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梗概

合集下载

第二章夏商西周概要

第二章夏商西周概要
《孟子•滕文公上》: 方里而井,井九亩,其中 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 私事。
重要年代 约公元前2070年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重要人物 启
约公元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
公元前771年
甲骨文是通过象形、形声等方式反映事物,尽管还没有脱 出图画的窠臼,但它作为较早基本成熟的文字,一方面自身不 断改进,由图画变成线条,再由线条变成粗、细不等的笔画, 另一方面又在社会文献记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殷墟甲骨 文中,所占之事至少记录了祭祀,上告、田渔、征伐、年成、 疾病、出巡等十几类事情。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一、青铜时代
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 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 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 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 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 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 神秘氛围。从而使它不仅直接作 用并支配了那一时代,而且也对 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西周灭亡
周幽王
朝 都城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公元前 公元前 夏 阳城 2070年 1600年
开国 君主

末代 君主



公元前 公元前 1600年 1046年


公元前 公元前 周 镐京 1046年 771年
武王
幽王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二章 夏、商、西周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西周历史故事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主要历史事件和故事可以从《周礼》、《尚书》等古代典籍中找到。

下面我将讲述一些西周历史故事,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吧。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周武王伐纣的故事。

周武王姬发在看到殷商王朝的统治腐败之后,决心要推翻它,并建立自己的王朝。

于是,他发动了伐纣之战,最终成功推翻了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王朝。

这个故事中,周武王展现出了崇高的品格和智慧的领导能力,成为后世的楷模。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周公旦殉国的故事。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被封为周公,被誉为“九有功”,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然而,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中,他被敌军俘虏,并被迫殉国。

这个故事表现出周公旦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他的事迹被后世传颂。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子牙投胎的故事。

子牙是西周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是商朝最后一位大将商圣。

在殷商王朝被西周王朝推翻后,子牙没有被杀掉,而是被迫逃亡。

在逃亡的过程中,子牙得到了神仙的帮助,通过投胎转世的方式,重返人世。

这个故事表现了子牙的机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最终成为了西周的重要将领。

第四则故事是关于纣王狩猎的故事。

纣是殷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在他统治期间,纣王残暴而奢侈,过着荒淫无道的生活。

在一次狩猎中,纣王醉酒后驾车失控,误击了自己的官员,结果被围攻而死。

这个故事揭示了纣王暴虐的本性和他对人民的无情,也反映了殷朝一度的衰败。

第五则故事是关于武王伐纣的铜马的故事。

在伐纣之战后,周武王姬泄心意把伐纣之战的战利品铸成了铜马。

铜马高8尺,驾马者高4尺,这个铜马高达12尺,通体用铜铸造,造型准确,栩栩如生,显示出西周时期的工艺水平。

这个故事说明周武王对伐纣之战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战胜的纪念。

以上是我为您带来的关于西周历史故事的简要介绍。

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些历史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

关于西周历史简介西周历史的意义

关于西周历史简介西周历史的意义

关于西周历史简介西周历史的意义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本文是西周历史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西周历史简介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

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

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

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

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武王死后,其子诵即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权。

在他的统治下,周消灭了各个叛乱势力,东迁国都于“雒邑”,加强了对东方诸部的统治。

分封周室亲戚及有功大臣为诸侯。

建立“周刑”稳定了社会秩序。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开始走向繁荣。

西周自成王,经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扩张的时期。

成王时代周公旦平定了东方的小诸侯国,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达到了周朝的鼎盛时期。

昭王后期,周王朝又开始了南征。

十九年,昭王亲率大军伐楚,但却因不得民心而失败了,昭王也死于南方。

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在位期间,对人民大肆压迫,却又禁止人们议论国事,致使人民怨声载道。

最后,愤怒的人民冲入王宫,赶走了厉王,结束了厉王的残暴统治。

至此,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厉王逃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摄理王事,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司马迁著《十二诸侯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自此中国才有了准确的纪年)。

