母婴传播的。2008年我县发现了一家三口感 染艾滋病的现象。目前我县已有艾滋病致孤儿童7名,其 中有一个还是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外去务工人 员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1、多性伴人群:如嫖娼卖淫、同性恋, 2、经常使用或接触血液者:如血友病人、受血者, 3、注射吸毒者, 4、性病病人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子女, 6、艾滋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如医务人员
早期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高危人群:性乱者和性病患者,静脉吸毒者; 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 原因不明的消瘦; 原因不明的腹泻; 原因不明的皮疹; 无明显原因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病变; 无明显原因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两个因素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HIV
1、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2、共同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礼节性拥抱等不 会传染艾滋病。 3、同住、同用一浴池、坐便器不会传染艾滋病。 4、咳嗽、打喷嚏、谈话不会传播艾滋病。
5、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22205例。 卫生部、联艾规划署和WHO《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 年)》显示:
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 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其中艾滋病 病人8.5万(8万~9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4 万~6万)人,因艾滋病死亡2万(1.5万~2.5万)人。在5万新发 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 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
体又极为不同长短的无症状期,多数病人从感染HIV-1到 出现临床症状或进一步发展为AIDS的无症状期大约是8~ 10年左右,有5%左右的HIV-1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而且能够维持正常的免疫状态达12年以上,称之为感染 HIV-1的长期感染不进展者。
3、艾滋病期 在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或表现为ARC以后,病人可以出
4.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途径,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 认识到其重要的危害,包括在普通人群及高危人群全面开展艾
滋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性宣传
5.加强易感人群监测:
a、对有性乱史人员及卖淫嫖娼者,应实行HIV抗体检测,以
防漏诊b、对境
我市尚处于一个低水平流行期,疫情还不很严重,但一些艾滋病问题 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比如,2003年,安化县某镇某村某村民户,一家 三口,夫妻均被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因此信息泄漏致村民恐 慌,感染者一家被迫出走他乡;2005年,沅江市某镇有一对感染夫妇 长期在当地卫生院打针输液吃药不出钱,后来均死于艾滋病;2006年, 桃江县多此发生艾滋病感染者拿着抽满自己血液的注射器到政府部门 要挟索钱;近年来,市政府、市民政局也发生了几次艾滋病感染者上 门要求救助的事件。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艾滋病致孤儿童7名,其中 有一个还是感染者。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目的
了解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及时发现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落实
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 我建立县、乡镇、村艾滋病预防和管理网络 ,及时识别
感染者;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艾滋病 第二部分:艾滋病流行趋势 第三部分:防治政策《艾滋病防治条例》
内外国留学生、各国驻华人员及其与境外人员有性行为的人员,
均应作HIV抗体检测,并做为婚检的检测对象。
c、对去过HIV高发地区的境内人员,入境时也应行HIV抗体检测,
防止艾滋病侵入。 d、对用过可疑血液制品人员,要定期检
测、早查早防早治。
e、对密切
接触者,应定期检查HIV抗体。
6.防止HIV扩散 a、对血清HIV抗体阳性者,3~6月作一次临床及免疫学检查, 以估计病情及预后。
数 HIV/AIDS
第三阶段 增长期 1994-现在 1998年,31个省报告发现HIV/AIDS 1995年,28个省报告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
HIV/AIDS 大部分省均报告发现经性途径传播的HIV/AIDS 1995年,发现母婴传播病例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1)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 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 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期望 寿命 (年)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970–19715980–19815990–19925000–2005
1975–19810985–19910995–2002005–2010
博茨瓦纳 南非 斯威士兰 赞比亚 津巴布韦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国在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
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 左右。在急性感染期内, 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 降。结果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 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全身 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
2、无症状期 急性HIV感染后,绝大多数有一个较长的,但每个个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4)
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依然很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
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国家疫情监测数据表明,有 45.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的吸毒者有危险性 行为。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暗娼、嫖客人群之间的传播 加剧。感染者的流动成为艾滋病疫情加快传播的重要因 素。此外,大量人口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也都成为促进 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哨点监测显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从1996年的1.95%上升 到2006年7.5%。 暗娼中HIV感染率1996年为0.02%,2005年有9个哨点暗娼的感染 率超过1.0%。对男性同性恋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该人群 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1-4%。 孕产妇中HIV感染率从1997年的0上升到2005年的0.3%。部分高 发地区的孕产妇和婚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 %。
第二部分:艾滋病流行趋势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市、县艾滋病流行现况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 2007年全球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320万; 2007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其中40%为15~24岁的
艾滋病可能出现5种临床症状 ①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
