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和学生的约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上和学生的约定
“充分放手”是当前自然教学急需迈出的一步。
怎样才能做到“充分放手”呢?我的尝试是教学时和学生三个“约定”:
约定一: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解放学生的手,还给学生主动支配材料的权利,让他们主动地自由自在地去操作去应用。
例如,教学《金属的性质》一课,我为学生准备了铁丝、铜丝、铝丝和锤子、铁砧、简单电路实验盒、烧杯、热水、砂子等材料和工具。
上课时,我说:“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工具。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学生都无拘无束地“玩”了起来。
”“小灯泡亮了”,“砸扁了”,“变热了”“磨亮了”...学生们接连不断地叫了起来。
每位同学都很投人,真像科学家在搞一项重要研究,那认真儿和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约定二: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
解放学生的口,在充分探究、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使学生敢于如实地自由自在地说出自己的发现,使收集的事实更加丰富和真实,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所观察到的事实。
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说离题或者说错,只要发言,就表明他已经开始思维了。
比如教学《哪里有水》,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所准备的物体里面有没有水。
然后,启发学生:“小朋友刚才研究得很认真,观察得非常仔细。
请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
”结果,学生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说:“我用刀挖西红柿,看到里面有水”。
有的说:“我吃西瓜,里面也有水分。
”有的说:“我用纸包上青菜,挤出了水。
”有的说:“我用草莓在纸上画出了水印儿”....
约定三:你想提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
解放学生的脑,拨亮学生思维火花,使他们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标新立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教学《无限宇宙》时,有位学生问:“老师,科学家是怎么发现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 2000亿颗恒星的?又是怎么发现约有10亿用剪好的长方形易拉罐小片当叶面,用细车条当轴,用铁条和较粗的胡萝卜做成支架,用茶盘接水,用底部打孔的易拉罐盛水作流水冲刷水轮。
很快就人人完成了一个小水轮。
课上用它当学具,让学生研究怎样使小水轮转起来,怎样转得更快。
学生在课堂上制作学具,既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把自制的学具带到课下,继续研究,这无形中就把课上的学习,课下的活动结合起来了。
课堂上利用学生身边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既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同时还能使学生感到在我们周围自然事物中处处都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破除了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还可以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课题,得到许多新知识,扩大和加深师生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课上的学习用的实验活动材料来自学生身边,课下可以继续活动,进行更多的实践。
不但激起了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又巩固了他们课堂上所得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新知识的愿望,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