共伯和好行仁义,在诸侯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代国王行使权力长达十四年。

西周梗概

西周梗概


谥号
名 在位年代
年数
都城
1
周武王 发 前1046年—前104年 4
镐京
2
周成王 诵 前1042年—前102年 22
镐京
3
周康王 钊 前1020年—前996年 25
镐京
4
周昭王 瑕 前995年—前977年 19
镐京
5
周穆王 满 前976年—前922年 55
镐京
6
周共王 繄扈 前922年—前900年 23
•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 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 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 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 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 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 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馊主意,提议 用烽火台一试。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 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 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 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 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 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 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 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幽王
• 个人资料 姬宫湦
• 中文名称:姬宫湦(shēng)
• 又名:周幽王姬宫涅
• 所属年代:西周时代
• 生卒年:前795年—前771年
• 在位时间:前781年—前771 年
• 相关事件: 烽火戏诸侯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和衰落都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慨的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智慧。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关于西周历史的一些故事。

故事一,周文王与姜尚。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开国君主,他在位时,姜尚是他的大臣。

姜尚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在周文王的帮助下,辅佐文王完成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和军事行动。

姜尚和周文王一起,建立了西周的政治基础,奠定了周朝的基业。

他们之间的合作,成为了后世的典范,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故事。

故事二,周公旦与召公。

周公旦姬扁,是周文王的弟弟,他和周文王一样,也是西周的重要人物。

在周文王去世后,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帮助他处理政务,维护国家的稳定。

而召公奭,是周成王的大臣,他和周公旦一起,共同开创了周成王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繁荣。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故事三,周穆王与管仲。

周穆王姬宜臼,是西周的另一位君主,他在位时,管仲是他的大臣。

管仲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周穆王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新,使得周朝的国力大增,国家富强。

周穆王和管仲的合作,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这些西周历史故事,不仅展现了当时政治家和大臣之间的合作与辅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文情感。

这些故事对于我们了解西周历史,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历史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慨的历史故事。

其中,有一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西周历史故事吧。

故事一,周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在东夷长大,后来回到西周,得到了周公旦的帮助,联合商、蔡、葛等国,最终推翻了暴虐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善良的人终将得到幸福。

故事二,周公旦辅佐武王。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大臣,他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不仅出谋划策,还亲自上阵,与商军作战。

最终,他帮助武王取得了胜利,成为了西周的宰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智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故事三,姜尚治水。

姜尚是周武王的大臣,他在周武王伐纣之前,曾经治理过淮水,使得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后来,在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他也出谋划策,为周朝的兴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治理水患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故事四,管仲和齐桓公。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他和齐桓公一起,使得齐国强大起来。

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使得国家繁荣昌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大臣,可以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事五,周公旦与召公奭。

周公旦和召公奭都是西周的大臣,他们一起辅佐武王,帮助周朝建立起来。

他们的忠诚和智慧,为周朝的兴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就是一些西周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历史,更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德和哲理。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不断进步。

历史常识:各朝那些事儿—西周

历史常识:各朝那些事儿—西周

历史常识:各朝那些事儿—西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国都宗周(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和雒邑(今河南洛阳)。

周幽王末年,宗周地区因战乱而衰败,周平王东迁成周。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西周从约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起至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左右。

从周朝开始,境内各个部落不断融合,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周边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周朝也是一个奴隶制度和采取分封制的国家。

在牧野之战后登上天子宝座的周武王只经历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去世了,他的继承人周成王才13岁,根本不足以去治理一个国家,在这个历史时期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担起了这个重任,摄政辅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辅成王,周公旦用他高尚的人格,将国家治理的日渐昌盛,对内打消了很多文臣武将的怀疑之心,对外更是平定了商朝遗民的动乱,并且在成王长大成人之后,就把权力交还给了成王。

西周传到周厉王手上时已经衰落了,因为厉王的父亲周夷王为人软弱,连王位都被人抢走过一段时间,所以周厉王吸取教训决心不能再软弱下去,不过周厉王残暴的过于厉害,又极其贪财,任用小人,不听忠言,大臣离心离德,国人怨声载道,几年后国人再也忍受不住残暴的统治,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暴动,他们攻击了皇宫,周厉王见势头不对就逃走了,在外过了14年后去世,这就是发生在西周史上的“国人暴动”而这14年有召穆公与周定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