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 外,可有肝脾肿大。成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 ②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 瘫痪等。 ③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隐球菌、念珠 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 EB病毒感染等。 ④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病 等。 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等
第一部分: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是一种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
传染源 感染HIV的人,包括AIDS病人和无症状的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 等带有HIV病毒) 性接触传播(最常见)、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很高的 传播概率,我国目前的HIV感染者中,1/3是因共用注射 器吸毒感染的)、母婴传播。
流行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传入期 1985-1988年 共有7个省报告HIV和AIDS 除4例血友病病人为国内感染者外其它均为外国人 或海外华人
第二阶段 扩散期 1989-1993年 HIV/AIDS扩散到21个省 大多数HIV/AIDS发现在沿海省和大城市 HIV感染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云南) 在回国人员、性病病人、暗娼及同性恋者中发现少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2)
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 截至2006年底,报告超过3万例的省有云南和河南,云
南报告超过4万例。广东、广西、四川和新疆超过万例。 而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和天津仍低于200例。 不同地区的吸毒、暗娼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新疆、 云南、四川等省部分地区中,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 50%,江苏、浙江、内蒙、辽宁等省低于5%;云南、重 庆、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暗娼人 群感染率超过1%。
艾滋病的破坏性影响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一般被分为4个层面:人民健康、经济 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1、由于青壮年感染者发病与死亡,导致国民经济的损失 巨大,国家安全与稳定受到威胁。 2、降低了人均期望寿命。 3、对儿童造成一系列影响,包括发病、死亡和易感性增 加。 4、由于日益增长的医疗花费,造成对卫生服务资源的过 量需求。 5、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寡老人数量增加,对社会的冲击 力加大。
现不明原因的渐进性消瘦、乏力,继而发生“机会性” 感染,大多数表现为卡氏肺囊肿性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 的感染,这是大多数AIDS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经治 疗者在进入此期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8个月。大约有 35%的AIDS或HIV-1感染者会出现卡波西肉瘤,它是一种 紫色的斑块,可出现于全身皮肤,但常见于四肢,亦可 出现于口腔粘膜内,皮损附近的淋巴结亦可累及,局部 皮肤损伤可发展为不易愈合的溃疡或感染霉菌,偶尔这 种斑块亦可出现于内脏并扩散开来,但卡波西肉瘤并不 构成HIV-1感染的死因,这类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仍是感 染。还有少数的HIV-1感染者表现为淋巴肉瘤、黑色素瘤 等其他恶性肿瘤。
年轻人; 2007年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 目前非洲大约有艾滋病感染者2250万,占全球的68%,2007
年新增170万; 亚洲现有490万,2007年新增44万,因与艾滋病相关死亡30万。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成功防治艾滋病需要3个关键因素,即资
金、药品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
艾滋病对非洲部分国家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1970–2010)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3)
三种途径并存,吸毒和经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 2006年报告的且已开展个案流调的感染者中,吸毒和
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42.0%和32.7%,经既往采供 血途径传播占5.0%(均是九十年代感染,06年检出并报 告),母婴传播占1.4%。
2005年疫情评估结果显示: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中, 经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采供血占 10.7%,母婴传播占1.4%。
艾滋病的预防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 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 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 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 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 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我县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县自2000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至 2008年8月止已发现HIV感染者50多人,已死亡15人,大 部份HIV感染者是在外打工期间经性接触感染的,少部份 是经吸毒、母婴传播的。2008年我县发现了一家三口感 染艾滋病的现象。目前我县已有艾滋病致孤儿童7名,其 中有一个还是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外去务工人 员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1、多性伴人群:如嫖娼卖淫、同性恋, 2、经常使用或接触血液者:如血友病人、受血者, 3、注射吸毒者, 4、性病病人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子女, 6、艾滋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如医务人员
早期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高危人群:性乱者和性病患者,静脉吸毒者; 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 原因不明的消瘦; 原因不明的腹泻; 原因不明的皮疹; 无明显原因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病变; 无明显原因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两个因素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HIV
1、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2、共同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礼节性拥抱等不 会传染艾滋病。 3、同住、同用一浴池、坐便器不会传染艾滋病。 4、咳嗽、打喷嚏、谈话不会传播艾滋病。
5、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22205例。 卫生部、联艾规划署和WHO《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 年)》显示:
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 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其中艾滋病 病人8.5万(8万~9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4 万~6万)人,因艾滋病死亡2万(1.5万~2.5万)人。在5万新发 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 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
体又极为不同长短的无症状期,多数病人从感染HIV-1到 出现临床症状或进一步发展为AIDS的无症状期大约是8~ 10年左右,有5%左右的HIV-1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而且能够维持正常的免疫状态达12年以上,称之为感染 HIV-1的长期感染不进展者。
