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四地六校2021-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相对原子质量:H-1,I-127,Cu-64
第Ⅰ卷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以下转变进程中,ΔH<0、ΔS>0的是( )
A.2SO32SO2+O2B.C2H5OH(g)+3O2(g)===2CO2(g)+3H2O(g)
C.NH4NO3(s)===NH+4(aq)+NO-3(aq) D.H2===2H
2.HCN无色有杏仁气味的有毒气体,初期普遍用于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

已知:HCN( aq)与NaOH(aq)反映的焓变ΔH=-12.1 kJ·mol-1; HCl(aq)与NaOH(aq)反映的焓
变ΔH=-55.6 kJ·mol-1。

那么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焓变ΔH等于( ) A.-67.7 kJ·mol-1B.-43.5 kJ·mol-1 C.+43.5 kJ·mol-1D.+67.7 kJ·mol-1
3.碘与氢气必然条件下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 I2(g) + H2(g)2HI(g) ∆H= —9.48 KJ/mol
(Ⅱ) I2(s) + H2(g) 2HI(g) ∆H= 26.48 KJ/mol
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
A.2 g H2(g)通入254 g I2(g) 中在该条件下反映的反映放热为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映(Ⅰ)的产物比反映(Ⅱ)的产物稳固
D.物质的量相同时,反映(Ⅰ)的反映物总能量比反映(Ⅱ)的反映物总能量高
4.将干净的三种金属片X、Y和Z别离放置在浸有食盐溶液的滤纸上并压紧(如以下图)。

每次实验时,电压表指针的偏移方向和读数如下表。

已知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那么电压越大。

对X、Y、Z和铜四种金属的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Z金属可作为捐躯阳极爱惜法的阳极,爱惜Y金属
B.X和Y能组成电压最大的原电池
C.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Z>X>Y
D . Y 金属不能从硫酸溶液中置换出氢气
5.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稳浓度如下表: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增大压强使平稳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稳常数增大
B .反映可表示为X +Y 2Z ,其平稳常数为2/3
C .反映达到平稳时,Y 的转化率为20%
D .改变温度能够改变此反映的平稳常数
6.关于化学平稳常数K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K 值越大,表示化学反映速度越大
B .对任一可逆反映,温度升高,那么K 值增大
C .一样情形下K 值越大,可逆反映进行的越完全
D .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映物的浓度时,K 值均增大
7.对化学平稳移动的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①已达平稳的反映C(s)+H 2O(g)
CO(g)+H 2(g),当增加反映物的物质的量时,平稳必然向正反映方向
移动
②已达平稳的反映N 2(g)+3H 2(g)
2NH 3(g),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必然升高
③改变外界条件使正反映速度大于逆反映速度时,化学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映达平稳时,在恒压反映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稳不必然移动
A .① ④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 ②
8.对已达到化学平稳的反映: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映产生的阻碍是 A .逆反映速度增大,正反映速度减小,平稳向逆反映方向移动 ( )
B .正、逆反映速度都减小,平稳向逆反映方向移动
C .逆反映速度减小,正反映速度增大,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
D .正、逆反映速度都增大,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
9.以下各装置中都盛有0.1 mol·L —1 的NaCl 溶液,放置相同时刻后,锌片的侵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 1 2
0 平衡浓度/mol/L 0.6 1.6 0.8
(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0.关于可逆反映:2A(g)+B(g) 2C(g);△H <0,以下各图正确的选项是()
11.以下实验事实不能用平稳移动原理说明的是( )
12.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别离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那么有关此电池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
A.通入乙烷的电极为正极
B.参加反映的乙烷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C.负极反映式为C2H6+6H2O―→2CO2-3+18H++14e-
D.放电一段时刻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
13.以下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右图装置中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小试管内为红墨水。

观看:开始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刻后导管内液面上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

以下有关说明合理的是()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
B.导管内液面下降时,碳极反映式为:O2 + 2H2O + 4e-→4OH—
C.具支试管中溶液pH慢慢减小
D.生铁片既发生析氢侵蚀,又发生了吸氧侵蚀
15.铁—镍蓄电池充电放电时发生的反映为:Fe+NiO2+2H2O Fe(OH)2+Ni(OH)2
关于此蓄电池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放电时Fe为负极
B.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映式为Ni(OH)2―→NiO2+2H++2e-
C.放电时NiO2的反映为NiO2+2e-+2H2O―→Ni(OH)2+2OH-
D.蓄电池的电极必需浸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16.某原电池装置如以下图所示,电池总反映为2Ag+Cl2===2AgCl。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正极反映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互换膜右边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假设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那么电池总反映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互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能源欠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化学反映可实现多种形式的能量相
互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
反映的进程确实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进程。