后迎厉王太子登基,开始了周宣王时代。

西周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宠爱褒姒,想杀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王位继承人。

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夺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周朝作为奴隶社会集大成者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是华夏文明的正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底色。

周朝历史简介

周朝历史简介

周朝历史简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标志着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周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西周和东周。

本文将就这两个时期进行简要介绍。

一、西周时期西周是周朝的初期,起始于公元前1046年,终于公元前771年。

周朝建立者周武王在农民起义中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政权。

1. 周朝的统治体制在西周时期,周朝采用了封建制度,以王为中心,下分封建诸侯。

周王作为天子,有绝对的权威,他掌握着最高的政治、军事和宗教权力。

封建诸侯是周王的亲戚或功臣,分封在不同的地区,负责管理本地的政务和军事,并向周王纳贡。

2. 社会制度和文化繁荣西周时期的周朝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农业得到了大力推动。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冶铸业和制陶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文化繁荣是西周时期的一大特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萌芽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3. 西周的衰落然而,西周时期也有其内外因素导致的衰落。

首先,封建制度导致地方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对周王的统治构成了威胁。

其次,商朝的亲商政策和奢侈生活导致国库贫困,无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

最后,西周面临的外部威胁也不容忽视,西周与其他民族的战争不断,加剧了国家的动荡。

二、东周时期东周时期紧接着西周,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256年。

东周时期又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东周时期的初期,这一时期以分封制的削弱和贵族诸侯之间的争斗为特点。

周王的权威逐渐削弱,各个诸侯国开始推行相对独立的政权。

春秋时期同时也是历史上文化思想发展的辉煌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东周时期的后期,战国七雄相互争霸,形成了与春秋时期相比更加复杂的政治格局。

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也是突出的,铁制武器的使用和战争策略的变革都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演变产生了影响。

东周时期最终衰落的原因也包括了内外因素的交织。

外部的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分封制削弱和贵族争斗等因素导致了东周政权的崩溃。

西周的故事

西周的故事

西周的故事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西周朝代的起始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而结束年代则为公元前771年。

西周朝代之所以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周”,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君主家族的姓氏为“周”。

西周朝代的成立与周文王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文王是周朝的创始人,也是周武王的父亲。

根据历史记载,周文王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与商朝的统治者周幽王联络。

在西周建立之前,商朝已经陷入混乱和腐败的状态。

周文王意识到商朝的衰落,于是带领部队起义并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

西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的诞生。

西周朝代采用了封建制度,君主拥有最高权力,而贵族则分封在各地,以统治和管理地方。

这一制度在西周朝代持续了数百年,并且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周朝代的统治者致力于统一整个中国的领土,并通过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建立礼乐制度来巩固统治。

铜器的使用在西周朝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贵族间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同时,西周朝代的经济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

然而,西周朝代也面临着一些内外问题。

西周后期,封建领主的权力逐渐削弱,导致了社会的分化和内乱的增加。

外部的威胁也在增加,包括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这最终导致了西周朝代的衰败和灭亡,为东周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总的来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时代。

西周朝代通过封建制度实现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西周重大历史事件叙述

西周重大历史事件叙述

西周重大历史事件叙述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

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

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

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

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

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大规模进行自周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

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加强周王朝统治的作用。

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成康时代的诸侯,均由中央直接控制。

康王之世,周还曾命诸侯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

西周重大历史事件二:夷王伐戎夷王,名姬燮,生卒年不详。

周孝王侄孙,懿王的儿子,孝王的侄孙。

《史记周本纪》云: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孝王死后继位。

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燮,原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继位,但他懦弱无能,被懿王叔孝王夺取了王位。