3、艾滋病期 在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或表现为ARC以后,病人可以出
4.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途径,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 认识到其重要的危害,包括在普通人群及高危人群全面开展艾
滋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性宣传
5.加强易感人群监测:
a、对有性乱史人员及卖淫嫖娼者,应实行HIV抗体检测,以
防漏诊b、对境
我市尚处于一个低水平流行期,疫情还不很严重,但一些艾滋病问题 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比如,2003年,安化县某镇某村某村民户,一家 三口,夫妻均被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因此信息泄漏致村民恐 慌,感染者一家被迫出走他乡;2005年,沅江市某镇有一对感染夫妇 长期在当地卫生院打针输液吃药不出钱,后来均死于艾滋病;2006年, 桃江县多此发生艾滋病感染者拿着抽满自己血液的注射器到政府部门 要挟索钱;近年来,市政府、市民政局也发生了几次艾滋病感染者上 门要求救助的事件。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艾滋病致孤儿童7名,其中 有一个还是感染者。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目的
了解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及时发现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落实
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 我建立县、乡镇、村艾滋病预防和管理网络 ,及时识别
感染者;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艾滋病 第二部分:艾滋病流行趋势 第三部分:防治政策《艾滋病防治条例》
内外国留学生、各国驻华人员及其与境外人员有性行为的人员,
均应作HIV抗体检测,并做为婚检的检测对象。
c、对去过HIV高发地区的境内人员,入境时也应行HIV抗体检测,
防止艾滋病侵入。 d、对用过可疑血液制品人员,要定期检
测、早查早防早治。
e、对密切
接触者,应定期检查HIV抗体。
6.防止HIV扩散 a、对血清HIV抗体阳性者,3~6月作一次临床及免疫学检查, 以估计病情及预后。
数 HIV/AIDS
第三阶段 增长期 1994-现在 1998年,31个省报告发现HIV/AIDS 1995年,28个省报告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
HIV/AIDS 大部分省均报告发现经性途径传播的HIV/AIDS 1995年,发现母婴传播病例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1)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 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 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期望 寿命 (年)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970–19715980–19815990–19925000–2005
1975–19810985–19910995–2002005–2010
博茨瓦纳 南非 斯威士兰 赞比亚 津巴布韦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国在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
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 左右。在急性感染期内, 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 降。结果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 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全身 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
2、无症状期 急性HIV感染后,绝大多数有一个较长的,但每个个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4)
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依然很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
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国家疫情监测数据表明,有 45.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的吸毒者有危险性 行为。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暗娼、嫖客人群之间的传播 加剧。感染者的流动成为艾滋病疫情加快传播的重要因 素。此外,大量人口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也都成为促进 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哨点监测显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从1996年的1.95%上升 到2006年7.5%。 暗娼中HIV感染率1996年为0.02%,2005年有9个哨点暗娼的感染 率超过1.0%。对男性同性恋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该人群 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1-4%。 孕产妇中HIV感染率从1997年的0上升到2005年的0.3%。部分高 发地区的孕产妇和婚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 %。
第二部分:艾滋病流行趋势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我市、县艾滋病流行现况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 2007年全球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320万; 2007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其中40%为15~24岁的
艾滋病可能出现5种临床症状 ①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
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 外,可有肝脾肿大。成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 ②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 瘫痪等。 ③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隐球菌、念珠 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 EB病毒感染等。 ④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病 等。 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等
第一部分: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是一种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
传染源 感染HIV的人,包括AIDS病人和无症状的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 等带有HIV病毒) 性接触传播(最常见)、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很高的 传播概率,我国目前的HIV感染者中,1/3是因共用注射 器吸毒感染的)、母婴传播。
流行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传入期 1985-1988年 共有7个省报告HIV和AIDS 除4例血友病病人为国内感染者外其它均为外国人 或海外华人
第二阶段 扩散期 1989-1993年 HIV/AIDS扩散到21个省 大多数HIV/AIDS发现在沿海省和大城市 HIV感染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云南) 在回国人员、性病病人、暗娼及同性恋者中发现少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2)
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 截至2006年底,报告超过3万例的省有云南和河南,云
南报告超过4万例。广东、广西、四川和新疆超过万例。 而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和天津仍低于200例。 不同地区的吸毒、暗娼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新疆、 云南、四川等省部分地区中,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 50%,江苏、浙江、内蒙、辽宁等省低于5%;云南、重 庆、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暗娼人 群感染率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