已知反映N2(g)+3H2(g) 2NH3(g) △H=-93 kJ·mol-1。

试依照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的数值为_______kJ/mol。

化学键
H-
H N-
H
N≡
N
键能/kJ·mol
-1
436a945
(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普遍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已知在常压下有如下转变:
① 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 =a kJ/mol
② H2O(g)=H2O(l) ΔH =b kJ/mol
写出液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
...
方程式:。

(3)可利用甲醇燃烧反映设计一个燃料电池。

如以下图1,用Pt作电极材料,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别离充入甲醇和氧气。

①写出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映式。

②假设利用该燃料电池提供电源,与
图1右边烧杯相连,在铁件表面镀铜,那么铁件应是极(填”A”或”B”);当铁件的质量增重
6.4g时,燃料电池中消耗氧气的标准状况下体积为L。

(4)若是模拟工业上离子互换膜法制烧碱的方式,那么能够假想用如图2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电解槽内的阳离子互换膜只许诺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互换膜只许诺阴离子通过)。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映式为,单位时刻内通过阴离子互换膜的离子数与通
过阳离子互换膜的离子数的比值为。

②从出口D导出的溶液是(填化学式)。

18.(18分)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必然量的N2O4,发生反映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以下问题:
(1)反映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刻转变如下图。

在0~60 s时段,反映速度v(N2O4)为________mol·L-1·s-1;反映的平稳常数K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稳后,改变反映温度为T,c(N2O4) 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稳(现在期以N2O4表示的平均速度为0.002 0 mol·L-1·s-1)。

①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映的平稳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映达平稳后,将反映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稳向________(填“正反映”或“逆反映”)方向移动,判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8分,每空2分)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反映:CO2 + H2CO + H2O,回答以下问题:
(1)在830℃条件下,反映达到平稳时CO2的转化率为50%。

求该条件下平稳常数K1=________。

v
(正)v
(正)v (逆)v (正)v (逆)v (逆)
t 0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2)在(1)的基础上,把体系温度降至800℃。

已知该条件下的平稳常数K 2=0.81,能够推知该反映的正反
映为___________反映(填“吸热”、“放热”)。

(3)在(1)的基础上,紧缩容器体积之0.5L 。

该条件下的平稳常数为K 3。

那么K 3________K 1
(4)83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 (CO 2)=1.2mol ,n (H 2)=1.5mol ,
n (CO )=0.9mol ,n (H 2O )=0.9mol ,那么现在该反映 进行.
(填“向正反映方向”“向逆反映方向”或“处于平稳状态”)。

20.(10分)I . 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必然量的X 、Y ,发生化学反映X(g)+2Y(s) 2Z(g);△H <0。

右图是容器中X 、Z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刻转变的曲线。

(1)0~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慢慢 __。

(填“变大”、“变小”或“无法确信”)
(2)推测在第7min 时曲线转变的缘故可能是
第13min 时曲线转变的缘故可能是 (填序号)
①增加Z 的量 ②增加X 的量 ③升温
④降温 ⑤利用催化剂
II .可逆反映C(s)+H 2O(g) H 2(g)+CO(g),△H >0达到平稳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物质的量的
条件下),反映速度v 与时刻t 的关系如右图。

①图中t 4到t 6段时引发平稳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
②图中表示平稳混合物中CO 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刻是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3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1) (2分) (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分)
(3)①(2分)
②(填”A”或”B”)L(各2分)
(4)①(2分)
(离子个数比)(2分)②(填化学式)(2分)
1八、(18分)(1) ΔH________0;v(N2O4)为_______ _mol·L-1·s-1;K1为________ 。

(2) ①,

(3) ,
1九、(8分)(1)(2)
(3)(4)
20、(10分)I.(1)(2);
II.①②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9(8分)(1)①
1 ②放热③== ④正反映方向
20(10分)I.(1)变大(2)③⑤(错选为0分)③II.①增大压强②t3-t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