孝王病死,诸侯又依据父子子继的定例,扶立他为帝。

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

后来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又尖锐化,姬燮曾烹杀齐哀公。

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

姬燮继位后的第三十年,病倒,立子姬胡为太子。

翌年姬病死。

姬燮死后的庙号为夷王。

周夷王时,由于周王室势力的削弱,加上夷王又是由诸侯推上王位的,因此诸侯对夷王并不是很尊重。

当时,齐国是西周较大的诸侯国,齐哀公就对夷王不够尊重。

西周列国——精选推荐

西周列国——精选推荐

西周列国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

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

克商后二年,武王病死,子成王诵继位。

武王弟周公辅政。

管叔、蔡叔和霍叔对周公不满,武庚见有机可乘,便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部,起兵反周。

周公立即亲领大军东征,先诛灭了武庚,又杀死管叔,流放蔡叔。

再相继平定了东方诸国。

经过这次战争,周的统一事业才告完成。

东征结束后,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在东方修建洛邑(河南洛阳市东),以加强对东方的监督。

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洛阳市内),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

于是,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

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

周公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便实行大分封,以作为王室的屏藩。

首先,对于殷都旧地,以朝歌为中心,封给武王弟康叔,建立卫国。

东方以商丘为中心的商代宗邑,分封给旧殷贵族中反对纣王的微子启,称为宋公,使他保持商人的宗祀。

周公自己受封以今天山东曲阜为中心的鲁国,命长子伯禽前往。

受封时,又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具备有周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

鲁国成为代表王室镇抚东方的大国。

在海、岱之间的薄姑故地,由师尚父受封,在营丘(山东临淄北)建立齐国。

对于违抗王室的侯伯之国,齐国有征伐的特权。

河东地区,是北通太原防御群翟部落内侵的前哨。

为了加强镇守,封成王同母弟叔虞于唐国故地,建立晋国。

据荀子说,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国。

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

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周王室除了加强广大“东土”的统治之外,又扩展了它的“北土”和“南土”。

西周(前1046-前77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西周(前1046―前771年)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

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汉族的前身。

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型,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中文名称西周英文名称theZhouDynasty简?称周所属洲亚洲首??都镐京、洛邑主要城市雒邑、朝歌、亳、临淄等官方语言上古汉语货??币布币、刀币政治体制君主制国家领袖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等、周平王主要民族华夏族建立时间约前11世纪~前771年末代君主周幽王政治制度分封制主要诸侯晋、燕、齐、楚、鲁,卫等土地制度井田制国号周朝先祖古公亶[dǎn,实在,诚然,信然古同“但”,仅;只[gǎo,刨土的工具]开创周朝的周文王周人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族,兴起于今陕甘一带,十分重视农业。

他们认后稷为他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西周的农官之长便以“后稷”命名。

从后稷到到文王中间有若干世,《史记·周本纪》、《世本》记载有十五代,依次是后稷(名弃)、不窋zhú,(物在穴中)欲出的样子空古同“窟”,洞穴:“公子光伏甲士于~室中。

中国通史——西周(一)

中国通史——西周(一)

中国通史——西周(一)总述:时间跨度:公元前1046年一公元前771年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从武王克商到周公辅政,西周政权逐步巩固,出现了成康之治,国势强大,为前期;昭穆以后,至夷王,国力由盛转衰,为中期;从厉王到幽王死于骊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后期。

以等级制为基础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制度和以血缘家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相结合,是西周政洽统治的特点。

井田制更趋完备。

经济、文化有新的发展。

周公的“敬天”、“保民”、“明德”的思想体系和“制礼作乐”的整套典章,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先河。

历史大事记: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经牧野之战,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前1043年◆周武王子诵即位,为成王。

前1042年◆周公辅政,引发“三叔”叛乱。

前1036年◆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成王命周公在洛阳建立东都。

前1021年◆周成王逝世,康王继位,综观成、康之世,天下安宁,史称“成康之治”。

前1015年◆康王命毕公治理成周。

前985年◆周昭王南征荆楚,凯旋而归。

前977年◆周昭王南征,溺汉水而亡,周朝势力自此衰落。

前960年◆周穆王西征,到达新疆昆仑一带,与当时的部落首领西王母相见。

前878年◆周夷王子胡即位,为厉王。

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被赶下台。

“共和”统治开始,中国历史始有准确年代。

前827年◆宣王即位,周、召辅政,实权还掌握在此二公手中,周室的元气藉此有所恢复。

前822年◆宣王讨伐西戎、徐方,召公讨伐淮夷,四方安定,周室中兴,史称“宣王中兴”。

前815年◆齐文公诛杀参与杀厉公者70人。

前785年◆宣王杀死无罪的大臣杜伯,人心开始涣散。

前776年◆《诗经》记载九月六日发生日蚀,是世界上最早最确切的记录。

前772年◆幽王与诸候在中太室山(中岳嵩山)集会。

并派兵讨伐申国。

前771年◆申候与缯、西夷犬戎攻周幽王,杀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1.西周的建立继夏、商之后的中国古代第三个朝代——周,它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王朝。

周朝历史总述西周历史简介

周朝历史总述西周历史简介

周朝历史总述西周历史简介(公元前1066 —前256)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256年。

周朝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

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才有条件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

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并进行了东征。

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仑丘。

周厉王时,周朝的统治开始衰落。

宣王即位后,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统治,在对外征讨和开拓疆域上接连取得胜利,出现了“宣王中兴”。

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妃子褒姒,用人不当,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东周之后的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加剧,进入了列国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周朝的统治很有特点,主要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与礼乐制,对以后的社会有很大影响。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

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结束。

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之称。

西周(公元前1066 —公元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朝建国,到周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华帝国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而很深远的影响。

西周的历史及典故

西周的历史及典故

西周的历史及典故关于西周的历史及典故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周的历史及典故,欢迎阅读和收藏!问名西周“六礼”之一问名,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姓氏、出生年月日时等,报于男家,用于宗庙占卜婚姻吉凶共和①政体形式,见共和制。

②历史年号:指周厉王之后、周宣王之前十四年间(前841~前828)的政权。

有两说: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

称共和﹔一为共和执政。

周厉王胡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

大夫芮良夫曾加劝谏。

指出荣夷公好“专利”(霸占土地山川的产物)。

会酿成大难。

厉王不听。

终以荣夷公为卿士。

执政用事。

芮良夫又告诫执政诸臣。

不可“专利作威”。

否则国人将“为王之患”。

也未得结果。

国人对厉王不满。

“谤王”。

厉王大怒。

命卫国之巫监视国人。

有“谤”者杀。

致使诸侯怨恨不朝。

国人不敢谈论政事。

大臣召穆公虎进谏。

指出“防民之口。

甚于防水”。

厉王仍不听。

经过三年。

国人愤而起义。

攻袭厉王。

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

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

被国人包围。

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

太子才得免难。

厉王出奔后。

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同行政。

号为共和。

共和元年(前841)。

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

共和十四年。

厉王死于彘。

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

是为周宣王。

共和乃告结束。

一说厉王出奔后。

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

故称共和。

厉王死。

共伯和使诸侯奉太子静为王。

自己回到卫国。

此说与《史记。

卫世家》记载不合。

漫淡周陵周陵通常指周文王之墓和周武王之墓,周公是圣人,他的墓也可以列入其中。

周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周公逝世,遂使其近于文武而葬。

那么周陵在何处呢?我曾经按图索骥,索其大冢,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周陵村看到了周陵。

它们一南一北,相距百米,南为周文王陵,北为周武王陵,皆有毕沅所立其碑。

西周历史小故事

西周历史小故事

西周历史小故事西周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但是那时候的许多故事我们还流传着,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西周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你。

西周历史小故事一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时期,周昭王对楚或荆发动的斗争。

见于文献记载,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

西周早期,在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始于周人分庭抗礼,公元前101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涉黄河,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战果,打击了楚国的东进势头。

昭王十九年下半年,昭王再次南征伐楚,但由于轻敌等缘由,周昭王在斗争中溺死,周国核心武力“六师”也全军覆没。

战后,周王室失去对汉江地区的限制,继位的周穆王吸取教训,将国防的重心转向南方。

西周历史小故事二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道路以目、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一说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

当时国人有参加争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西周历史小故事三昭穆嬉游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两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

这二人喜爱游山玩水,到全国各地去游玩,传闻周穆王曾经还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

由于这两人在位期间不理朝政,导致周朝国力衰落。

西周历史小故事四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真哈哈大笑。

幽王很兴奋,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信任了,也就慢慢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起先了东周时期。

西周历史小故事五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闻名烽火戏诸侯女主角。

褒姒,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

夏朝末年,帝桀在位时,有一天有两条龙在院子里,说:“我们是褒国的先君。

”夏桀抓紧让太史占卜,法师说要霸龙的唾液保藏起来,保存龙的精气。

西周:封建基石与文明之源

西周:封建基石与文明之源

西周:封建基石与文明之源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时间跨度大致为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共传12王,历时约275年。

以下是对西周的详细介绍:一、建立与背景●建立:西周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西北),后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下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将都城迁至洛邑,这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背景:周族是活动在今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部落,周文王姬昌时,周已积蓄了很强的力量。

文王死后,其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他继承父志,继续整顿内政,增强军队,联合其他部落,于公元前1046年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二、政治与制度●宗法制: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宗族成员按照辈分和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和继承,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相对独立的权力,但需要向周天子进贡和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这种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礼乐制度:西周时期还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通过音乐、舞蹈、礼仪等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三、经济与文化●经济:西周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农业方面,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手工业方面,金、银、铜等金属开始广泛应用,玉器、陶器等手工艺品也十分精美;商业方面,逐渐形成了“五铢钱”等货币制度。

●文化: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就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同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著名的“毛公鼎”、“大克鼎”等青铜器都是西周时期的代表作。

四、重要事件与人物●重要事件:包括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关键战役)、周公东征(平定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西周民众反抗周厉王暴政的起义)等。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

西周历史故事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英雄豪杰,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周历史中的一些传奇故事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武王。

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他在位时,率领周军推翻了商朝的暴政,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在位时,实行了许多有益于民众的政策,使得周朝得到了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周武王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率领周军攻打商朝的故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周武王以少胜多,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的霸业。

其次,我们来说说西周的一位著名的贤臣——姜子牙。

姜子牙是周武王的重要谋士,他在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姜子牙不仅在军事上给予了周武王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周朝的治国之策。

姜子牙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收服九龙的故事。

传说中,姜子牙在收服九龙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地收服了这九条凶猛的龙,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后,我们来说说西周的一位著名的女将——妲己。

妲己原是商朝的一位宫女,后来被周武王俘虏到周朝。

在周朝中,妲己以其美貌和聪明才智,深得周幽王的宠爱。

然而,妲己却因为其狐术,对周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最终,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幽王才得以摆脱妲己的控制,恢复了周朝的正常秩序。

妲己的故事是西周历史中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她的美貌和智慧,以及最终的悲剧命运,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周历史中的这些传奇故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

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都给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信通过对这些故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1、夏:时日曷丧,予汝偕亡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任天子,接班的时候,夏王朝已经山河日下,快不行了。

但夏桀不甘心沉沦下去,打算重振辉煌,即位后马上拿山东滕县地区的“有施国”开刀。

当时,很多诸侯已经不再服从夏王族的领导地位,开始面离心叛。

其中有施国从前对夏桀挑鼻子竖眼,正好被夏桀抓为现行。

为了杀一儆百,夏桀亲自坐上战车,调集了上万军队集结在有施国几百米长的小城之外,耀武扬威。

有施国在大兵压境面前失去勇气,下城请罪,表示愿意臣服纳贡。

夏桀不许投降,一定要灭掉他的封国,杀鸡儆猴,给各家诸侯做个样子。

有施氏急了,只好选了一个美女“妹喜”进献给夏桀。

夏桀立刻魂魄全无,于是再也不说灭有施氏了,急不可待罢兵回朝。

夏桀收了妹喜,放了有施国,不但没有重建在诸侯中的声威,反倒令诸侯更小看了他。

妹喜被接到夏都巩义,看见夏桀的王宫已是多年陈旧。

夏桀赶紧下令在附近的洛阳地区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新宫殿,修得很高,从地面往上看,有将要倾倒的感觉,所以取名倾宫。

在倾宫里又用美玉、石头砌出琼室、瑶台。

修好了以后,夏桀就挽着妹喜跑来浪漫。

当时政府规定,一人发五十亩地,十分之一粮食上交王族。

但是夏桀不理睬这个标准,敛收无度,宫里粮食多得吃不了,就把它们都酿成美酒。

夏桀挖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巨大的酒池装酒,酒池里面能够行船,乐师和歌女站在船上,鼓手安置在岸边。

酿这一大池子的酒,剩下的酒糟堆积成丘,连绵十里,从丘顶可以远望七里。

一通鼓响,有三千人从殿外嘻嘻哈哈奔跑而入,你强我夺,蹲在池旁争地方,象牛饮水一样趴在池沿猛吸起来。

好多人喝醉了以至于掉入酒池淹死。

乐师和歌女则给大伙伴奏以靡靡之音。

在一旁欣赏着这出闹剧的妹喜嘻嘻而笑,引为乐事。

大臣“关龙逄”,看见夏桀这番胡闹,实在忍不住了,就手捧着黄图,上边绘制着祖先们的丰功伟绩,包括大禹治水的图像,跑来给夏桀看。

关龙逄说:“希望您看了以后,能效法先王,善待民众,停止胡作非为。

一口气看完西周王朝275年历史

一口气看完西周王朝275年历史

西周版“灰姑娘传奇”!她终结西周王朝275国运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成为西周,在此之后还有东周。

西周和东周合称为周朝。

西周共经历12王相国275年。

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灭亡商朝后,定都于镐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史称西周。

实施分封诸侯制,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姜太公于齐、周公于鲁,纣王虽随着覆灭的商朝一同化作尘埃,但殷商旧臣尚在,殷民尚在。

武王便采取周公旦“以殷治殷”之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

又封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分别建立北雍、魏三国,以此来监视五更叛乱,史称三监。

周武王将姜太公封在齐地,周公封在鲁地。

公元前1043年,在位三年的周武王姬发驾崩,其子姬宋即位,是为周成王。

周成王即位时年仅13岁,便由皇叔周公摄政。

据说周公曾称王。

周公又名姬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是一位仁德有智慧的人。

曹操写的周公图谱天下归先指的就是周公。

公元前1041年,三兼因不满周公辅政,便联合五更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亲率大军东征三年后,平定三监之乱,他开始了周朝的第二次分封,并且为了避免乱世在发生,周公还建立了礼乐制度。

公元前890年,周孝王在抵御犬戎的侵扰时,感觉到马的重要性,于是,周孝王让非子前往汧渭养马。

公元前887年,非子为周王室养马三年,马群大增,周孝王得知后大喜,便将他封于秦邑。

自此,非子建立秦国,号称秦嬴。

这个非子其实祖上的渊源也很久远,他的祖先伯益,就是专门给舜养鸟兽家禽的,后来因为辅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赐嬴姓。

公元886年,在位6年的周孝王姬辟方去世,诸侯们拥立故太子姬燮即位,史称周夷王,周夷王在位期间,听信谗言,将齐国国君齐哀公烹杀,从而导致了,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更加尖锐。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导致西周差点灭亡。

周宣王即位后,西周走向了中兴的道路,并开创了“宣王中兴”。

但是好景不长,千亩之战以后,西周重新走向衰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封制示意图
• 周朝初期,由于灭商以及东征的胜利,周统治者 开始分封诸侯。受封的主要为同姓子弟,不过也 有异姓功臣。利用册封,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 分赐给受封的诸侯,叫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 诸侯国。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 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叫他们作 诸侯的卿大夫。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应 该定期进行朝贡,还应该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 士和军队,接受周天子的调遣。而且,再分封中 ,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 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是周 朝社会的基本结构。秦朝以后虽然主要实行的是 郡县制,不过,分封制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 。
目录
• 西周的建立 • 西周的社会
• 西周的灭亡
西周的建立
• 商纣王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 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 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 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 ,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 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 力衰竭,对俘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 担。
都城 镐京 镐京 镐京 镐京 镐京 镐京
7 8
9 10
周懿王 周孝王
周夷王 周厉王 共伯和
囏 辟方
燮 胡 和
前899年—前892年 前891年—前886年
前885年—前878年 前877年—前841年 前841年—前828年
8 6
8 37 14
镐京 镐京
镐京 镐京 镐京
11
12
周宣王
周幽王

宫湦
前827年—前782年
•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 有一个救兵到来。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镐京守兵 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 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 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 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 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 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 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 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 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 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 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 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 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 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 。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 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 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 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 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 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 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馊主意,提议 用烽火台一试。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 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 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 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 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 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 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 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序 1 2 3 4 5 6
谥号 周武王 周成王 周康王 周昭王 周穆王 周共王
名 发 诵 钊 瑕 满 繄扈
在位年代 前1046年—前104年 前1042年—前102年 前1020年—前996年 前995年—前977年 前976年—前922年 前922年—前900年
年数 4 22 25 19 55 23
武王
•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 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 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 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 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 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 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 称周武王。
西周的社会
• 西周主要实行的政治制度为分封制 •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 ”,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 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 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 围是为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 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 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 务。
前781年—前771年
46
11
镐京
镐京
•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 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 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 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 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 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 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 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招之即来,挥之即 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 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姬宫湦与褒姒的儿子没有姓 姬而是姓乜,以地为氏。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 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 ,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 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 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 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 不再理会。
•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 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 马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 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 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退走后, 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来的 太子姬宜臼为天子,于公元前770 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 ,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 坏,而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 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 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 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 。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 之前,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遵照 文王“时至而勿疑”的遗嘱,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 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出发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 。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武王决心已定,不迷信 鬼神,毅然率兵车300乘、近卫武士3000人、甲士4.5万 人向朝歌进发。大军到达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今河南 卫辉市南),各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纣王闻知周兵已 到,调集都中士兵,再加把囚犯、奴隶、战俘武装起来, 共起兵17万(一说70万)相迎。双方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 牧野之战。武王在战前向全军发表誓词,历数商纣的罪恶 ,说明伐纣的正义性,动员将士们英勇杀敌。决战开始后 ,周军士气高涨,奋勇冲杀。商纣的军队在周军凌厉攻势 下一触即溃。那些被迫参战的奴隶、囚徒不愿为纣王卖命 ,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入朝歌。纣王 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商朝由此灭亡。
•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 ,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周宣王继位后,汲 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 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 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 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 会仍处于动荡之。历史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商 周时期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周边的 一些地区仍相对落后一些。因此,为财富及利益 所驱动,周人与其它国族的战争几乎一直不断。 江汉流域是蛮族的根据地。宣王晚年,周王朝重 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 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 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 姜氏之戎战于千亩,惨败。
•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 ,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 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 交困。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 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 (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 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 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 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 王位,是为平王,翌年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 入东周时期。前771年,西周覆亡。幽王死后, 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 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形成两王并立。宜臼 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东周建立 。
幽王
• • • • • • • • 个人资料 姬宫湦 中文名称:姬宫湦(shēng) 又名:周幽王姬宫涅 所属年代:西周时代 生卒年:前795年—前771年 在位时间:前781年—前771 年 相关事件: 烽火戏诸侯 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
•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 王即位时,西周国势已呈衰落趋势。当时周室王 畿(jī)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 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 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 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 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 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 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国族人千方百计要把 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就献出名 震一方的美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西周的灭亡
•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这一时期,犬戎的势力逐 渐强大,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穆王西征犬戎, “获其五王”,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打通了周与 西北各国的道路。以后,犬戎仍屡次侵犯周境。周懿王时 ,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 到周厉王时期,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征暴敛,虐待 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 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 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 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 义。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朝 中由召公、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 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